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部队的四大野战军之一,它的前身是西北野战军,1949年1月,解放军部队统一部队数字番号,西北野战军才正式改称为第一野战军,简称“一野”。
第一野战军的部队主要来源是晋绥军区与陕甘宁边区,晋绥军区是由八路军贺龙的120师发展形成的,陕甘宁边区是负责保卫陕北延安的萧劲光的陕甘宁留守兵团。
解放战争初期,晋绥军区组建了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陕甘宁边区组建了陕甘宁野战军(司令员:张宗逊、政治委员:廖汉生),后来晋绥野战军与陕甘宁野战军合并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李井泉)
晋绥野战军的主力部队(11个旅)基本部队:第358旅(旅长:黄新廷,政委:余秋里),第359旅(旅长:王震,政委:张邦英),
抗战胜利前组建:独立第1旅(旅长:王尚荣,政委:朱辉照)、独立第2旅(旅长:许光达,政委:孙志远)、独立第3旅(旅长:杨嘉瑞,政委:金如柏),
解放战争初期组建:独立第4旅(旅长:顿星云,政委:杨秀山),独立第5旅(旅长:贺炳炎,政委:王赤军)
1948年组建:独立第10旅(旅长:何辉燕,政委:朱绍田),独立第11旅(旅长:樊哲祥,政委:黄立清),独立第12旅(旅长:张新华,政委龙福才),独立第14旅(旅长:罗斌,政委:姜文华)
陕甘宁野战军的主力部队(4个旅)教导旅(旅长:罗元发,政委:黄振棠),新编第4旅(旅长:张贤约,政委:徐立清),警备第1旅(旅长:贺晋年,政委:王世泰),警备第3旅(旅长:黄罗斌,政委:李鹤邦)
注:1944年为准备应对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进攻,军委调五个旅返回陕北参加防备:晋绥军区的第三五八旅与独立第一旅,晋冀鲁豫新编第四旅(旅长:王近山,政委:徐立清),晋察冀教导第一旅(旅长:杨得志,政委:张仲良),第二旅(旅长:黄永胜,政委:邓华)。后来晋察冀教导第一旅第二旅合编为教导旅,晋冀鲁豫新编第四旅改编为新编第4旅留在陕甘宁野战军建制内
第一野战军八个军的来历第1军由第358旅与独立第1旅合编而成,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
第2军由第359旅与独立第4旅合编而成,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
第3军由独立第2旅,独立第3旅,独立第5旅合编而成,军长:黄新廷,政委朱明
第4军由警备第1旅,警备第3旅合编而成,军长:张达志,政委:张仲良
第6军由教导旅,新编第4旅合编而成,军长:罗元发,政委:徐立清
第7军由独立第10旅、独立第12旅合编而成,军长:彭绍辉,政委:孙志远
第8军由独立第11旅、独立第14旅合编而成,军长:姚喆,政委:裴周玉
第一野战军的两个兵团第一兵团下辖第1军,第2军,第7军,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震(兼)
第二兵团下辖第3军,第4军,第6军,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
第8军划归野战军直辖
第一野战军的主要将领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元帅,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上将,
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上将,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大将,
第1军军长:贺炳炎上将,第2军军长:郭鹏中将,第3军军长:黄新廷中将,第4军军长:张达志中将,第6军军长:罗元发中将,第7军军长:彭绍辉上将,第8军军长:姚喆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