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赚1500元,两天就赚到了大学生实习一个月的工资。
95后的女孩曹玫就是靠着这份工作,走上了人生巅峰。
然而意外的是,她的工作内容却是要“出租自己”。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本文图片、描述源于网络,旨在弘扬正能量,无不良引导。若涉版权或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即刻删除。内容信息可靠,部分情节为提升可读性或有虚构,仅供参考,望理智阅读
曹玫毕业于四川传媒大学表演专业,毕业后,她满心期待着能像那些闪耀的话剧演员一样,用精湛演技征服观众。
可一踏入现实的就业市场,才惊觉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如鸿沟般巨大。
为了生计,她只能无奈投身于一些收入很少的工作中,赚的钱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直到有一天,大学好友因为被家人催婚催得焦头烂额,火急火燎地找到曹玫,求她假扮女友回家应付长辈。
曹玫一听,第一反应就是这事儿太离谱了,但好友那眼巴巴的模样,再加上软磨硬泡,曹玫终究还是心软了,咬咬牙决定帮这一回。
家宴那天,曹玫发挥出专业演员的素养,笑容得体,举止大方,凭借出色的表演能力和超高情商,把“女友”这个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
不仅和长辈们交谈甚欢,还巧妙化解了不少尴尬场面,成功赢得了对方父母的认可,甚至还意外收到了红包。

回去后,曹玫毫不犹豫地把红包还给好友,好友却对她的帮忙感激涕零,非要拿出一半红包的钱分给曹玫。
曹玫再三推辞,可好友态度坚决,曹玫只好收下。
这时,好友感慨道:“曹玫,你可真是家长眼中的完美女友啊!”

这话点醒了曹玫,她瞬间灵机一动,意识到自己的表演才能或许能转化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出租自己”,说不定就此能开启人生新篇呢!
说干就干,起初,曹玫踏入这个特别的行业时,收费相当亲民,一天也就600到700元。
她的活儿很单纯,就是陪客户回家见爸妈,帮着抵挡那如潮水般的催婚压力,除了这点报酬,再没别的额外收入。

刚起步那会,生意惨淡,无人问津。可曹玫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靠着长时间的咬牙坚持,终于等来了第一批顾客,这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随着时间推移,市场需求膨胀起来,曹玫的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从单纯的见家长,一路发展到假订婚、拍婚纱照,甚至能操办一场完整的婚礼仪式。
而她的日薪蹭蹭涨到了1500元。而且出租内容不同,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一到节假日,更是高得离谱。

曹玫这一年下来,“结婚”次数多得惊人。最少的时候,一年也得“结”7-8次,忙起来的时候,10次以上都不在话下。
这些“婚礼”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的在高档的城市酒店里举行,金碧辉煌;有的在农村大摆宴席,热热闹闹。
有一回,她参与的那场“婚礼”,好家伙,宴请了300多桌宾客,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来凑了热闹,可谁都不知道,这看似盛大的婚礼,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假结婚”。

再看看曹玫的客户群体,也是各有各的缘由。
先说那些被催婚催得焦头烂额的年轻人,家里的催婚攻势太猛,有的一年相亲100多次,感觉都快把相亲当工作了,实在苦不堪言,租个女友回家,就成了他们应对催婚的“秘密武器”。

还有些人,觉得自己随出去的婚礼份子钱像泼出去的水,太多了,心想着不如办一场“假婚礼”,把这些钱收回来,也算是一种别样的“理财”。
另外,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是不想结婚,只是被经济、家庭等各种现实问题绊住了脚步,暂时没法成家。
为了应付亲友那关切又带着好奇的盘问,就选择租个“伴侣”来撑场面。

虽说这份工作收入颇为可观,可背后潜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问题,有一回,在与客户合作期间,那客户竟心怀不轨,提出过分至极的要求,甚至妄图强迫她就范。
吓得曹玫连尾款都顾不上要,趁着夜色,慌慌张张地半夜逃离,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

而且,“假结婚”过程中需要披露大量个人信息,一旦身份不慎暴露,她苦心经营的社会关系怕是要陷入一团乱麻,甚至还可能招来意想不到的报复。
并且心理上的疲惫同样让曹玫不堪重负。她本就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却要频繁地在各种场合进行社交表演,每一次都像是把自己掏空了一般。

每次“见家长”或者“婚礼”结束,她只想一头扎进自己的小世界,谢绝一切社交活动。
更糟糕的是,长时间沉浸在“假结婚”的剧情里,她对真正的婚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曾经对爱情怀揣的美好期待,也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曹玫的职业选择,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观点基本分成两拨。
支持者觉得这是一种大胆创新的商业模式,实实在在地帮年轻人缓解了社会压力,又不触犯法律,理应得到尊重。
反对者却对此忧心忡忡,认为“假结婚”说到底就是一种欺骗行为,长此以往,可能会让社会信任体系千疮百孔。
况且,这一行业目前还缺乏规范,价格乱象丛生,低价竞争和诈骗行为时有发生。
有些中间商胡乱定价,把市场搅得一团糟。更恶劣的是,个别“生活演员”涉足灰色交易,使得这一职业的名声雪上加霜。

其实在这些需求背后,是传统婚恋观与现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冲突。
在当今社会,传统婚恋观与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激烈碰撞。
不少年轻人满心渴望自由,不愿被婚姻的枷锁束缚,可又难以全然无视家庭殷切的期盼以及社会既定的目光。
就在这样的矛盾之下,“生活演员”这一独特职业悄然登场,仿佛成了年轻人应对困境的“临时救星”。

曹玫选择这份职业,既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又何尝不是对自由的执着追求。
至于“生活演员”这个行业能否长久存在,还得看社会的接纳程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何时能完善起来。
眼下,曹玫暂时还没有转行的想法,毕竟这份工作的收入比普通职场要丰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