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2025年的上海车展,除了琳琅满目的新车,其实也有遍地的机器人,这似乎是一个不造车的时代。最干正事的长安汽车也不例外,人形机器人、机器狗、轮式机器人等均出现在了展台上。
它们有一个统称——具身智能!是的,也是当下所谓的“风口”。“我们还真不是跟风”,长安汽车企业品牌总监李鸿彪在接受《财圈社&道哥说车》采访时教了编辑一个方法,去判断企业对新事物是否跟风!
“是不是跟风,你就看它是不是系统化地在思考这个事情”,李鸿彪说,行业对大方向上的事基本是认可的,然后提起了长安展台上的飞行汽车、固态电池以及智能外骨骼等技术,他提到2017年长安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开始,长安就在转型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
也就是说,以上“不务正业”基本可以看作是长安汽车的正事!确立了转型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的目标,并为之储备相应的系统化技术,这就是正事!值得一提的是,这背后也藏着长安汽车的竞争理念。
李鸿彪表示,存量竞争时代下,纯粹靠供应链的组装车厂很难活下去,必须掌握技术。说到辅助驾驶,李鸿彪也说出了长安的看法,现在只是宣传上规范说法,但技术上并不是降温,不可能开倒车。
大约半个小时的交流中,《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的理解就是,李鸿彪在传递长安汽车以技术参与竞争的观念。
充分竞争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 但企业需要以技术立命
近年来,大家都在讨论汽车行业的乱象,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内汽车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活力四射。在李鸿彪看来,互联网、ICT甚至家电、房地产企业进入汽车产业,本质上都在说明汽车是一个朝阳行业,很有潜力。与此同时,现阶段充分的竞争也是有必要的,带来了技术的百花齐放,带来了技术进步,也带来了资本。
而长安汽车也是竞争或者说新思维的受益者,一方面深蓝、阿维塔凭借ICT企业赋能在智能化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AI技术甚至已经开始改造机械部件。智慧新蓝鲸500Bar是上海车展上为数不多的内燃机技术发布,李鸿彪提到,该技术应用了智能控制,以AI去理解用户的驾驶习惯,当它熟悉用户的驾驶习惯后,其能够根据日常载重、动力需求等给用户提供一个最优的动力输出。
与此同时,底盘领域,中国车企也受益良多,智能化的应用让中国汽车产品的底盘绕开了百年车企的经验门槛,预判式的自动调节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底盘技术的护城河。上汽的线控底盘、长安汽车的“天衡底盘”都是其中代表。但这也恰恰说明,车企需要在充分竞争的时代,拥有属于自己的护城河技术。
李鸿彪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以日本、德国、美国等成熟汽车市场的历史来看,大家都是从大爆发时代开始,然后优胜劣汰,最后形成稳定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不是纯粹通过资本运作、商业手段,而是技术。在他看来,淘汰赛下,企业的战略、体制机制等都很重要,但技术更像是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好成绩,全年销量达268.4万辆,同比增长5.1%,创近七年新高,连续五年实现正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同比增长52.8%。在李鸿彪看来,这是长安汽车技术构建的销量势能,其提到过去十年间,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新能源研发方面分别投入了约600亿和400亿。
宣传上降温,技术不可能开倒车
“下一阶段的竞争里面,技术的竞争就是核心、根本”,李鸿彪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再次强调行业的竞争态势。据了解,长安汽车近三年累计申请专利1.4万件,相当于一天申请19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70%。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相比很多新势力企业,长安汽车的技术标签,没那么明显。
“领导也经常批评我们品牌部不太会搞传播,长安那么多研发,那么多前瞻技术没有好好地传播出来”,李鸿彪倒了一些苦水。在交流中,《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了解到,长安汽车在飞行汽车上的合作伙伴亿航智能,它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款“三证”齐全的载人eVTOL航空器。
如果按照一些品牌的宣传逻辑,完全可以变成自己有了这样的技术储备或通过了某些标准。当然,事实证明,保守的宣传正在为长安汽车赢来好感,在“辅助驾驶”的宣传风波中,恰恰是喊得最凶的企业承受了外界最大的“火力”。而提到最近的辅助驾驶风波,李鸿彪也给出了一套非常理智的判断。
在他看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技术的发展会有一些坎坷。而就智能技术而言,目前是在传播术语上的修订,用相对稳妥的说法,来为消费者规定一个安全边界。但技术上并不是降温,不可能开倒车。他更强调,技术发展是以安全为底线,长安汽车坚持把更安全的智能体验带给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有行业唯一一个车企牵头的智能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而这也帮助长安汽车在该领域树立了更高的标准。除此之外,李鸿彪透露,长安汽车内部有非常严格的“合规制”,技术也好、生产也好,想糊弄的话,基本内部就被打倒了,不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