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荷协议刚达成,国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外媒:反击开始了

区块科技 2023-02-08 12:25:04

美日荷芯片协议

2022年国内芯片总量达到3242亿片,虽然同比2021年的3594亿片有所下滑,但是考虑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个成绩已经殊为不易。但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美国开始加码限制手段,如今正在联合荷兰和日本来对包括光刻机、半导体材料在内的众多关键领域增加限制,目的则是针对14nm及以下更先进制程的研发和制造,从而延缓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国产芯片

为何美国在这个节点开始选择进一步的措施?因为芯片产业不仅仅是保障高科技领域安全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提供高级工作岗位的重要手段。以高通、英特尔、IBM、德州仪器为代表的企业为何能够收获高额的利润并提供优越的薪酬水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芯片领域取得了技术上的领先,并以此高价销售芯片产品。

芯片制造

而对于我们来说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制造业亟需进行产业升级的当下,提升芯片产业的地位并将其打造成新的发展点拥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矛盾和冲突就产生了——西方科技企业以往缺乏足够强大的挑战者,因此可以稳坐钓鱼台吃进技术红利;但是在以华为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崛起之后,全球芯片产业的格局也开始重新划分。

曾几何时我们还是用2亿件衬衫交换一架波音客机的廉价工厂,但是随着在科技领域的不断投入,我们也涌现出了在通信设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企业,同时在消费电子领域也产生了华为、联想、小米、海尔、美的、格力、OPPO、vivo、大疆等能够在全球立足的品牌。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国产品牌的崛起,也可以看到我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美富士康进展缓慢

但全球财富的总量是有限的,当我们处于高速发展的同时,必然有发达国家的行业和领域受到冲击,工作岗位和收入水平也会随之减少。无论是IBM向联想出售个人电脑业务,还是通用电气向海尔出售家电业务,这些都是国产品牌逐渐攻占全球市场的证据。

以前很多人没看懂这种收购背后的意义,甚至认为是一种浪费的行为,但事实证明这些业务被国内企业收入囊中之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联想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者,海尔则在多个家电领域成为全球前三甚至第一的品牌。而失去制造业的美国则终于发现了隐藏的危机,在近几年也一直频繁要求“再工业化”,甚至给出极大的优惠条件让富士康等制造企业进驻,但最终收效甚微。

华为麒麟芯片

如今以华为、上海微电子、中芯国际、京东方、华虹国际为代表的国产芯片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强,甚至在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领域抢夺到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京东方也成为全球第三家能够量产OLED屏幕的厂商。这些芯片企业的崛起正再次冲击西方科技企业的利润和收入,而一旦随着国内科技取得突破之后再叠加上规模化效应,那么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厂商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必然将进一步下跌。

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美国试图通过联合其他几个国家来针对芯片特别是高端芯片产业,从而延缓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来为高通等厂商争取时间和空间。但是面对美日韩的三方协议,国内芯片在碳基芯片继续保持追赶的同时,也开始在其他芯片领域尝试突破。

国产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

第一个消息是量子芯片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国产第一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正式曝光。实际上这条量子芯片的生产线已经正式运行了一年时间,实现超过1500个批次的量子芯片流片,同时基于这条量子芯片生产线还孵化出了三套国产设备其中就有用于量子芯片制造的量子芯片光刻机。

量子计算机悟空

目前这条量子芯片生产出来的量子芯片已经被用到了最新型量子计算机“悟空”当中,这台量子计算机也将用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高科技领域并解决普通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有望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将赢得量子计算机竞争的胜利

国产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的消息也引起了西方科技媒体的注意,也认为这是对于美日荷三方协议的一个反击,并认为从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确实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而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中国将赢得量子计算机竞争的胜利(China will win quantum computing race)。

当然量子芯片并不能完全替代电子芯片,特别是在手机、电脑等个人消费电子领域,传统的硅基芯片依然要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量子芯片的突破已经给国产芯片企业树立了榜样,只要持续投入研发,那么后来居上并非不可能。

1 阅读:427
评论列表

区块科技

简介:分享新奇好玩的科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