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隋唐史,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儿:历史上有个奸臣,不光亲手弄死了皇帝,还霸占了皇后,最后临死前说了句狂话,现在居然成了千古名言。这人是谁呢?他就是隋末大名鼎鼎的宇文化及。您可能要问了,他哪来的胆子敢这么干?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
隋炀帝为啥被杀?看看他干的那些事儿
说起宇文化及造反,就得先说说他杀的那位皇帝——隋炀帝杨广。这人咱们都知道,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他在位的时候,干了两件“大事”:一是三次征伐高句丽,二是修大运河。听起来都是“雄才大略”,可老百姓却遭了老罪了。
先说打仗这事儿。高句丽在东北,杨广非得让士兵们跨海去打,结果三次都惨败而归。您想想,那时候打仗全靠两条腿,粮草跟不上,士兵们不是冻死就是饿死,没死的也被俘虏折磨死。有史料说,第一次征高句丽,30万大军回来只剩几千人,简直是拿人命当草芥。
再说修大运河。运河确实是造福后世的工程,可杨广太急功近利了。他征发了几百万民工,不分昼夜地挖河,累死人就直接扔到河里填坑,好多地方“丁男不供,役使妇人”,男人不够用,女人都得上工地。老百姓辛辛苦苦干了好几年,家破人亡不说,杨广却坐着豪华龙舟在运河上吃喝玩乐,沿途州县还得贡献粮食,闹得民不聊生。
到了隋朝末年,全国各地都在造反,可杨广呢?带着他的亲兵“骁果军”跑到江都(现在的扬州)躲清静,天天跟后宫妃子喝酒作乐,压根不管洛阳老家的死活。您说这皇帝当到这份上,能不招人恨吗?
宇文化及是谁?为啥敢杀皇帝抢皇后
说完杨广,再说说宇文化及。这人出身可不简单,他爹宇文述是隋朝的大将军,所以他从小就在宫里混,跟杨广关系特别好。年轻的时候,宇文化及就仗着家里有权势,在长安城里横行霸道,连太子杨勇都不放在眼里。杨广登基后,念着旧情,封他做了太仆少卿,可他还是改不了贪财好色的毛病,甚至偷偷跟突厥人做走私生意,要不是杨广护着,早被杀了。
要说宇文化及敢造反,还得从他弟弟宇文智及说起。当时杨广躲在江都,骁果军的士兵大多是关中子弟,跟着皇帝出来好几年,想家想得要命,一看皇帝没打算回去,就开始偷偷逃跑。负责禁卫的司马德戡怕这事被杨广知道,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打算带着士兵抢点财宝回关中。这时候,宇文智及跳出来说:“抢点钱算啥?现在天下大乱,咱们不如直接造反,自己当皇帝!”
司马德戡一听,觉得有道理,但谁来当头儿呢?思来想去,他们选中了宇文化及。为啥?因为宇文化及是皇亲国戚,名气大,而且平时没啥主见,容易控制。一开始宇文化及听说要造反,吓得直哆嗦,哭着说“这事儿咱干不了啊”,可架不住弟弟和手下人连哄带骗,最后硬着头皮答应了。
一场政变的背后:士兵造反的真实原因
公元618年3月10号夜里,司马德戡带着骁果军杀进了杨广的寝宫。您猜杨广这时候在干啥?他正跟妃子们喝酒呢,听见外面乱哄哄的,赶紧换了身衣服想跑,结果被叛军堵在了内室。杨广还想耍皇帝的威风,问:“我有啥罪,你们要造反?”
这时候,一个叫马文举的士兵站出来说:“你三次打高句丽,死了多少人?修运河又累死多少百姓?现在国家都快亡了,你还天天喝酒玩女人,我们离家千里回不去,你说你有没有罪?”
杨广哑口无言,又问:“就算我对不起百姓,可你们跟着我吃香喝辣,是谁带头造反的?”司马德戡冷笑一声:“天下人都恨你,不是一个人想反!”最后,杨广求叛军给他毒酒自尽,没人理他,直接被绳子勒死了。
您看,这场政变表面上是宇文化及带头,实际上是士兵们积压已久的怨气爆发。杨广把人心都丢光了,就算没有宇文化及,也会有别人站出来造反。
当了一天皇帝就被杀?宇文化及的荒唐结局
杨广一死,宇文化及可就飘了。他先是霸占了杨广的萧皇后,又把隋朝的宗室子弟杀了个干净,然后带着骁果军北上,打算回关中老家。可一路上,州县都不给他粮草,士兵们饿得啃树皮,好多人偷偷逃跑。这时候,司马德戡后悔了,觉得跟着宇文化及没前途,想杀了他自立,结果消息走漏,反被宇文化及杀了。
杀了司马德戡后,宇文化及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魏县(现在的河北魏县)自称皇帝,国号“许”。您猜他当皇帝后说了啥?他喝醉酒跟手下说:“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意思是,人早晚都得死,能当一天皇帝也算值了!这话听起来多荒唐,简直把权力当儿戏。
可这“皇帝”没当几天,就被窦建德的起义军打败了。公元619年,宇文化及兵败被杀,临死前还骂窦建德:“你个乡巴佬,敢杀天子?”窦建德冷笑:“你杀皇帝的时候,咋不说自己是反贼呢?”最终,宇文化及的脑袋被砍下来,挂在城楼上示众,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千古名言背后的警示:权力欲望的代价
现在再看宇文化及那句“岂不一日为帝乎”,真是又可笑又可悲。他一辈子贪图权力富贵,为了当上皇帝,不惜杀君主、抢皇后、屠宗室,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其实啊,他的悲剧早就注定了:一个人要是被权力欲望冲昏了头,不管有多大的权势,最终都会摔得粉碎。
从历史角度看,宇文化及的造反不过是隋末乱世的一个缩影。隋炀帝的暴政让天下大乱,像宇文化及这样的野心家趁机而起,可他们只知道争权夺利,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最后都被历史扫进了垃圾堆。咱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如今再聊起这段历史,不是为了猎奇,而是要从中吸取教训:权力不是用来炫耀的工具,而是责任。要是像宇文化及那样,把权力当成满足私欲的手段,就算能嚣张一时,也难逃遗臭万年的下场。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文中史料均来源于《隋书》《资治通鉴》,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