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
马云去哪了?曾经是过去一段时间众人最关心的问题,从西班牙到日本到泰国,正当所有人都在猜测马云目的时,他却选择回归。根据路透社在内的多家权威媒体报道,马云已经到达香港,并会见当地的商界伙伴。
马云现身
其实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马云选择的国家都是有其深刻含义的,不仅仅是游山玩水,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考察当地的农业、科技等产业,并准备将优点带回国内。
阿里CEO张勇提出1000亿研发规划
事实也确实如此,阿里首席执行官张勇也明确表态,阿里将拿出1000亿用于研发投入,这个数据也将仅次于华为的1427亿,成为国内研发投入排名第二的企业。用行动来回击质疑,这就是阿里和马云所做出的选择。
曾几何时阿里还是国内最受人敬仰的企业,马云也被不少青年以及创业者视为导师和偶像。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马云和阿里受到推崇的时期,是不是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是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干劲和希望?
张捷的《阿里是包装得很好的日本公司》
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对于马云和阿里的评价逐渐从正面向负面转变,特别是在司马南、张捷等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张捷的《阿里是包装得很好的日本公司》等、司马南的《马云出现在派出所才叫精彩》、《借鉴阿里坏榜样,下一句该怎么接》等大量对于马云和阿里攻击的文章也开始批量出现。
司马南的《马云出现在派出所才叫精彩》
但是马云和阿里对于司马南和张捷的质疑却不屑于解释,而后来阿里开始发力东南亚,并加大对Lazada、阿里云、支付宝等项目落地新加坡的力度,此时很多人才清醒过来,对比司马南和马云,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哪一方?
Lazada总部
从淘宝天猫的电商业务到支付宝带来的网上支付,从菜鸟网络带来的物流产业变革到阿里云为代表的的云计算,从蚂蚁森林对于环保的推动作用到阿里达摩院进入芯片这个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领域。
阿里巴巴
阿里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以司马南、张捷等人为代表的的网红大V,为了达到吸引眼球和制造热点掠取流量的目的,对马云和阿里发起了大规模的舆论攻击,而司马南、张捷等人的很多粉丝并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只会以为叫好起哄。
司马南、张捷等人发动的这种舆论攻击,最终会造成什么后果?自然是民营企业家人人自危,试想连阿里巴巴和马云这样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和创始人尚且被司马南等人如此肆无忌惮地攻击,甚至《马云出现在派出所才叫精彩》这样的内容底下都有无数司马南的粉丝叫好喝彩,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司马南粉丝
不可否认,阿里在早期发展时曾经接受了软银、雅虎等机构的投资,但这些都是无奈之举。在阿里巴巴发展的初期阶段,马云所面对的困难可以说十分巨大——一方面是国内机构并不认可阿里巴巴的发展模式,马云以及“十八罗汉”的创业团队大多没有海外留学经验,也没有足够光鲜的履历来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另一方面则是当时国内电商领域已经有了ebay这个全球巨头,并占据了超过85%的市场份额。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机构不看好阿里的主要原因。一群毫无经验初出茅庐的创业者对上全球科技巨头和电商领域的奠基者,有多少人看好阿里和马云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幸好软银、雅虎等企业发现了马云身上化不可能为可能的能力,也成为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基石投资者。
阿里巴巴十八罗汉
凭借软银、雅虎等机构提供的弹药,阿里巴巴最终打赢了这场和ebay的电商大战,也让电商领域的话语权回归到国内,这些功劳是难以估量的。试想如果没有阿里巴巴和马云,那么国内电商就将被ebay、亚马逊等企业收入囊中,这也就意味着各种产品、用户数据也将全部被外国企业所掌握。随之而来的包括产品定价、产品种类等话语权也将旁落其他国家,不仅仅是电商业务,对于制造业也将造成极大的被动。
马云和孙正义
如今司马南、张捷等人完全不顾当年阿里巴巴创业时的艰难,反而以接受外国资本为理由,开始攻击阿里是“日本企业”,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指责行为没有任何意义。确实如今可以替代阿里的企业很多,但这些企业只是模仿,阿里的伟大之处在于开创了一条道路,而其他那些能够替代阿里的企业不过是沿着阿里走过的路再走一次,这种模仿实际也没有任何意义。
饶谨及其背后团队
在马云选择归来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马云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企业家,而司马南和张捷等人实际上只是单纯为了流量而已,根本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一边是嘴上批判资本,另一边是司马南、张捷背后同样站着资本,而这个资本对于司马南、张捷的崛起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金灿荣“气象武器”
饶谨和他背后的四月传媒之前就曾经把金灿荣打造成一个顶流IP,但没想到因为“气象武器”事件翻车,也让金灿荣彻底和饶谨团队翻脸并退出。
金灿荣因不满饶谨而离开这个团队
在金灿荣这个顶级IP退出之后,急于打造新IP的饶谨把目光盯上了司马南,并开始将资源和流量向司马南倾斜,再加上张捷等同一机构下的“表演家”,先是瞄准联想,然后又对准了马云和阿里巴巴。
李肃曝光饶谨团队内幕
后来饶谨团队发生内讧,另一名李肃更是直接披露了司马南等人如何制造热点和冲突进而收割粉丝的方法。
李肃曝光司马南收入
同时李肃更是曝出了司马南的收入是自己的十倍,由此可见在饶谨的策划之下,司马南轻而易举地被打造成为了网络红人,并获取了巨额的利润。
司马南
但可惜的是用在联想的手段这次用在阿里巴巴身上失效了,大量的网友也开始自发地维护马云和阿里,也让司马南、张捷等人以及他们背后团队的目的破灭了,更是有网友感言:一百个司马南也抵不上一个马云。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这场涉及全球的竞争牌局上,我们需要的是马云,而司马南毫无意义。试想:
美方:我出一个高通
我方:我出一个司马南
美方:我出一个英特尔
我方:我出一个张捷
美方:我出一个英伟达
我方:我出一个陈平
……
如果这样我们有机会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吗?
100个司马南也抵不过一个马云,是时候认清这个基本的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