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问界M9现在起售价46.98万,比预售时足足少了8200元,跟2024款的入门版价格看齐了。不过要注意,这次新车不再提供42kWh电池容量的版本了。这么一来,跟老款同配置的车型比起来,实际上便宜了2万。除了底盘和电池没怎么变动,新车主要有两大技术升级:一个是换上了新的1.5T增程器,另一个就是智驾传感器升级了。说到传感器,新问界M9其实就比尊界S800多了4个车外麦克风,激光雷达和4D雷达这些,都是一样的。感知系统数量多了,性能也提升了,给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留出了更多想象空间。听说4个月后,华为乾崑智驾要发布ADS 4,而ADS 3.3这次会首次搭载在新车上。那大家肯定好奇,新增程器有啥不一样?老车主又能享受到哪些新功能呢?
【老款问界M9用不了ADS 4,新雷达预埋自动驾驶?】
新问界M9装上了和尊界S800差不多的全方位感知系统,但在整个发布会上,余承东愣是没提L3这事儿。从功能上来讲,新雷达矩阵让ADS 3.3版本的新问界M9智能驾驶更厉害了,主要是在VPD自动泊车和D2D方面做了更细致的升级。当然了,尊界S800的那个车载卫星通信技术,能搞定像地下室这种信号不好的地方,而新问界M9又额外加了4个车外麦克风,它们跟探测雷达似的,能把声音信号加到算法里,这样在自动驾驶时遇到警车、救护车这些特殊车辆,就能主动避让了。
从ADS 3.2的当前感知硬件配置来说,1L11V7R12U这套传感器组合已经能搞定大部分环境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有了这个强大的基础,城市NOA、高速NOA这些功能都实现了,就连自由式的D2D也搞定了。现在再加上5个4D雷达和3个DTOF固态激光雷达,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这两种雷达的长处,把探测数据做得更准确。这样一来,全车的感知系统性能就上去了,给大模型喂的数据质量也会大大提升。所以,我估摸着,接下来要推出的ADS 4,升级的重点应该是在时间上提前做决策。说到功能上,像应对加塞、三点掉头、自主变道这些操作,肯定会更顺畅。VPD的覆盖范围,估摸着也会变得更大。
有个好消息,就是那些买了问界M9的老车主们,现在都能用上ADS 3.3的新功能了。特别是那些早期的问界M9车主,只要通过OTA升级,就能享受到新加的手势开门功能,挺方便的。不过啊,要是想让整个系统,包括VPD这些功能都发挥到极致,那就得把车子送回厂里,对传感器这些部件进行改造升级了。因为那个4D雷达得装在车里面,还有车侧和尾部的DTOF固态激光雷达,也得对车身进行一些拆卸和改造,线束也得重新弄一下。所以啊,这个升级的费用,估计不会少。那么,对于老车主们来说,为了用上ADS 4,花这么多钱去升级这两个雷达系统,到底值不值得呢?
没错,答案就是行得通。咱们先聊聊4D毫米波雷达,从名字上就能感觉到,它比传统的3D毫米波雷达在探测上多了一个方向。说白了,就是它能感知到高度信息。现在智能驾驶里常用的传感器,大多还是3D毫米波雷达。原理也简单,就是往周围发射一波短时间的电磁波信号,然后算出周围障碍物在哪、速度多快。但4D毫米波雷达不一样,它发的是高频连续波,能做出超清晰的点云图,连垂直角度都能测准到差不多1度以内。说白了,就是比3D的多了个测高度的本事,这能力跟那些低线束的激光雷达差不多。
说实话,4D雷达就是一种新式的传感器,它靠的是超声波和激光雷达技术。虽然它的探测精确度比不上那些高线束的激光雷达,但有个好处就是,它能通过回声弄出点云数据。这样一来,在雾啊、霾啊这些看不清东西的环境里,它就能帮忙提升整个感知系统的数据准确度。这也是为啥它能提高自动紧急制动(AEB)速度上限的一个原因。再来说说DTOF固态激光雷达,它跟传统的激光雷达不太一样,不能实时扫来扫去。它是靠光电信号在碰到东西后反弹回来的距离,来生成很准的三维数据。所以,因为它的这个物理特性,它就特别适合用来探测短距离内的静止目标。说到它能干啥,不光是能让停车更安全,还能给机器手臂充电时提供额外的技术支持,让整个过程更稳妥。
【纯电续航只涨15km,新增程器油耗不如插混?】
新问界M9配的HG15T增程器,比起老款的1.5T,主要在油耗和NVH上动了手脚。现在市面上那些主流的增程器,设计思路都差不多,都是搞个窄长的缸体,把燃烧室拉长,活塞也得多跑会儿,这样膨胀比就比压缩比大了。然后呢,再通过改进气流、加大喷油压力、搞个EGR冷却,还有一堆减少磨损的技术,来避免燃烧不好带来的湿壁问题,也能减少积碳和爆震的风险。所以说,要想省油,大家伙儿的增程器想法都挺像的。
根据厂家公布的信息,新款1.5T增程器的马力比上一代足足多了6千瓦。现在,1升油能发的电比过去多了0.52千瓦时。而且,发电机用了扁线连续绕组技术后,功率密度涨到了4.5千瓦每千克。在WLTC测试标准下,百公里油耗从0.88升降到了0.64升。大规模生产时的热效率高达44.8%。简单说,增程器的热效率越高,它把油变成电的能力就越牛。咱们看看现在市面上几款热门的增程器,奇瑞的SQRH4J15B热效率是44.5%,1升油能发3.67千瓦时电;理想L系用的L2E15M,1升油发3.09千瓦时电;长安的JL469ZQ1,1升油发3.63千瓦时电;尊界S800的DAM15BTDE,1升油发3.2千瓦时电。这么一比较,新车的油耗表现似乎并没有比这些对手强出太多。
再说说40到50万这个价格区间,新问界M9面临的竞争可不小,特别是那些即将上市的插电混动车,像腾势N9、领克900这些。特别是领克900,它用了三电机插电混动系统,入门版就是P1+P3+P4+3DHT的配置,一看就是为了省油。这两款车重量差不多,但领克900在WLTC工况下,即使电池没电了,油耗在高速上实测都能跑到10升以下。而增程式电动车在高速上就不太行了。所以,从能耗到用车成本,插电混动明显更有优势。
再说说新款问界M9,跟老款比起来,车子重量和电池容量都没咋变,但纯电能多跑15公里,总续航多了81公里。这纯电跑得久了,主要是因为新装的发电机更给力了。不过,有个细节得注意,新车的轮胎从285宽换成了265,跟地面的接触少了,这样确实能省点油。可问题来了,一个2.6吨多的大SUV,脚蹬这么窄的“鞋”,跑高速能稳当吗?别担心,这车不光用了全铝双叉臂和五连杆,还加了空气悬挂和CDC预瞄系统,理论上能把这事儿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