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说宝玉黛玉一娶一嫁,使不了宫中的钱,这是暗示他们亲事已定?

如玉公子 2025-04-19 23:12:33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和平儿在讨论荣国府的财务问题,提到将来还有几项需要用大笔钱的地方。

书中写道:

平儿道:“可不是这话!将来还有三四位姑娘,还有两三个小爷,一位老太太,这几件大事未完呢。”

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

府里几位姑娘和小爷们的婚事需要花钱,老太太的后事也是一笔开销,这些都可以理解。

但是宝玉黛玉两个一娶一嫁,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已拿出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不是暗示了宝黛婚事已定,所以两人一娶一嫁,不需要动用宫中的钱?

凤姐虽然爱说笑,但是她从不打幌子。她说出来的话定然是有根据的,上面这话也是一样。

其实凤姐这话很明显,就是宝玉和黛玉的婚事不需要动用荣国府的公共财产,贾母会用自己的私房钱来操办他们的婚事。

别看贾母年纪大了,不再管府里的具体事项,但是这不影响贾母的个人财产。贾母拥有的私房钱可是非常丰厚的,这包括她出嫁时的嫁妆、皇宫的赏赐、家人的孝敬等,这些收入都是可以由她自己支配的。

凤姐日常管家,因而她非常清楚府里的财务情况,也了解贾母手中的私人财产。

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

这话是否暗示了宝黛的婚事已定?只能说一半一半吧。

如果宝玉到时娶的真是林妹妹,林妹妹本就是府中的人,那宝玉给的那份彩礼说是给黛玉,实际上还是在公共账本上。而林妹妹嫁给宝玉,那她的嫁妆同样也是这边出那边进,倒来倒去也在同一个账上。

这样不管这钱是贾府出,还是贾母自己出,都只是左手倒右手,不进不出。

若将来宝玉黛玉各自婚配,以贾母对他们的疼爱,以及贾母雄厚的财力,这两人各自的彩礼和嫁妆钱,贾母肯定也会拿出来。

所以宝玉是否娶的是黛玉,他们婚事上的花费,都不需要从荣国府的公账拿出钱来。

当然,贾母一向看好两个玉儿,将来宝黛在一起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贾母接黛玉进府,便安排宝玉黛玉一起居住,这明显就是在培养他们的感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薛家拖儿带女来府,又打出金玉良姻的幌子,贾母从来没搭理过,可知她从来不曾考虑过宝钗为孙媳妇。

对宝黛的婚事,贾母虽然也没明确说过,那时因为他们还小,因此不说穿。但宝黛发生口角之争时,贾母却说出“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这分明就是默认他们将来是要在一起的。

正因为知道贾母的心思,凤姐也才会每每拿黛玉开玩笑:“既喝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当媳妇呢?”那时候女孩子的清誉至关重要,若是没影的事儿,凤姐绝不会随意拿出来说。

兴儿不也说过吗,“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连府中的小厮都知道将来的宝二奶奶准是林姑娘无疑,可知此事定是早有苗头的。极有可能是林妹妹进府前,贾府和林如海已商定了宝黛的婚事。

这事贾母比谁都清楚,府中上下可能也知道些风声,所以凤姐才会不时同黛玉开玩笑,小厮也才会认定是林姑娘。

这样的情况下,宝黛一娶一嫁,自然使不着宫中的钱了。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