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千姿百态,人生沉沉浮浮。
智者,稳坐钓鱼台;愚者,惶惶不可终日。
谁都是一辈子,若恐慌一整天,就浪费了一天;若轻松过一天,就赚了一天。
所以,我们要学会稳住自己,把并不太平的日子,过成一道优雅的风景。
正如北宋的苏轼一样,历经波折,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01
稳住钱财,生活有底气。
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虽然家境还行,但是父子三人都读书,家业落在了母亲身上。也就亲眼目睹了母亲持家之道。
多年后,回想母亲,他如是说:“操劳家事夜亦忙,点油灯,常作妆,走线飞针,破衣线行行。补完儿装扎女鞋,不眠夜,日晓冈。”
苏轼一举高中之后,来不及施展才华,就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官职降了,俸禄也少了一大半。又没有房子,这日子就穷困了——“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地方官员对苏轼格外照顾,给他一块地。他带着家人,开垦荒地,又修建了房子。
为了省钱,家人把一个月的开销,分成三十份,挂在房梁上。
每天取一份,支撑一日三餐。若有剩余,就另外包起来,挂在房梁上。
日积月累,这原本不多的俸禄,还能够月月有剩余。
空余的时间,苏轼研究美食的做法,看如何用最少的钱,过最好的生活。东坡肉这道菜,就从无到有了。
日子就这样,慢慢好起来了——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人这一生,都离不开钱财。就算你很清高,吃饱总是需要的吧。
我们也担心,吃了这顿没有了下顿。唯有稳住了钱财,生活就有了底气。
一个人经济上稳定,决定了他和家人可以走多远。
《傅雷家书》里有这样一句话:“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要保持尊严和人格独立,控制物质是最迫切最需要的先决条件。”
不管经历了什么,第一时间就去想一想,接下来如何解决生活问题。千万别故作清高,更别奢侈浪费,打肿脸充胖子更加不必。
一辈子,一家人都节俭生活。老人养老,孩子读书,中年人谋业,都不会太难。
02
稳住心态,人生才从容。
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苏轼是很有情绪的,站出来反对变法,也在一些文章中,牢骚满腹。
情绪化的文字,让苏轼陷入乌台诗案,有了牢狱之灾。
走出牢狱,苏轼被贬到黄州。人生经历了一次浩劫,苏轼开始安慰自己:“只惭无补丝毫事。”
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积极面对吧。于是乎,在黄州,他写下了《赤壁赋》等千古名篇。
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朝廷的守旧派占据了优势。苏轼作为反对变法的一员,被重新重用。
可是他立马发现,守旧派把变法的一切内容,都要推翻,就按捺不住,提了很多反对建议。这让他再次被贬。
他兜兜转转,到了惠州。这日子不太好,但是他心情却很好,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好日子没过几天,苏轼又被贬海南。多少人,为苏轼意难平。反而是苏轼自己,自我解嘲,也自我解围。
在《曲洧旧闻》中,记录了苏轼在海南写第一篇小文。
一只蚂蚁,在地上行走,忽然有人倒下一盆水。蚂蚁飘起来了,保住一片草叶,才没有被淹死。
过了一会,水干了,蚂蚁跑到同伴面前,哭诉:“我差点就见不到大家了。”
苏轼说:“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沉沉浮浮,不过瞬息而已,回头想一想,真的好笑。
是啊,人都会经历苦难,但是你没有必要咀嚼,而是朝前看。让过去的过去,当下才会轻松怡然。
“境由心生”,人生好不好,拼的是心态。
你的心态平稳了,生活再难,也会是安定的。风雨中,你冷静一分钟,就能够有乘风沐雨的感怀。危难中,你心放平了,还有脱困的方法。
把控自己的心态,有惊无宠过一生。
03
稳住身体,未来可期待。
如果说苏轼有稳不住的地方,大概是就是“健康”了。
他最爱的人“王弗”,没有熬过中年,就病逝了。生死两茫茫,怎能不思量?
在黄州,小妾朝云生下了儿子,苏轼特别开心,写下:“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可惜的是,这个儿子夭折了。
在惠州,苏轼和朝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故事,还一起吃苦,改变生活。但是朝云先走一步。
苏轼晚年,收到朝廷重新启用他的消息。他从海南出发,往京城赶。
半路上,他遇到老朋友米芾,一起吃喝,一起游玩太湖。
酷暑季节,他吃了很多冷饮,身体扛不住,虚弱到不能动弹。
走到常州一带,他真的扛不住了,老友维琳方丈来探视的时候,苏轼已经坐不稳了。
病因具体是什么,因为历史原因,不能详细说清。但是身体不稳定,成为了苏轼永远的痛。
他在痛苦中,留言给弟弟:“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这一生,有好身体,才有改变未来的一切。
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好好养生,吃喝有度,定期体检,都是很有必要的。
04
古人说:“太过者满则必倾,执中者平而且稳。”
稳住自己,关键是把握“收入和开支的平衡,心情的整理,身体运动和吃喝的尺度”等。
不要等人生如大厦倾斜一样的时候,才开始拼命求稳,已经太晚了。
人生有无数的意外,只要每一次都能稳住,那无病无灾到老。
要懂得,凡事都往长久想,每一步都在掌控之中。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