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隶书作品写得扭捏作态,评委认为有艺术性,好书法该是什么样

滨滨谈文化 2024-12-03 03:43:26

现在很多人都说,书法大赛上的入展作品,大都是丑书,如果写得太好看、太漂亮了,就不符合评委的眼光,想要入展,那是很有难度的。因此,一些书法家在创作作品时,往往都会把字写得十分难看,他们认为这样去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迎合评委的审美要求,二是以此来反映书法的艺术性。

上面这幅隶书作品,是某次全国书法展上的入展作品,许多人在观看展览时说到,这幅字是人为做作出来的,怎么能这样写字?又怎么能入选全国书法展?难道当代书法是要带领书法爱好者专门写丑书吗?也有人认为,这幅字的作者书法水平还是可以的,但为了迎合评委这么去做,实在是不应该的。但也有人觉得,书法是有艺术性的,这幅作品字形虽不好看,但也反映出了书法的艺术性,是值得借鉴学习的。

在当代,书法已经不再是写字那样的事情的,并不是说某个人把字写好看就是书法家了,而是要从所写的字中要能看出创作者在书法艺术性方面的审美能力。一般认为,书法的艺术性,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在作品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气息,这个气息是什么?说到底,它就是书法的矛盾性,中国哲学最根本的就是矛盾。所以在书法中反映书法艺术性的时候,就是衡量一个人所创作的作品,是否把矛盾交待得是否清楚。

说到矛盾,其实就是阴阳关系。中国哲学最为注重的就是这个阴阳关系,例如,大小、胖瘦、高低、黑白等,这是哲学矛盾。就书法中的矛盾关系来说,就是指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空间的疏密、墨色上的黑白等。并且这些关系在书法作品中还要使用得十分合理和自然,也是自然和谐。在处理矛盾关系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让作品中的矛盾关系自然而然,还不乏刻意,这样的做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上面第一幅作品,虽然字形都很丑态,但作者在创作时风格是非常统一的,是矛盾中的统一关系,每一个字在书写时,都尽量地把中宫紧收起来,又不乏隶书奇正的变化。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字形上的字态;二是墨色上的拥挤变化;三是章法上的疏密变化。这所有的变化,共同形成了作品的主体风格——收放、疏密。

就字态来说,这幅作品主要使用了左右呼应的方法。我们注意到,此作品中的字形主要通过这几个方法来实现字态:一是左字向右倾斜,右字向左倾斜;二是左右高左必低;右密左必疏。例如:作品最下方三列都是左字向右斜,右字向左斜,高低、疏密等,都是通过字态的变化来实现书法的矛盾性,从而增加了其艺术性。

就墨色来说,作者虽然没有过度使用墨色的干枯浓淡进行变化,但从每个单字的空间来说,将笔画多的字写得十分密,将笔画少的写得稻散,如果写密了,墨色就会重一些,而疏的地方则会轻一些。因此,书法中的墨色变化,不单是对墨色上的干枯浓淡的单纯变化,从此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了单字和笔画用墨的变化,同样可以实现轻与重、浓与淡的变化。

总的来说,书法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则是要通过书法的矛盾性的变化来实现的,它与字形的好坏也有着直接关系,但字形的好坏并不能说好看了就有艺术性,不好看就有艺术性,主要还是要从阴阳关系中去查看和学习。大家觉得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0 阅读:59

滨滨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