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爱情无论是在文学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
作为当世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对于学术界乃至全世界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的年龄,也是世俗最难以理解他们这段爱情的关键。
所以,当2004年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相差了54岁的翁帆传出携手同行的时候,近乎整个世界都被舆论所覆盖。
巨大的年龄鸿沟,杨振宁甚至都能够算得上是翁帆爷爷那一辈的人了,他最小的孩子都比翁帆大了整整15岁。
这种“断代式”的年龄差距是不容易被世俗的眼光所接受的,所以很多人纷纷猜测二人婚姻背后“另有隐情”,更有人说,杨振宁是为老不尊,贪图美色,而翁帆则是为了名利和财富嫁给了杨振宁。
但后来这些谣言都随着二人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不攻自破。从2004年结婚至今,他们已经携手走过了16年,杨振宁即将迈过100岁的门槛,而翁帆也即将年过半百。
但同过去的这么多年一样,他们每次一同出现,必定是十指相扣,而岁月风霜的加持更使得他们之间像极了爱情最浪漫的样子。
、十几年来,翁帆细心地照顾杨振宁的饮食起居,而杨振宁也会在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里呵护她,同时带领她走向更深更远的明天。
对于这段难以被世俗理解的婚姻,两个当事人却始终沉浸在幸福之中。翁帆表示,杨先生是我人生路上最重要的领路人。
而杨振宁对翁帆也是充满感激,他在接受采访时曾不止一次地表示,翁帆是上天给予自己的最后一件礼物,因为她的存在,让杨振宁的灵魂重获青春。而杨振宁之所以如此说,和发妻杜致礼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
1944年,等待着出国留学手续下批的杨振宁,为了回馈母校培养,决定去西南联大附中兼职任教。
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当时还是学生的杜致礼。但当时二人只是普通的师生关系,并未擦出爱情的火花。
次年,杨振宁怀揣梦想远赴大洋彼岸,但谁都没想到他们的命运会在不久的将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49年,杨振宁在美国的中餐厅进餐时,意外见到了一个熟悉的东方面孔。
在异乡待久了,见到东方面孔总是让人感到莫名的亲切。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杨振宁还是鼓起勇气上前打招呼。
但没想到的是,寒暄的话刚说出口,他们就惊喜地发现,对方是自己昔日的老师和学生。
那次见面,许是老乡见老乡的缘故,二人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里头。
后来,他们经常联系,在异国他乡,他们给了彼此最切实的温暖。1950年,这对有情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二人一起走过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而自小对文学感兴趣,性情颇为浪漫,在文学界颇有建树的杜致礼,为支持丈夫的事业,曾经也牺牲了很多。2003年,杜致礼因病逝世,享年76岁。
而那时杨振宁已经81岁高龄了,失去老伴让他那一段日子都陷在阴郁里,形单影只,让人看了有种莫名的心酸。当时他的学生说:
“他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看书一个人,走路也是一个人”。
的确,爱妻的离世,在那段时间带给了杨振宁无尽的痛苦,这痛苦让一起到来的孤单显得更加悲凉。
这时,他收到了翁帆的信,对方表达了自己的哀悼之情的同时,关切地嘱咐他要注意身体,节哀顺变。
这封信仿佛一缕阳光透进了他彼时阴郁的生活。他不禁回想起了他们夫妻与这个女孩子相识以来的点滴,算起来,他们相识,已经有八年多了。
1995年,时年19岁的翁帆还是汕头大学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身上还有种隐约的叛逆和狡黠的气息。
不过,在生活里喜欢特立独行搞点小动作的她可一点没耽搁学习,因为自小对文学感兴趣,她选择了外国语文学专业,而且刚进大学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正因为此,促成了她与杨振宁的初相识。
当时,汕头大学举办了首届华人物理学学术大会。因为活泼的性格和熟练的口语,翁帆被委以重任——前往接待杨振宁夫妇,协助他们规划在国内行程并陪同介绍汕大校园。
那次见面,杨振宁和杜致礼让翁帆看到了学术界举世闻名的人物生活中的样子:彬彬有礼,平易近人。熟悉之后,就像长辈对晚辈那样,给了她很多建议,让她倍感温暖。
而这个活泼可爱、落落大方的女孩子也令夫妇二人感到很是欣喜悦目。特别是杜致礼,尤其喜欢这个浑身都充满朝气的女孩。临别时,他们互留了联系方式。
那之后,每当中华传统佳节来临时,翁帆都会送上真挚的祝福寄望远隔重洋的美国给杨振宁夫妇。而他们同样也会给她回信,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给她一些“过来人”的建议。杜致礼还在信中建议,让翁帆可以考虑赴美留学。
杨振宁夫妇给翁帆的鼓励和引导,让翁帆格外珍惜这段特殊的友情和温暖。
其实回头来看,翁帆和杜致礼从兴趣爱好到性情为人是颇有些相似的。1976年出生的翁帆,从小家庭氛围文化气息浓郁。
作为家中老幺,她从小更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而且受父亲的影响和精心教导,她小小年纪便知书达礼,还对阅读写作,文学典册特别感兴趣。
通过自己的努力,她最终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外国语文学专业深造。在汕头大学与杨振宁夫妇相遇后,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而当她那封温暖的信漂洋过海来到杨振宁手中时,这位老人被这久违的温暖包裹着。
他翻出了他们八年前的一张合照,端详过后,竟意外地发现,这个小姑娘的眉眼与爱妻杜致礼当年颇有些相似,因为此,他心中对这个女孩有了种莫名的亲切感。
几个月后,杨振宁受邀到广东中山大学授课,他想到了翁帆,她此时在广东攻读硕士学位。当年本科毕业后,翁帆本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去了一家公司工作。在那里她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也是她当时的同事。
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不多久便步入了婚姻。婚后,丈夫希望她能留在家里照顾家庭,而沉浸在爱情美好期待里的翁帆便辞去了工作。
但最初的海誓山盟蒙上灰尘,生活立刻现出了一地鸡毛的一面。鸡毛蒜皮的琐事里二人分歧越来越大,争吵不断。对于没有工作的翁帆来说,家庭几乎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但面对丈夫的不理解和无休无止的争吵,她感觉自己就像陷入了泥沼一样窒息。最后,二人都厌倦了这种生活,他们两年的短暂婚姻也走向了结尾。
然而,从这段错误的婚姻里挣脱出来的翁帆,短暂的轻松过后,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两年的时光,她退出职场,不知不觉间在事业上就落后了同龄人一大截。
情感失败,事业停滞的翁帆,一时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冷静下来思考,她决定重返校园,拾起自己热爱的文字,重新回到学术的道路上来。
在研究生阶段,她再次遇到了杨振宁,自己记忆中那个学识渊博却温文尔雅的物理学家。如前所述,当时杨振宁想到翁帆也在广东,于是邀请她来中山大学见面。
与八年前不同,此时的翁帆历经岁月的磨砺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女性,而杨振宁却依然精神矍铄,健步如飞。
那次见面他们聊了很多,虽然差着半个世纪的年龄差,但二人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却往往不谋而合。这次见面,他们给彼此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后来,知道翁帆喜欢游山玩水,他便邀请翁帆一同出去游玩。一次,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而翁帆穿着高跟鞋,怕她滑倒,杨振宁很自然地牵起了她的手。
也许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他们之间有些微妙的情感开始悄然流动,只是二人都没有说破。后来,杨振宁还邀请翁帆去他清华园的府邸做客,并让保姆做了很多她爱吃的东西招待她。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处的增多,这种情感愈发强烈。直至最后,杨振宁甘冒名声受损之风险,鼓起勇气打电话向翁帆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
电话那头的翁帆微微一怔,随后略带娇嗔地问:“杨教授,哪有这样求婚的呀,连玫瑰花都没有?”
杨振宁听到这话,难掩激动地说:“下次见面,我一定补给你!”
他们的结合,一开始遭到了翁帆父母的强烈反对。但冷静下来听了女儿和杨教授相处的点滴后,他们慢慢理解了两人之间的感情,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
2004年12月,二人在亲友的祝福和外界各种各样的质疑声中登记领证,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对于外界的非议,二人默契地选择不去理它,只专注于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
此后十年如一日,他们在相濡以沫平平淡淡中走过了多年。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翁帆将此前养成的熬夜习惯彻底改掉,每天早睡早起,变着花样给他做营养的饭菜。
有时杨振宁会像个小孩一样,总是出门忘带围巾,翁帆每次都会在他出门前,追上去替他戴好,提醒他天冷注意加衣。
而杨振宁也会时时刻刻照顾翁帆的感受。有时他起的早去看书,而翁帆还在睡觉,他就会跑到走道上去点灯看,以免吵醒了她。他们会经常一起谈论文学艺术,一起探讨文字的魅力和意义。
婚后,翁帆考取了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在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上一直保持前行。她和杨振宁始终低调地为学术界做着自己的贡献,并在生活中默默关爱着彼此。有一次杨振宁突发疾病,翁帆拍板紧急送他回北京治疗,杨老才得以闯过鬼门关。
2015年,一生对父亲深有愧疚的杨振宁终于实现了父亲的遗志,回归了中国籍。不久后,已经93岁高龄的物理学界世界级泰斗杨振宁携夫人翁帆接受了杨澜访问。席间,杨澜曾问道:
“对于您和夫人的年龄差,外界也是比较关注。如果说,那一天真的到来,夫人是否可以再婚呢?”
对于这个外界看来非常敏感的问题,这位耄耋老人的回答,让世人看到了他们“忘年恋”里最温暖的样子:
如果要是让现在的我来回答,那肯定是希望能够有人陪伴她度过余生的。但如果是要年轻的杨振宁来回答的话,我想他应该是不愿意的。
翁帆在一旁说:
“这个问题以前也被问到过,那当时他的回答是愿意。那其实我那个时候还有些生气。我觉得,一段完美主义的爱情中,那个男人怎么会舍得让女人再婚呢。
但今天再说这个的时候,那我其实特别感激他能够这样说。因为现在用一种更加理性的眼光去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是有两个杨振宁,一个是感性的杨振宁,一个是理性的杨振宁在他背后的”。
杨振宁还表示:
“我其实也一直很清楚,在心里明白,我们之间差了这么多的年龄。那么当我百年之后,她还有好几十年的路要走。但我不会总是去想等那一天真的到来了要怎么办,而是尽可能地就是,今天多做一些事情,让将来能好一点”。
如今100岁的杨振宁和妻子翁帆出门,依然会十指相扣,就像很多恩爱的情侣一样。
可能对于他们之间的爱情,我们并不能感同身受的理解,但风雨同舟十几年,当时关于二人婚姻的谣言也不攻自破。
杨振宁对翁帆将来是否能再婚的回答,让人看到了爱情嘴朴实却美好的样子:若能同行,则护你一世;若有一天不能了,我也会在远方,默默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