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速度真是惊人!4.5代机KF-21从2022年7月19日首飞,如今不到半年时间,已有4架原型机飞上了天空。其中第二架原型机首飞的时间是2022年11月10日,第三架原型机于今年1月5日首飞,而在1月17日,KF-21在经过80多次的试飞之后,首次突破音速,当时飞行高度1.2万米。最新的消息是在2月20日上午,它的第4架原型机,同时也是第一架双座机,也成功实现首飞。

第4架KF21是双座机

这样也是双座机吧?
虽然很多韩国媒体错误地将KF-21称为世界上第二种双座五代机,甚至与双座版歼20并列,但它实际上更像是一架双座同型教练机,也就是类似苏27UB这样的角色,而不是双座歼20这种指挥控制飞机。当然,不排除未来韩国会强行给它加入指挥无人机的功能,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像是五代机。


在此前的近百次试飞过程中,KF-21暴露了诸多设计问题,比如首架原型机在第三次试飞的时候,飞机还在跑道上滑跑的时候,就检测到了“特定系统的异常情况”,导致它甚至无法起飞。根据媒体的报道,其实在前两次试飞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故障,但韩国为了所谓的进度,置之不理,第三次飞机终于罢工了。

韩国自己的媒体报道

翻译一下
而在第四次试飞的时候,KF-21虽然成功起飞,但在空中却响起了警报声,导致飞机不得不提前降落,事后查明飞机又出现了新的故障,第五次试飞则因为飞行员病了,不得不推迟。诚然,新机试飞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KF-21的故障未免太频繁了,甚至一度无法起飞,这可不是小问题。

最关键的是,一旦有些问题被证明是飞机设计上的问题,特别是结构问题的话,那么韩国着急忙慌地建造一堆原型机,甚至是双座机,都有可能被推倒重来,到时候就会欲速则不达。毕竟韩国在KF-21之前,只有研制T-50高级教练机和组装F-16的经验,还有很多弯路没走。

对于一款定位于“F-35边角料”的飞机来说,其实KF-21最大的问题并非没有内埋弹舱无法隐身,而是采用了静稳定设计,至少是静不稳定度偏小,也就是说它连一些三代机的基本指标都没有达到,这是知名航空博主方方从KF-21主起落架位置和首飞中的起飞拉起中计算出来的。

有人可能会说,作为一款4.5代机,KF-21的静不稳定设计怎么可能连三代机的水平都达不到呢?会不会是为了慎重,在试飞阶段锁定了一些功能呢?实际上,现在KF-21已经进行了近百次试飞,第4架原型机都飞上天了,如果到现在还没有放开限制功能,足以证明韩国对自己的这款国产战机信心不足。

有意思的是,最近《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发布了各国最新的实力排名,韩国位置大为提升,超过日本和法国,排名实际第六,仅次于中、美、俄、德、英,外界普遍怀疑做这个排名的编辑是韩国人。而在另一份统计数据中,从2017年到2021年,韩国武器防务产品出口额占全球份额2.8%,位居全球第8位,韩国还表示要在2027年全球武器出口市场上占有5%的份额,成为世界第4大武器出口国。

显然,KF-21是韩国达到“世界第4大武器出口国”的重要依靠,同时也是“世界第六大强国”的重要支撑,但它的出口,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一方面,它的定位是“F-35边角料”,也就是拣点F-35的残羹冷炙,这就决定了它的市场规模;而另一方面它又是双发设计,价格不会便宜,韩国人自己就估计它的单位造价将会是顶配F-16的2倍,也就是要超过1亿美元了,相比F-35没有任何价格优势,甚至可能更贵,除非韩国政府再次进行补贴,否则很难想象会有第三个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