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or民办?小升初选校必看这几点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5-04-23 20:50:47

进入四月,对于面临小升初的家长来说,又到了搜集“情报”的关键时候。

最近我们也收到不少家长的后台留言:小升初是选择报名参加民办摇号,还是对口进入家门口的公办初中?各民办学校都有什么优势和特色?在择校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为了更好地为家长答疑解惑,成都发布、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红星教育传媒将于5月1日在城西优品道广场联合推出小升初线下公益咨询会。

咨询会集结了包括成外、实外、嘉祥、西川、师一、新川、天立等在内的近40所初中名校校长、副校长或招生负责人,家长到现场可实现一站式咨询,面对面了解全市绝大部分主流民办学校。

在此之前,我们针对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做了一个梳理。家长们不妨先了解民办学校的大致情况,明确需求,再到场有的放矢与学校沟通交流。

近几年,摇号入学、公民同招、指标到校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落地,小升初硝烟不再,家长们的焦虑也有所缓解。在成都,娃娃在参与公办学校摇号的同时,可以报名民办学校摇号,两者不冲突,为家长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与此同时,民办教育也正经历着一场“大浪淘沙”的变革——优质民办学校凭借强大的师资力量、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持续吸引着家长和学生关注;而部分办学质量不佳的民办学校则逐渐被行业淘汰。

2024年“成都升学公益服务季”小升初线下咨询会

正如一位业界人士所说,“摇号让民办学校从拼生源的时代,正式步入拼师资、拼管理、拼教学的时代”。

2024年成都市小升初数据显示,除去高层次人才子女、抗疫人员子女、多子女等招生计划后,全市民办学校网报计划共25490人,报名人数达53367人,报名率209.4%,超过一半的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这组数据也说明了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对家长的吸引力。

政策层面也在持续释放利好信号。

今年3月,成都市教育局发布“2025民办普通中小学招生政策解读”,明确指出:持续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并持续优化民办学校的招生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在招生计划设置方面,支持办学质量好、市民认可度高的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只增不减”。也就是说,如果学校办得好、家长认可度高,那么可以适当增加学校的招生名额。这样一来,好的学校可以招到更多的学生,家长们的选择也更有保障。

高中阶段,按照今年成都中考的指标到校生政策,其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可谓相当大。在以往民办高完中可校内直升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三条直升路径:支持扩大享受校内指标到校生政策的学校范围,支持民办普高投放区域内指标到校生,支持招收集团内指标到校生。

“扶优汰劣”的政策导向也十分明确:将有限的招生指标向优质的民办学校倾斜,办学质量不高的民办学校则可能被逐渐淘汰,这既有利于激发民办学校的内生动力,也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学生和家长。

那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们又应该怎么选学校呢?选公办还是选民办?选民办的话怎么选?

通过后台留言,我们发现,现在的家长们想得更多、更全面,已经从最初的做“选择题”,变成如今的做“思考题”,会权衡升学政策、孩子自身的兴趣、特点以及未来规划等综合因素。

我们列出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来帮助家长们理清思路:

1、选民办还是公办,有哪些考量维度?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并不在于“公办”还是“民办”的属性,本质还是在于质量和口碑。我们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六个维度综合考察:一、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二、距离的远近;三、划片正读的公立学校是否能满足家长培养孩子的需要;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五、有无出国学习的长远规划;六、有无适合孩子优势的特色教育。

2、民办学校的优势在哪里?

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优质民办学校通过提升办学品质、打造办学特色,能够满足不同家庭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比如,有的学校外语特色突出,多语种教学、国际化程度高,适合未来有出国打算的家庭;有的学校采用小班化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习基础不同的孩子匹配个性化教育资源;有的学校开设有航空班等特色班型、特色课程,为不同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提供支持。

3、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应着重考察学校的哪些方面?

选择学校,就是家长为自己选择教育合作伙伴,找到一个真正适合孩子发展、符合孩子个性的学校尤为重要。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首先要考虑清楚这几个问题:一是要对孩子的兴趣、特长、弱点、性格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估;二是思考对孩子未来发展有没有较为长远的规划;三是了解清楚学校能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资源,与自己的规划或设想是否一致。

具体到考察学校时,家长可以从这些维度入手:

第一,匹配度。家长一定要充分了解目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是否与家庭规划相符,是否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契合,契合度越高,家校合力的效果越好;

第二,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是课程有效开展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学校师生比,教师平均年龄、学历、职称教龄、教改科研及师培进修、骨干教师的辐射力等情况,来判断一所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和对学生个别关注的可能性。

第三,课程设置及开展。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了解学校的基础课程以及特色课程的设置及开展情况,看学校课程是否齐全、多样,能不能给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多样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平台,能不能为发展孩子的核心素养服务。

第三,口碑。所谓口碑,也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校风、在读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毕业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和热爱度等等。当然,也包括学校在行业内、在媒体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毕竟,能在教育或教学等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学校必然是行业的领头兵,先进理念的践行者或者是成熟管理的典范,它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见识和一般学校不能企及的平台,帮孩子开拓眼界。

5 阅读:63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