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的首府歙县,了解安徽的徽字出处

雅夷同行 2025-04-20 22:15:59

众人皆称徽州美,然鲜有人能明晰徽州确切之所在。或许于地图之上,你难觅其名,只因 38 年前原徽州地区撤地设市,易名为黄山。

倘若欲寻徽州之痕,吾等应往何处?此番,我意欲引领你步入安徽的一座珍奇小镇,搭乘 11 元的公交船,于兴安江上赏山水中的徽州,继而前往隐匿于山野的土楼村落,于民居之中觅生活里的徽州,最终徒步翻越古道,瞧瞧数代徽州人的谋生之途究竟何般模样。

诚邀与我一同踏入古徽州的首府歙县。当下我们的首站已至徽州古城,而于我身后,即为古城的入口处,乃徽州府的大门。在大门的正对面,存有一座历史博物馆。在游览之前,先来此历史博物馆,以了解那段徽州的往昔。走进馆便有一处精心之设置,借由水系分布,于地上勾勒出徽州地图,沿着地板线路,我们开启了走进徽州之旅。整个博物馆,章节分明,可使你知晓徽州的前因后果。譬如西汉之时,中原士族南迁,形成移民高潮,史称衣冠南渡,此乃大部分徽州人的源头所在。

至宋时,徽州臻至高峰,歙州更名为徽州,此时期徽州三雕与徽墨亦开始盛行。明清之际,徽商誉满天下,正因他们,此地经济得以迅猛发展,方使汤显祖写下“玉石金银器,多从黄白游。想看看什么叫荣华富贵,还得是在徽州”之句。此馆远超我预想之规模,因其所介绍的乃整个徽州之历史,自秦朝起始。若诸位对徽州之历史饶有兴致,我以为此馆甚值一游,先映入眼帘的乃是全国唯一的八角牌坊——徐国石坊,亦称大学士牌坊。

此牌坊存有一则故事,于我个人而言,颇为感动的是徐国此人。他 37 岁方金榜题名,历经十次应试,直至第七次方中榜。37 岁时,其人生方才起始,迎来辉煌时刻。一座牌坊流传至今。徽州古城身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徽式建筑上空俯瞰,屋脊飞檐翘角,马头墙高低有致。诚然,古城不单是景点,亦是当地人世世代代生活之家园。于白墙灰瓦的环绕之外,这座古城处处散发着生活之气息。

离开徽州古城后,我们奔赴阳产土楼。阳产此名闻之似某位大侠,实则为一颇具讲究的古老村落。行于其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熟悉之感,盖因自幼于村落中成长。诸如这般土黄色的墙,于吾乡甚为常见,然于平原之地,土楼不可称土楼,仅谓土房,且仅一层,而此处则为多层。这般土楼的颜色与安徽其他墨色建筑有所不同,我以为这些土楼更具大地之感与乡愁气息。行至途中,发觉一栋极为特别的楼,乃五角大楼。

倘若于村中游览疲倦,便可寻一土楼咖啡馆,登上阁楼,自此可眺望远方之景。此刻我来到一处新地,素有“摄影天堂”之称。众多摄影爱好者皆会至此拍照,因相传此地 365 天中,有 200 余天皆为云海所笼罩之村落。此乃涉县的石潭村,然当下我觉此地雾气弥漫,多为山雾,故而今日清晨能否得见云海,全凭运气。前方一片白茫茫,实则皆为山峦。若往高空飞升百多米,云海便呈现眼前。

此刻我已抵达新安江。瞧我身后的这座码头,我将在此乘船。此船自深度开往街口,通常而言,会优先本地人登船,游客则于这边排队等候。票价颇为亲民,仅需 11 元。我们将乘坐此船,领略新安江的一江两岸风光。

此外还有一隐匿玩法,亦可选择于深度乘船前往千岛湖,相当于能够直接从安徽抵达浙江。这艘船从深路启航,途经 12 个站点,而每个大站点之下又设有数个小站点。故而,倘若每站皆有人上下,此船大约需停靠 20 余次。这条公交船规模不大,且行驶缓慢,坐在船舱内之人言语寥寥,大多是前往镇上赶集归来的村民。

这 20 多个站点,诸多并不似正规站点,船或许会停靠在一块巨石之旁,亦可能是荒废的坡脚之处,既无站牌,亦无呼喊之声。然而,只要有人到站,船便会靠岸。船的到站与离站皆不疾不徐,恰似这新安江水所涵养出的脾性。小船于水路上停泊又起航,而到站之人亦悠然自得地走回家中。

我欲通过徒步之方式探寻古徽州的痕迹。我所要行走的这条路线,称作徽杭古道。可见我身后的牌匾上有四个大字:浙江通径。就这条道路而言,往昔甚是闻名,乃古徽州人前往杭州经商所行之路。今日我们要走的乃是镇川,全程约 10 多公里。既然选定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徽杭古道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并称为中国三大古道。

除此之外,这亦是徽商走出大山之路。“十二三岁往外一丢”,此乃当地谚语。事实上徽州人确在年少之时便踏上了此途。背井离乡,翻山越岭,驰骋江南,通达京城,方成就了“无徽不成镇”的辉煌历史。而曾经十多岁的胡适与胡雪岩,便是如此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求学和经商之路。望见前方那长长的阶梯了吗?需从这条路上体悟徽商的“徽骆驼”精神。

我此番尚属轻装上阵,那些徽商经商皆需背负诸多重物艰难前行。于我的左侧是高耸入云的岩石,于我的右侧则为悬崖,稍有疏忽或许便会粉身碎骨,因而这亦是当时徽商行路时的一大艰难所在。此处拍摄到了徽杭古道的历史,彼处拍摄到了蓝天白云的自然风景,我的手呢,又接住了水,接水即为接财,一张照片寓意颇丰,描述一番再拍摄。此乃徽杭古道的特色,徽杭古道的福掌风,黄山无此景,唯有徽杭古道有。

我继续沿着徽杭古道前行。我想旅途之中,除却既定的路线,更为令人惊喜的当属一路的不期而遇。故而徽州究竟在何处?它在灰瓦白墙之间,在土楼村落的炊烟之中,在古道悠悠的石阶之上,在一江春水荡开的波纹之间……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