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上周锁单量仅为1.3万台,多周呈下滑趋势,真卖不动了?

小8说科技 2025-04-07 20:28:08

小米SU7锁单放缓,35万辆交付目标还能撑住吗?

刚刚过去的一周,小米SU7的销量曝光。

锁单量只剩下1.3万台,虽然累积锁单还维持在18.38万台,但下滑趋势已经持续了好几周。

与此同时,有博主晒出了一季度的上险数据,小米SU7居然卖出了7.46万台,这个数字摆出来,还是挺炸裂的。

那么问题来了——从“火爆出圈”到“订单放缓”,小米这波到底是短期调整,还是已经开始遇冷?而它定下的年交付35万辆目标,是否还能如期达成?

锁单下滑,热度减弱?

根据多方渠道的数据,小米SU7在过去这一周的锁单量滑落到1.3万台,比起首发那会儿几万台的节奏,确实慢了不少。

不过也别急着唱衰,它的累计订单还是保持在18万台左右,说明消费者的基础认可是有的,只是节奏开始放缓。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SU7在今年第一季度的上险量达到了7.46万台。要知道,小米是在3月底才开始正式交付的,能跑出这个成绩,本身已经说明了它在市场的接受度还是很不错的。

图源微博

财报里看门道:卖了钱,但也亏了不少

再来看看小米集团刚刚公布的2024年财报,其中关于汽车业务的部分值得我们仔细咂摸。

去年小米汽车总营收达到了328亿元,其中321亿来自整车销售,7亿元是其他配套业务的收入。

毛利率方面,全年是18.5%,但到了第四季度提升到了20.4%,这说明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协同上,小米已经有一定成果。

但账面上还是亏的,全年调整后净亏损62亿元,第四季度的亏损则收窄到了7亿元。这其实也不算意外,毕竟作为一个刚刚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前期投入大、产能还在爬坡期,亏损是必经阶段。

产能才是真正的“卡脖子”

锁单放缓,真的是因为消费者热情降温了吗?其实更大的原因可能是产能跟不上。

小米目前依靠的是北京亦庄的一期工厂,但产线还在努力提效、加速交付中。为了应对不断涌入的订单,小米也迅速调整了策略,把2025年的交付目标从30万辆提升到了35万辆。

这个数字不是乱喊的,背后是有动作的——二期工厂已经规划今年投产,新增年产能15万辆,重点支持新车型YU7的量产。

所以说,订单暂时没那么疯狂,更多的是因为交付能力有限,消费者开始“等等党”了。

新车型YU7来袭,小米不只靠SU7一张牌

要想完成全年35万辆交付,仅靠SU7一款车型肯定是不够的。小米早就准备好了后招,预计在年中推出首款SUV车型——YU7。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YU7将定位中型智能SUV,有望补齐小米在家庭用户和长续航场景中的产品空白。如果售价合理、智能体验再进一步,小米这张SUV牌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爆点。

这一点从对手身上就能看出,比如理想就是靠SUV走出来的市场,小米显然也在复刻类似路径。

小米造车的底气,远不止“热度”

尽管现在锁单开始下滑,但说小米汽车“遇冷”还为时尚早。

首先,SU7首发即爆款,说明小米品牌号召力+智能生态确实打动了用户。其次,从财报看,它不是一味烧钱,而是逐步优化成本结构,毛利率在增长,这是健康的信号。

更重要的是,小米做的是长期生意,它不是一锤子买卖。无论是产品节奏,还是产能规划,再到软件生态布局,小米造车明显是在按节奏走战略,不是光靠“明星效应”博一时流量。

结语:热度回落≠退烧,小米汽车还有得看

从数据来看,小米SU7的热度确实有所回落,但这更像是“爆单期”过后的自然过渡。而从产品、产能、节奏到财报,小米汽车整体还是朝着一个相对健康的方向在走。

接下来,关键就在两个字——交付。

YU7会不会成为新的爆点?35万辆目标能否如期达成?这些都将决定小米汽车在2025年的成色。

你觉得小米能稳住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发文声明:本文章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信息整理,如有不实,请联系删除,一切信息以品牌官网为准。

参考:曝小米汽车上周锁单量为13000台 已连续多周下滑 2025-04-07 14:34·CNMO科技

0 阅读:4

小8说科技

简介:手机资讯服务 最新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