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军节开放日的重量级嘉宾, 可可西里湖舰已经成为青岛大港近几年来开放的不可或缺的一型船,同样,该舰也是中国海军编队中必不可少的补给力量。其舷号为903,巧合的是型号同样为903,于2018年5月下水,2019年3月服役,隶属于北部战区海军。 可可西里湖舰是国内开放的数十艘舰艇中唯一一艘综合补给舰。
批量化的903型
该舰长170米,宽25米,最大排水量20000余吨,全柴动力推进,可通过横向、纵向、垂直和并靠等多种方式对舰艇编队实施综合补给,装载有燃油、淡水、航空燃料、弹药、食品等多种物资。相比于参观驱护舰,在该舰参观相当宽敞,从右舷中部的补给控制站区域登舰后,逆时针可绕舰一圈,在甲板上行走如履平地;不论是中部的叉车车库、升降机,还是后部的机库内部与直8救援直升机,均全面展示细节;最为复杂的两座巨大补给门架,也可以触摸上面各种管线一探究竟。
目前,国内已服役的与正在建造的903系列总数已经超过十艘,今年至少还会有一艘全新的903A改进型服役,别看这型舰并没有复杂的武器、电子和动力系统,其研制难度与发展历程,丝毫不亚于任何一型主战舰艇。截止到本世纪初,中国海军能依赖的大型补给舰,仅有两艘718型和一艘购买后自行改装的905型,这三艘有着共同的不足:仅具备简单的油水、干货补给功能,不能称之为综合补给舰,且航速慢;上世纪在718型服役后,截止到本世纪初国内已经近20年再也没有造过给自己的综合补给舰,可见遇到了不小的瓶颈。
(可可西里湖舰机库内部)
当时不能建造新型补给舰的难点在于缺乏现代化的干、液货补给装置,这也就造成了90年代出口泰国海军的锡米兰号只能提供船体,上面安装的是从荷兰订购的一套干、液货补给装置。虽然中国并没有参与这套补给装置详细的设计、制造,但在造船和设备安装时,深入了解这套装置的结构和性能,因此也获得了难得的机会。该装置是泰国海军采购的,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西方对中国所谓限制出口高技术设备的各项条约,这对后来903型采用的补给装置的设计、研制起到相当的参考借鉴作用。
(位于中部的升降机与叉车车库)
本世纪初,随着052B、052C、054等新型驱护舰的开工,新一代综合补给舰提上日程,2003年7月,903型首批两艘建成下水,并于2005年先后交付中国海军,拉开了中国海军补给舰跃升的序幕。
(前部的横向液货补给门架,粗的为油的管路,细的为淡水管路)
903型位于前部的横向液货补给门架,采用了结构更复杂、补给效率更高效的双补给站设计,设有4个补给站,补给门架并排安装了2套高架索具装置和燃油输送管路,舰用燃油的补给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00吨,航空燃油可达每小时150吨,淡水也能达到每小时不低于200吨的水平,补给效率达到718型补给舰的近两倍,这在当年是很大的技术进步。舰上的补给控制技术全面实现了国产化,具备高海况下的补给作业能力;后方的干货补给门架和传送系统提高了物资传输能力,由于对大型弹药和大型设备的补给需求增加,其最大传输重量增加到4吨,即使在5级海况条件下,也具备2吨物资的输送能力。就各类燃油、物资的搭载量来看,1艘903综合补给舰已经可以支持、保障一支由6艘驱护舰组成的水面编队超过1个月的海上部署。
在47个批次的护航任务与各种远洋出访、训练中,903系列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不仅具备对舰艇长达数月的物资供应能力,舰上的通信、导航、补给装置、动力装置等各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获得了充分验证和逐步完善提升,为海军编队走向深蓝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步发展的904型
中国的南海海岛众多,相关的驻军是必不可少,为了更高效的对岛礁进行补给,支持岛礁官兵的生活和战备,依靠小型的069型、271型登陆艇运送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在发展综合补给舰的同时,中国海军还同步发展了专业的岛礁补给舰,从上世纪90年代起的904型,再到本世纪打造的一艘904A型与两艘904B型,其结构较综合补给舰简单,将大型补给门架的位置变为了4部门型吊艇架,并增加了配套生活舱室,以方便官兵的换乘。建造数量虽然不多,却也成为了当今世界少有的补给舰种类。
(904B型岛礁补给舰)
补给力量对比
9艘903系列、3艘904系列和最新的两艘4万吨级的901型综合补给舰,以及一艘较老的905型补给舰,是中国海军现役补给舰的主要构成力量,不过904型没有补给门架,物资携带量和航速都尚可,实际上完全无法跟随舰队行动,减掉这3艘904后,中国现役的舰队补给舰共有12艘。这与美国30余艘的规模还是差异较大。
两艘901型与美军的供应级基本一致,可满足航母编队需求;905型补给能力单一,且航速过慢,距离退役越来越近;主力的903型的物资携带量相比美军液货、干货补给舰太少,航速并无优势,装备数量差距更大,因此在补给力量方面,中国海军还存在较明显的不足,这单纯依靠903型的改进恐怕很难满足后续的需求,增建901型或者打造更强的综合补给舰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