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退出机制”叠加“教师去编制化”,教育行业将迎来大变革!

妞胖啊姐 2023-03-15 09:36:02

曾几何时教师被认为是香饽饽,铁饭碗,年轻人毕业后趋之若鹜。2019年深圳某中学公布了招聘的35名教师名单,其中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有20人多人,还有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且35人均是研究生学历,其中8人是博士。网友称“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哪了?原来很多是去深圳的中学教书了。”

深圳中学新进教师阵容

能吸引这么多名校高材生,主要是靠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这些岗位有事业编制,工作稳定。二是深圳中学等都是优质学校,清北毕业生愿在这里充分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三是待遇好,这个才是最关键的因素。深圳部分学校刚毕业的教师税后近30多万元。

一、“教师去编制化”是大势所趋。2023年的深圳教师招聘却遭遇了滑铁卢,第一轮招聘过后,竟然还剩下大约一半的岗位没有招满。原因有两个,第一,今后中小学的教师招聘都是以事业单位聘用形式进行管理,厦门取消教师编制,变成参聘制。连编制都没有教师,教师就会缺乏安全感。

厦门教师招聘遇冷

第二个因素,据说深圳重点小学的老师,前几年能拿到50多万,这两年最多也就23万左右,估计今年还得降,甚至会降到17万。这就让教师这个职业一下子失去了吸引力。

二、全国超过10个省市提出教师退出机制。看看近期的新闻就能发现,北京、贵州、浙江、宁波、山东等地已经宣布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新的教师考核体系实际上就是实施末位淘汰。第一次考核排在末位的教师,就取消绩效工资;第二次考核排位末位的教师,将调离教学工作岗位;第三次考核排位末的教师,就解除聘用。以前教师被老百姓看作“铁饭碗”,以后就可能变成“瓷饭碗”了!

全国10省市陆续展开

教师退出机制真正实施起来可能就变成末位淘汰,这明显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往往制定了严苛的考核项目。不仅要求课时量,还动不动要求省级奖项,国家级奖项,论文、著作、专利等一大堆要求。让教师疲于奔命,精神压力极大。

贵阳推行教师退出机制

不可否认,有个别教师教学不认真,重点知识故意在课堂上不讲,课后却进行有偿辅导,导致学校教育的公信力下降。但这毕竟上少数现象,大部分教师还是认真负责的,把教育当事业去努力。

教育行业不是企业,不能简单的把企业的末位淘汰制照搬过来,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设想一下,让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和年富力强的教师去比拼教学,比拼比赛,比拼科研,这样就公平吗?

三、另一方面,新生儿数量逐年下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新生儿减少带来的教师过剩。据学者预测,到2035年,我国小学和初中的老师将出现150万和37万过剩,这个数字很惊人,意味着未来十几年有不少教师会失业。

人口负增长已经影响到各个行业,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将达到高峰1.46亿,随后呈加速下降趋势。到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会减少3000万。学生规模大幅下降,教师需求量也会下降,随即就会出现过剩情况。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教育行业必将迎来大变革,教师也只能调整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

0 阅读:519
评论列表
  • 2023-03-15 16:48

    过剩个鬼,现在一个班七十多个人比比皆是,合理吗?

  • 2023-03-17 12:49

    伟大领袖说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战略远见,所以才有了今天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