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新一代隐身轰炸机B-21“突袭者”正式亮相,虽然诺·格仍不肯将它的正面、侧面和俯拍角度展示给大家看,但总体来说,算是说到做到了。不过,相比当年从B-52到B-1,再从B-1到B-2的进步,如今的B-21无论怎么看,都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就像几乎所有的五代机,长得都像F-22和F-35,所有的隐身轰炸机似乎也无法跳出B-2的桎梏,着实有些乏味。

又出了几张新图
总体来说,B-21只能算是B-2的修修补补,相比B-2,它的进气道与机身融合,内埋得更深一些,没有隆起的发动机短舱,隐身性能更好。另外看之前的想象图,如果属实的话,B-21最大的变化是后机身,比B2减少了一对折角,侧向和后向隐身性能有改进。诺·格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声称B-21的航程和隐身性能远超出空军的指标要求,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唯一一张角度稍微侧了一点的照片
B-21的进气道和发动机更往下,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机腹更宽了,腹部线条也更复杂,可用仰角肯定比B-2要小,起降特性变差,要求更长的跑道才能起飞。B-2的可用仰角本来就小,B-21再比B2小的话,可想而知它在起降阶段会比B-2更容易摔。而从公开的全景画面来看,B-21翼梢有明显的扭转,这是B-2所没有的,诺·格这样设计,明显是想弥补它飞行性能较差的缺点,但最终结果怎样,还要拭目以待。

从这张全景图来看,B-21的翼梢有扭转
至于B-21其他方面的升级,主要是电子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比如态势感知、协同作战能力、有人和无人两种驾驶模式等等。但它的可维护性的确会比B-2好一些,B-2一次起飞,竟然要维护一个月,如此“感人”的出勤率,早已让美国空军无法忍受,估计B-21批量服役之后,会将B-2全部取代了。

美国空军早就忍受不了B2了
最后就是飞机的采购费用了,B-21肯定会比B-2要便宜,但具体便宜多少,目前还不好说。最新的消息是单价大概在7亿美元,批量生产之后能够降到5亿多美元一架。正是基于这一点,美国空军在原计划80到100架的基础上,曾经讨论过总共采购145架B-21的可能性。洛·马公司在F-35批量生产之后,的确让它的国内采购价一降再降,至于诺·格,就看有没有洛·马的本事喽。

现在大家对B-21最大的好奇,就是它到底采用了什么发动机。此前有消息说,B-21采用的是2台无加力版的F-135,也就是F-35的发动机,但F-135的问题是油耗偏大,如果诺·格负责人说B-21的航程远超出空军的指标要求是真的话,那么它更可能采用另一种发动机,PW-1000。

发动机时无加力版F135的可能性不大
PW-1000是普惠公司研制的一种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它的民用型号PW-1000G曾应用在日本已经下马的三菱SpaceJet支线客机上,空中客车A220、A320、俄罗斯伊尔库特MC-21和巴西E-Jets E2系列都有计划或者已经采用了该发动机,有这么多客机的“背书”,PW-1000的省油性能是过硬的。

日本这飞机已经下马了
而且PW-1000的风扇直径只有2.1米,直径最小的PW-1700甚至只有1.5米,相比风扇直径2.4米的PW-4000,也算是“小巧玲珑”了,从B-21亮相时和旁边工作人员的高度对比来看,还是能塞得下的。当然,也有人判断它采用的,可能是两台通用电气F118发动机。

这样说来涡扇20和CJ1000A是不是也可以用?
不管怎样,B-21虽然是“江郎才尽”,但由于技术的进步,它的隐身性能相比B-2略好,态势感知、协同作战能力、可维护性则强出不少,再加上预期的采购数量,我们还是需要认真应对的,特别是要尽快加强天基探测隐形机的能力,形成天、空、地一体化反隐身探测体系,方能在遭遇B-21时从容不迫。

你想多了,美国认为他们不需要比B2更牛逼的东西,他们只需要和B2差不多但价格便宜很多的东西。因为太先进了也没意思,就算次点都能碾压全球
确实,不如轰六先进[得瑟]
两台够用要四台作甚
本来就是b2的廉价版,有什么好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