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红军长征可谓是一个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期间遭遇恶劣环境、物资贫乏、敌人围堵等大大小小的困难,最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和将台堡顺利会师。
今天要讲的故事主要围绕当时处于第四方面军队伍的罗炳辉而展开。

红军长征中途(1935年),由于张国焘的原因,导致长征路线规划出现北上南下的争议,而张国焘是第四方面军的实际领导人,当时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的一部分碰头后,张国焘看两军人数差异过大,不由心下不屑并动了歪心思,没有遵循中央北上的决策,而是选择走南下路线。
我们的主角罗炳辉作为第九军团团长,于1934年率部下参加长征,1935年会师后被编为左路军,军队统帅为张国焘和朱德,还有一队右路军则由徐向前、陈昌浩负责,中央机关的重要领导和大部分红军都在右路军内。
当时原定计划是两军分路北上,从左右包抄前进,而张国焘在率领左路军行进时一直走走停停拖延时间,当左路军到达葛曲河边时,张国焘直接变卦决定南下,甚至另立“中央”,与党中央分庭抗礼,他的目的显然就是集结军队力量,争夺军事执掌权。
好在这种做法并没有成功,受现实打击南下失败,这后果也导致张国焘权威不再,在国际影响、第二方面军推动以及党内群意等多方压力迫使下他取消了第二中央,右路军重新北上。

罗炳辉1897年出生,青少年时期因地主压迫导致家境由原来的宽裕转向贫寒,且父母常被欺负,12岁时家人被地主诬陷而导致出现祸事,罗炳辉岔岔不平和地主产生口角之争,最后他告到城里和地主打起官司,可惜未得到公正的结果。
13岁离开父母自立门户开始凭劳动生存,几年后自家的生活水平渐好,但其始终不满这种充满压迫的环境,17岁偷偷出走,决心从军好改变这里。
一路闯荡,受骗、打工、求人、探索等各种经历应有尽有,罗炳辉终于当上普通士兵,在这期间他晋升很快,并且完全是真才实学,因此即使有人看不惯也说不出什么,但很快他听到母亲气绝身亡的噩耗。
这段时间他遭遇打击,振作后于18岁加入唐继尧麾下,经过六年亲眼见识了肉食糜烂的军阀生活,他深感世道的艰辛,最后离开加入孙中山派系朱培德滇军部,而他之前所存银两全部清空,罗炳辉并未在意。

在军队期间罗炳辉立下战功,其中北伐战役为他夺得许多声誉。32岁罗炳辉加入共产党,33岁罗炳辉曾被毛泽东称赞其能力秉性,36岁担任红九军团团长,37岁率领部队参与长征,当时被分配到张国焘麾下,并被迫南下时正值38岁。
这期间罗炳辉也有过失误,当时虽然兵团因为被迫与中央决裂而对张国焘产生不满,但也遭到了张的报复,罗炳辉为了保护红32军,只得忍辱负重。
而在卓木雕会议上,罗炳辉选择支持了张国焘,并且后续还有送信事件(彭绍辉的信本要交给朱德,但被他交给张国焘),致使彭绍辉被针对,幸好朱老总出面力保,对方才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结束后,红军批判了张国焘的行为,同时党内集体对其麾下的士兵产生了有色眼光,罗炳辉也在其列,而那个年代被贴上标签就会给生活带来诸多限制,罗炳辉在这段时间遭遇打击,闷闷不乐。
之后随着原本的军队布局被重组,罗炳辉甚至没了工作,他虽然一直坚守内心信念,但心里也忧虑起来,他将自己的烦恼写成信件向毛主席倾诉,得到了对方的回应,这给了罗炳辉安慰。
也是因为这件事,毛主席说出欺负老实人的话,同时毛主席针对红四方面军的问题对集体做了思想工作,罗炳辉后来被予以重任,成为八路军副参谋长。
1938年,罗炳辉重新编为新四军,并在第一支队、第五支队都担任重要职务,抗日期间罗炳辉和他的部队做出了许多卓越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过程中罗炳辉自创了梅花战术,这是他根据敌方和我方的特点研究出来的,通过分散部队减小我方受打击面积,方便躲藏,有效的减少了敌袭,也提高了军队的机动能力。
梅花战术的出现给新四军攻敌添加了很大助力,其中在金牛山反袭击战役中,通过梅花战术的合理运用,我国消灭伪军500余人。
罗炳辉可以说是军事天才般的人物,在战略部署方面有着常人难比的天赋和直觉,这一生大大小小的战役几乎从未出现过败仗。不过可惜的是,由于长年累月的在一线抗战杀敌,他出现了严重的高血压以及其他并发症,到48岁时他病的很是严重,即使他还想继续在战场发光发热,但身体原因也做不了了,最后49岁,罗炳辉病逝。

前面说罗炳辉从军的原因是想要让剥削自己家庭的邪恶势力受到惩处,那么他这么多年的拼搏也算完成了报复,因为革命的意义就是改变这些封建统治。
罗炳辉在成为新四军后,对党的觉悟也是进一步提高,从他18岁隐忍到32岁入党再到与毛泽东主席的谈话,内心的认知一定是逐渐升华的,一味坚持个人复仇,不如推翻整个压迫阶级,如此才能解救更多的贫苦人民,让人人都在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下生活。
我们可以从侧面来看,抗日期间我国颁布了不少的制度改革,罗炳辉作为高级将领积极配合这些措施落实,如土地革命、《惩治汉奸条例》等,这些为以后新型社会秩序的建立作出贡献,而他参与的龙冈、黄陂、草台岗等战役,为之后的革命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罗炳辉自传.中国知网.2001(06)

罗炳辉烈士:从奴隶到将军.中华英烈网.2021-05-08





八路军成立,毛主席得知罗炳辉职务,勃然大怒:这是欺负老实人.个人图书馆.2021-12-14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惩治汉奸的立法和张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网.20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