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回来了!地产大佬套现300亿赴美,5年后回国,人民日报说的对

九天揽月娱乐 2025-03-15 04:28:27

套现300亿,带着一家人移民美国,本以为可以逍遥法外的潘石屹,在2024年再一次“被迫”回到了国内。

而他这一次的回归,更是引起了无数网友们的冷嘲热讽,不少人直接喊话这位“地产大鳄”,咋不继续向美国捐款求助了?

为了创业砸铁饭碗

大学毕业后的潘石屹,凭借优秀的业务能力,进入国家石油部,端上了当时人们羡慕的“铁饭碗”。

然而随着沿海地区商业大潮更近,1987年,他毅然决然摔了铁饭碗前往深圳创业。

刚到深圳的潘石屹,日子并不好过,吃了很多苦。

他做过建筑工人,搬过砖头,什么活儿都干过,各种滋味都尝遍了。

这段艰难的经历,让他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也认识了很多朋友。

1991年,他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万通”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他眼光独到,看准了房地产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于是,他用公司的名义,贷款了一千多万块钱投入房地产市场。

结果,投资大获成功,他因此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大钱六千万。

这六千万不只是让他成了有钱人,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他潘石屹做生意很有头脑,也很有胆量。

后来潘石屹的人生迎来重大转折,他结识了从华尔街归来的张欣。

1995年,他们优势互补,共同创建了红石实业公司,这家公司后来发展成为知名的SOHO中国。

他们两人默契合作,为SOHO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SOHO中国靠着独特的“散售”方式,迅速打开市场,业绩飞速增长。

2010年,SOHO中国卖房收入高达380亿元,潘石屹因此积累了200亿元甚至300亿元的惊人财富。

由于企业表现出色,SOHO中国多次登上《财富》杂志评选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单,成为中国建筑行业里的佼佼者。

潘石屹这个名字,慢慢地被大家所熟知。

套现300亿崇洋媚外

但2011年,北京推出住宅“限购令”,并且禁止写字楼和酒店分割零售。

对于主要靠零散出售办公楼的SOHO中国来说,这无疑是重大打击。

潘石屹敏锐地意识到政策导向的转变,预感到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

于是开始调整经营策略,把SOHO中国的盈利模式从销售转向长期持有物业。

这一举动虽然让SOHO中国成功避开了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也使得它未能抓住房地产行业最后的发展机会,失去了一次获取丰厚利润的良机。

SOHO中国转型后,生意不如以前,开始走下坡路。

潘石屹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从2014年起,他开始卖掉SOHO中国在上海和北京的房产。

像是上海的海伦广场、静安广场、世纪广场、虹口SOHO等等,就连北京的一些地下停车场也卖了。

通过这一系列的买卖卖,潘石屹手里多了300亿资金,然后他就把钱投到国外去了。

他这样做,让外面的人们冒出了很多想法,也提出了不少疑问。

大家纷纷猜测他这么做的意图,并且对他的做法表示怀疑。

2019年,潘石屹想把SOHO中国卖给黑石集团。

但是因为没能通过中国反垄断法的审核,这个交易最后没能成功。

后来又碰上疫情,SOHO中国的商铺出租情况和租金收入都大幅度下降,公司遇到了困难。

以前非常辉煌的SOHO中国,好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前进变得艰难。

潘石屹的商业运作遭遇挫折,而更让他身处舆论风暴中心的,是他的捐款行为,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吃里爬外已行不通

在2014年,他大手笔地向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分别捐赠了1500万美元,加起来大约是6亿人民币。

这笔数目巨大的捐款,一下子就成了国内大众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很多人都对此表示不理解和质疑。

在一次综艺节目中,主持人金星直接问潘石屹。

“你为什么选择捐赠物品给美国人?中国的好大学那么多,为什么要捐这么一大笔钱给美国人?”

潘石屹回应称,这笔钱是捐给在哈佛大学留学的中国贫困生的。

金星进一步追问:“到了哈佛几乎没有什么贫困的,他们可以申请奖学金。而且,哈佛的门槛很高,经济实力不够的家庭的孩子,根本进不去。”

金星继续提出疑问,认为哈佛的学生基本没有经济上的困难,即使有也能申请到奖学金。

更重要的是,哈佛的入学要求非常高,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孩子几乎没有机会进入这所学校。

另外一边,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也对潘石屹的捐款举动提出了疑问。

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说自己给母校捐了3亿元。

而且明确要求至少一半以上的钱要用来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

刘强东认为,潘石屹捐出的这么多钱,可能并没有实际帮助到像“小潘们”之外的其他需要帮助的中国学生。

当国内疫情严重时,很多公司都积极捐款捐物,帮助大家共渡难关。

但潘石屹却只是在微博上说了句“加油”,没有实际的捐助行动。

这让很多人对他感到失望,也让大家更加不满。

潘石屹变卖国内资产跑到国外,还大手笔向外国名校捐款。

《人民日报》对此发表评论,意思是说:一家公司如果靠着时代的好机遇赚了很多钱,却不想着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只顾着自己,这样的公司再厉害,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这其实是在批评潘石屹和SOHO中国,认为他们缺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如今在国外屡屡受挫的潘石屹再次回到中国,本想再捞点的他却压根不受中国人民的待见。

面对网友们的冷嘲热讽,估计就连他自己也该意识到了,人民日报那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信息来源:

【1】澎湃新闻 2023-07-21《潘石屹,“隐”去了自己》

【2】界面新闻2024-09-19《1.73亿,传张欣潘石屹把曼哈顿豪宅卖了,亏损200多万美元》

0 阅读:22

九天揽月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