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周口的一条视频在网上炸开了锅,画面里一个壮小伙被几个人围着殴打,最后被踹倒在绿化带里,看得人揪心。本以为是街头混混闹事,没想到起因只是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肇事方不仅不赔钱,反而全家上阵动手打人,这波操作简直刷新了大家对“嚣张”的认知。
事情需要从4月17号晚上说起,25岁的高先生忙完事儿开车回家,走到西华县大王庄附近时,后方突然窜出一辆五菱宏光宾果,强行超车不说,刚超过去就急着并线,“砰”的一声撞上了高先生的车,接着失控冲到路边。高先生下车查看,想着好好处理事故,结果从五菱宏光里下来一家三口,女的二话不说上来就朝他眼睛挥拳,男的和孩子也跟着动手,后来还叫了朋友来帮忙,五六个人围着高先生一顿揍。视频里能看到,高先生1米九的个子、180斤的块头,平时爱健身,可架不住人多,被拽倒在绿化带里,有人跳起来踩他头部,有人从背后锁喉,幸亏他反应快才挣脱开来。
这事儿曝光后,评论区直接炸了锅。有网友扒出监控细节:“五菱车主逆行超车本来就全责,撞了人不道歉反而打人,一家子跟黑社会似的,尤其是那个女的,专挑眼睛打,这不是故意伤人是啥?”还有人发现更离谱的点:“打架时孩子也跟着动手,父母这么教孩子,以后能长成啥样?”更多人替高先生捏把汗:“幸亏他体格好,要是换个瘦弱的,说不定就被打伤了,大晚上的在乡村路上,周围没监控咋办?”
高先生可不是软柿子,当天就报了警,还把行车记录仪交给警方。视频里群殴的场面太清晰了,警方直接刑事立案,认定这是聚众斗殴。按理说交通事故常见,但升级成刑事案件的不多,这次全因为肇事方太冲动。有网友担心高先生会和解,毕竟对方可能赔钱求情,没想到他在账号里明确回复:“坚决不和解,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后来有知情者透露,高先生家里条件不错,开奔驰车,根本不差钱,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自己正常开车被撞,反而被打,要是用钱了事,以后这种嚣张的人只会更多。
随着事件发酵,网友们的讨论越来越深。有人说:“现在开车必备行车记录仪,关键时刻能救命,这次要不是高先生有记录,对方赖账都没证据。”还有人分析法律后果:“聚众斗殴可是重罪,主犯要判三年以上,留了案底以后找工作、考公务员都受影响,尤其是那个动手的孩子,才十几岁就参与打架,前途都毁了。”当然也有不同声音:“会不会有误会?比如对方以为高先生要动手,才先下手?”但立刻被反驳:“视频里高先生刚下车,对方就冲上来打,明显是蓄意挑衅,而且逆行超车在先,全责没跑。”
目前警方已经抓获一名参与者,那个最先动手的女子住院了,有网友调侃:“这是‘打输住院,打赢坐牢’的经典案例啊,以为装病能逃避责任?法律看的是证据,视频里她下手最狠,跑不了。”高先生这边也很硬气,明确表示只要法律规定的赔偿,多余的钱不要,就要让对方被刑拘,留个案底好好反省。
这件事看着是个例,却戳中了大家的痛点:生活中遇到矛盾,到底该怎么处理?有人觉得“动手能解决问题”,其实拳头只会让事情失控。高先生的做法给大家提了个醒:遇到事故先冷静,保留证据、报警处理,别被情绪牵着走。尤其是现在路上车多,小刮蹭难免,但一旦动手,轻则拘留罚款,重则刑事犯罪,得不偿失。
再看网友们的愤怒,其实不光是为高先生不平,更是对“嚣张跋扈”的反感。明明自己错在先,反而仗着人多欺负人,这种心态要不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钱没钱都得守规矩,体格强不强都不能动手打人。高先生坚持不和解,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维护社会规则——犯错就得付出代价,不是赔钱就能了事的,尤其是涉及暴力,必须让法律来教育。
最后想说,开车上路,安全第一,遇到问题别急别躁。行车记录仪、监控探头都是“眼睛”,别心存侥幸。这次高先生的遭遇也算给所有人敲了警钟:冲动是魔鬼,拳头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把自己送进坑里。希望这样的事少一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出门,规规矩矩做事,遇到矛盾多想想后果,别让一时之气毁了自己和家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