从富裕到贫穷,南非只用了一个伟人曼德拉,这个伟人他做了什么?

德闲说历史故事 2025-04-19 03:42:51
引言

1994年以前的南非,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准发达国家”——工业全套、农业发达、白人专家遍地跑,连矿产储量都是世界顶级的“欧标配置”。

而到了现在?电断得比WiFi还频,失业率飙到33%,小偷多到可以按工会组织算账。这滑坡的速度,堪比股市跳水。

到底谁带头跳的?曼德拉,这位“南非国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全球媒体眼里的圣人——他一上台,整个南非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只是打的是“自爆”路线。

从富裕到贫穷,曼德拉干了什么,南非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步?

“圣人”一上台,国家就开始“丢螺丝”

曼德拉当选总统的时间是1994年4月27日,这是南非历史上第一次不分种族的普选,标志着种族隔离制度彻底结束。

这天之后,他被称为“南非国父”,西方国家媒体以“世界良心”赞美他。但在他上任前的南非,是非洲唯一具备现代工业体系的国家。1993年,南非拥有年GDP总量高达1300亿美元,农业自给率超过90%,黄金、钻石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工业系统运转效率极高的基础,是由白人主导的管理与技术团队。当年数据显示,南非全国80%以上的核心岗位由白人控制,他们在农业、采矿、银行、运输、医疗、教育领域形成一个高度职业化、结构化的运行链条。

曼德拉推行的“种族和解”战略以“平权就业”为基础,本意是给黑人打开公平的大门。但执行层面变成了强制式的“种族配额制度”,政府要求各领域必须达到一定的黑人任职比例。

例如在国有企业中,电力公司Eskom在1995年要求至少60%的管理层由黑人担任,结果是大量缺乏专业背景的新人顶替了经验丰富的白人技术人员。

Eskom的工程项目频频出现延误、技术故障,全国用电系统自2007年起频繁崩溃。南非国家电网在2022年全年轮流停电的天数超过200天,直接影响国内工业产值下滑7.3%。

而白人中产阶层则开始大规模移民,仅1994至2004年之间,有超过80万白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移居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

曼德拉执政的第一年,也正是南非股市首次大跌20%的年份。技术真空、人才流失、国家治理成本飙升,南非进入持续衰退轨道。

南非的“家产”,在光辉岁月里悄悄散光了

曼德拉在执政中期推行土地改革法案,文件编号为《1996年土地权利法》。该法案旨在将白人掌控的农业用地“合理返还”给黑人农民,目标是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种族经济不平等问题。

但该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形成恶性循环。大批获得土地的黑人农民缺乏农业经营经验,无法维持产出水平。

以林波波省为例,从1997年到2005年,原本产值达50亿兰特的农庄,转交后产值不足3亿兰特,减产幅度超过40%。据南非农业研究所数据显示,全国农业综合产值在1994年至2008年间下降了27%,南非由粮食出口国变为粮食进口依赖型国家。

更严重的是,该法案引发大范围的社会治安恶化问题。部分激进团体在政策松绑背景下,对白人农场主发动非法侵占行动。2001年3月,约翰内斯堡周边农区连续爆发7起暴力冲突,造成9名白人农场主死亡,事件引发国际媒体广泛关注。

曼德拉始终坚持和平,但执政后期面对治理失控问题显得力不从心。1998年,南非GDP增长率首次跌破1%,全国财政赤字达到GDP的4.5%,为历史最高水平。而这一年,曼德拉刚刚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五人之一”。

他的理念是用包容和爱“构建一个没有仇恨的新国家”,但这一理念对贫穷的底层黑人来说过于抽象。他们想要的是资源回流、福利增长、岗位替代,而不是圣人演讲和国际奖项。

1999年,曼德拉卸任。这一年,南非国家失业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黑人青年失业率达到52%,是1994年的两倍。

圣人走后留下的不是圣光,是烂摊子

曼德拉卸任之后,其政治路线延续至塔博·姆贝基政府时期。

2000年至2008年,南非政府继续推行名为“黑人经济振兴计划”(BEE)的国家战略。计划要求企业必须在股权、雇佣、采购等方面实现“黑人占优”,作为换取政府合约和融资许可的前提。

该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导致两个结构性恶果:

一方面,形成新兴“政治黑精英”阶层,他们并未代表底层黑人利益。数据显示,2007年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前100家企业中,仅有12家实现BEE达标,且多由政府高官亲属持股。南非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基尼系数高达0.63,是世界前五高不平等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企业信心急剧下滑。国际资本大量撤出,南非遭遇信用评级连年下调。2009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首次将南非评级调整为“负面观察”。同年,约翰内斯堡股市总值缩水18%,全年外资撤离金额达到120亿美元。

失业、治安、电荒等问题全面爆发。2012年8月,隆敏矿场爆发大规模工人抗议,44人死于军警开枪,是1994年以来最大规模工潮伤亡事件。这一事件成为南非“国家治理功能严重衰退”的转折点。

而曼德拉,已经病重。2013年12月5日,纳尔逊·曼德拉病逝于约翰内斯堡,终年95岁。讣告中,他被称为“民族和解的灯塔”。

但现实中,南非民众在送别“灯塔”的同时,也站在了一个几乎断电的国家里。2013年当年,南非经济增长率仅为1.9%,失业率为25.2%,外债突破1600亿美元。

曼德拉留下的不是一座灯塔,而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改革试验。一个伟人用了27年打破隔离制度,用5年时间点燃全球荣光,却没能阻止南非一路坠落。

参考资料

曼德拉的理想国与南非的兴衰-界面新闻-2017年04月26日

南非是如何从发达国家跌落至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经济》-2023-10-20

0 阅读: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