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新闻你们应该都看了吧,对,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虽然是央行出面鼓励、支持,银行还没开始执行,但我觉得这个政策与之前的不疼不痒相比,诚意真的很大了。说得直白点就是让银行吃下去的肉再吐出来点。让利于民。

很多人会想,银行怎么可能将已经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呢?没有强制执行,任何的“支持”、“鼓励”都有可能是耍流氓。
事实上银行也是这么想的。肯定不会心甘情愿,但你别忘记了,降低存量房贷款利率,银行确实少赚不少,但是如果不降存量房贷利率的话,大部分人会选择提前还款,到那时候,一分钱都赚不到了。
更要命的是仅2023年上半年,居民存款增加了20.1万亿,大家只存款,不贷款,银行赚的是贷款和存款的息差,都存银行了,银行不仅一分钱别想赚还得付利息,对于吃惯了肉的银行,现在连汤都喝不到了,哪里还受得了。
于是,央妈终于肯低头直面现实了。
这次政策绝对是一次重大利好,象征着这次救市从救供应端的开发商开始转向救需求端的居民。降低居民房贷负担,刺激消费。
以前的政策是:
政策:我放开限购了,首付也降低了,快来买房呀!
百姓:老子没钱,咋买?
政策:降低房贷款利率到3.7%,史上最低了,快来买房呀!
百姓:老子差的是那点利息吗?老子差的是首付。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帮你想办法找买房的钱!
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可以从5.8%降到3.7%了,100万房贷,每月月供省了1265块。
百姓:这个不错,省下来这些钱能给家里置办个家电,那个多年不太制冷的空调早该换了,周末也敢出去吃个大餐了。
后来冷静想想,是不是再坚持一下?当年看上那个小户型,租金还不错。晚上和老公商量商量。
你看,需求有了!
如果你有长期关注楼市,你就会发现这次救市与前几次相比力度太软了,太没诚意了!
之前的两次都是中央ZF亲自下场救市,但这次不一样,地方ZF急得火烧眉毛了,中央ZF似乎并不着急,仍旧保持一定的“定力”。政策像挤牙膏似的慢慢放。
不见兔子不散鹰,这只是开胃前菜,7月底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开,大的救市动作还在路上呢!

我个人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自从分税制改革后,土地财政是地方ZF的钱袋子。但中央ZF不是,经过了2008年和2014年两次大救市,中央ZF发现,强力刺激下,房价推高了,土地又好卖了。受益最大的是地方ZF,但风险却转嫁给了中央ZF, 因为银行是中央ZF的。经过前面两次有经验了。没那么着急上赶子了。
2、从GDP增速来看,2023年一季度GDP增速4.5%,二季度多家机构预计会在6%--7%之间,总之,数据上来看,经济好像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这也是中央ZF保持最大定力的根本原因。
3、地方ZF和居民部分的债务和杠杆太高了,趁此机会,降低一下杠杆率会有利于经济恢复后走得更稳,更快。泡沫挤挤更健康。
4、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口罩刚开始的2020年,实际上我们的经济似乎异常地好,和几个东莞朋友喝茶时,他们说自己工厂的国外订单都排到年底了。那年世界各国为了抗疫,都在大放水,尤其美国还全民撒钱。但我们却异常冷静,后来才明白过来,他们在用自己印出来的纸,买走了我们加班加点生产的商品。于是在2021年出现了“拉押限电”的行动。
后来,美国通胀严重,开始加息,但我们却逆向操作,货币最大程度地宽松。以往,我们和美国步调一致,要放水一起放,但这次和他们反向操作。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重蹈日本的覆辙。抵御美国的“收割”。把资本锁死在楼市。防止外部资本套现出逃。我们在用时间换空间,要相信高层的智慧。
5、以往两次救市都是先从一线城市开始,一线城市房价涨起来后,成为标杆,带动二线城市上涨,一两年时间,轮动到三四五六线城市。但这次是从二线城市开始的,二线的带动能力不足,最多是消化一下自己的库存。
社会资本的流动遵循从高能级城市向低能级城市外溢。 一线没吃饱,二线就没机会。
6、去年的“三道红线”是导致今天楼市低迷的主要原因。三道红线就是给开发商去杠杆,给银行降低风险。开发商可以倒,但银行绝不能倒。所以过去一年多时间,恒大、融创、金科等一大批开发商相继暴雷或退市。

比如昨天央行出台的关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鼓励政策,我认为大概率会执行,因为银行是靠赚息差生存的,大家都提前还款,存款了,银行就没钱赚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虽说少赚点,但至少比没钱赚强。银行不傻,能算过来这个账。
之前的很多政策可以看作都是给开发商纾困,相当于供应端的救市,这次,终于从需求端开始救市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才是真真正正的的给老百姓实惠,现在利率大多3.7%左右,早些年买房的大部分人都是5点几,甚至6点几,相差快一倍了,如果真降下来,每个家庭少则省下来几百块,多则几千块,别小看这点钱,在赚钱越来越难的今天,省到就是赚到。
几百块也好,几千块也罢,是不是可以改善一下生活,多吃两次排骨,给家里装个空调、周末带家人出去吃顿好的。省下来几千块孩子的暑假补习班也敢报了。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你的采购,就是别人的销售,你不开工,我咋开工?
当大家都消费了,需求多了,经济就活跃起来了。工厂机器24小时全开,也不用裁员了,工作有保障了,又会推动消费增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别小看这个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这可是绝对意义上的利好,真金白银的利好。因为广大房奴们,真的快扛不住了。
利好正在不断加码,房价不涨,政策不止。
抄底核心城市优质资产的窗口期也在逐渐缩短。
今年上半年货币增发了22万亿,但上半年居民存款增加了20.1万亿,一边放水,一边又存回银行,银行是赚息差的,再不降存量房贷利率,银行没钱赚就要倒闭了。
上半年我们银行存款高达20.1万亿,说明老百姓并不差钱,缺的是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
一旦经济好转,信心和预期就能快速修复。
转向有时候只需要一夜之间,就像去年12月8号的口罩,一夜之间就全放开了。在此之前,大家都觉得这似乎是个很难过去的坎。
楼市一旦转向,这20万亿存款但凡有一半流入楼市,加上三倍杠杆,将掀起巨浪滔天。
不信,你等着瞧!
点击下方链接,拉到文章最后,可以扫码进入粉丝社群,更多不能公开说的干货都在粉丝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