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底线!香港选手夺金拒唱国歌之后,又有多人被扒不爱国

淡然情深 2024-08-13 18:49:31

文|微观史纪

编辑|微观史纪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熬夜追过的奥运会吗?

当五星红旗在异国的赛场上冉冉升起,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整个场馆,屏幕前的我们,无论相隔多远,内心都会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这种共同的民族情绪,将亿万颗心紧紧相连。

然而,总有一些时刻,这种理所当然的共鸣出现了裂痕,引发了关于国家认同的讨论,甚至是质疑。

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而成,原创作品切勿抄袭搬运,文中加入免费的广告解锁,是为了多赚几块钱维持更新,等待5秒将广告关闭就能继续阅读此文章,创作不易感谢理解和支持!

那些站在领奖台上,本应享受荣耀的运动员们,却因为在升国旗奏国歌时的表现,陷入舆论的风暴中心。

他们的沉默,被解读成对国家的不敬,他们的举动,被放大成对民族情感的伤害。

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中国香港游泳名将何诗蓓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女子200米自由泳金牌。

这枚沉甸甸的金牌,不仅是她的个人荣誉,更是中国力量的展现。

然而,在随后的颁奖仪式上,本应是欢呼与感动交织的时刻,却因为何诗蓓的表现,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国歌奏响,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时,人们期待着这位冠军能够像以往的中国健儿一样,放声高歌,表达内心的激动与自豪。

然而,何诗蓓始终保持沉默,目光游移不定,仿佛在刻意回避着什么。

这一幕,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为什么不唱国歌?”、“难道她不爱国吗?”类似的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将这位年轻的冠军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

在2019年的东亚杯男足比赛中,中国香港队在赛前奏响国歌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比赛画面显示,多名香港队员表情漠然,既没有开口跟唱,也没有行注目礼,甚至有些人还在交头接耳,完全没有将这场比赛和国家荣誉联系在一起。

“不唱国歌”的背后,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另有隐情?当竞技体育遭遇国家认同的拷问,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和理解运动员们的选择?

“不唱国歌”的行为,无疑伤害了公众的民族情感,也让一些人对运动员的立场产生了怀疑。然而,在简单地将“不唱国歌”等同于“不爱国”之前,我们或许应该更深入地了解事情的始末,以及运动员背后的故事。

以何诗蓓为例,她在香港出生,却从小在英国长大,接受的是西方的文化教育,成长环境与内地运动员有着巨大的差异。

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她在国家认同感上,可能与内地运动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再加上语言的障碍,她在演唱国歌时出现“没跟上节奏”的情况,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而对于部分香港运动员来说,“不唱国歌”的背后,则有着更为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香港曾经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长达一个多世纪,特殊的政治环境,造成了香港社会在国家认同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矛盾与分歧。

一些人对祖国的认同感相对淡薄,甚至对内地抱有抵触情绪。

这种身份认同的撕裂,在一些香港运动员的身上,也有所体现。他们或许并非不爱国,只是在国家认同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困惑和迷茫。

当然,我们不能为“不唱国歌”的行为辩解,更不能将其归咎于文化差异或历史原因。

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尊重国歌国旗,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爱国,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也并非只有“唱国歌”这一种表达方式。

评判一个人是否爱国, 应该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 而不是仅仅抓住个别行为不放。

短道速滑名将王濛的经历, 或许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功勋教练, 王濛曾带领中国队在冬奥会等国际赛场上, 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然而, 鲜为人知的是, 在她运动员时期, 曾有一段时间在美国执教。

在美国期间, 王蒙凭借着出色的执教能力, 为美国队培养了多名优秀运动员。

然而, 即使身处异国他乡, 王蒙始终心系祖国, 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每当有美国运动员获得冠军时, 她都会拒绝唱美国国歌, 并坚定地表示: “我只唱中国国歌!”

王濛的故事,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运动员, 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 爱国, 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 每一次选择之中。

与王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另一位在冬奥会上大放异彩的“天才少女”谷爱凌。

不同于王濛土生土长的成长经历, 谷爱凌出生在美国, 从小接受西方教育, 但她却在 15 岁时, 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 放弃美国国籍, 加入中国国籍, 代表中国队参加冬奥会。

在 2022 年的北京冬奥会上, 谷爱凌一战成名, 为中国队夺得了两金一银的好成绩。

在颁奖仪式上,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 谷爱凌激动地跟着旋律, 放声高歌, 将对祖国的热爱, 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蒙和谷爱凌的故事, 或许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爱国方式, 但她们的爱国之心, 却同样真挚, 同样令人动容。

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 唱国歌, 只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不能因为运动员没有在某个特定场合唱国歌, 就否定他们为国争光的努力, 更不能因为个别行为, 就对他们的爱国情怀, 产生怀疑。

竞技体育, 是力量与技巧的较量, 更是精神与意志的比拼。

每一位站上国际赛场的运动员, 都承载着国家的荣誉, 背负着人民的期望。

他们用汗水和拼搏, 为国争光, 他们的精神, 值得我们肯定和尊重。

“不唱国歌” 的现象, 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它提醒我们, 在国家认同的建设上,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有一模一样的爱国表达方式, 也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个体的爱国情感。

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看到, 大多数运动员, 都是怀着为国争光的心, 站上赛场的。

他们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 在赛场上拼尽全力, 他们的目标, 只有一个: 让五星红旗, 在世界之巅, 高高飘扬!

对于那些在国家认同问题上, 还有所困惑和迷茫的运动员, 我们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用真情去感化他们, 用行动去影响他们, 帮助他们找到归属感, 增强国家认同感。

爱国, 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一种融入血脉的责任。

让我们用更包容的心态, 更理性的思考, 去理解和支持每一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

因为, 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 同一个目标: 让中国, 更加强大!

0 阅读:6

淡然情深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