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我从来不问他要不要,好不好

不渡 2025-02-12 12:01:53

“宝贝,跟爸爸一起去把玩具收拾了好不好?”——“不好!”“宝贝,不早了,我们睡觉了好不好?”——“不要!”这场景是不是超级熟悉?咱们本来想着尊重孩子,询问他们的意愿,结果却总是得到“不要”、“不行”这样的回答。难道孩子们天生就这么反骨?其实啊,问题往往出在我们大人身上,是我们和孩子说话的方式不太对劲!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1. 给出具体的选项,让孩子有选择权吃饭时间到啦!❌ “宝贝,你想吃饭还是吃面条呢?”✅ “宝宝,你是想现在喝奶还是五分钟后喝呢?”给出具体的选择,既满足了孩子自我选择的权利,又能让他们的选择在咱们的掌控范围内,不管他们怎么选,最终都能顺着咱们的意愿来。换衣服啦❌ “宝贝,该换衣服啦,你想穿哪件?”✅ “这两件衬衫都超漂亮,你是想穿小鳄鱼的那件还是小恐龙的那件呢?”这么一说,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啦,会开开心心地在两件衣服里选一件,换衣服也变得顺利多了。收拾玩具时间!❌ “宝宝,我们去收拾玩具吧!”✅ “你还记得玩具应该放在哪里吗?你是想自己放还是我们一起放呢?或者我们来个比赛,看看谁收拾的玩具最多,谁就是冠军哦!”这样把收拾玩具变得有趣起来,孩子就更愿意参与啦!给孩子具体的选项,让他们感觉自己有选择的权利,这样不管他们怎么选,最终都能顺着我们的意愿来。2. 少对孩子说“不”,多鼓励,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咱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下意识地对孩子说“不可以”“不行”“不对”“不准”这些否定词呢?其实啊,这样对孩子的影响可不好,他们很可能会模仿咱们这种“不”的行为。所以,咱们得改改说话方式,多鼓励孩子。安全方面:❌ “不可以拿水杯!不能拿剪刀!”✅ “宝宝可以用双手捧起水杯,这样它就不会害怕掉地上了。宝宝可以用这把小剪刀,你能很好地剪出想要的形状哦(使用安全的小剪刀)。”行为方面:❌ “不可以踩在椅子上!”✅ “椅子是用来坐的,你可以踩在地上。”创意方面:❌ “不可以在墙上画画!”✅ “宝贝可以在纸上画画,这样就可以保存好你的作品啦。”玩具方面:❌ “不可以扔玩具!”✅ “这是我们最喜欢的玩具,喜欢的东西我们都要轻轻地放在桌上哦。”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对孩子说“不可以”、“不行”,孩子也会学会用“不”来回应我们。3. 强调行为带来的好结果,而不是一味强调重要性分享时刻:❌ “不要那么小气,把你的苹果分给弟弟一点,不然人家都不和你玩啦。”✅ “弟弟看着你吃香香甜甜的苹果,眼睛都亮啦,如果你给他分一点,他会超级开心的。”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不是只强调“你应该分享”。4. 涉及社会准则时,用陈述句明确表达,不妥协公共场合:❌ “宝宝,这是在外面,你不要吵闹了好不好?”✅ “宝贝,在公共场所打闹或者大喊大叫是不礼貌的,会打扰到别人哦。”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并且坚定地执行。还有3个原则问题,咱们家长可千万别再犹犹豫豫地问孩子啦,得直接告诉他们!1. 涉及孩子的安全隐患:直接告诉孩子:“在马路上走路不可以踩井盖。”“嘴巴里面有东西的时候,不能跑,也不能蹦蹦跳跳。”2. 涉及孩子的行为习惯:直接替孩子做决定:“睡前要洗漱。”“作业要写完才能看电视。”让孩子知道,有些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他们需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3. 涉及影响他人的行为:直接制止:“打人是不对的,会伤害到别人,不可以这样做。”我们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并且坚决制止。带娃真的是一门学问,咱们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太重要啦!上面这些方法,都是我在带娃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亲测有效!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让他们在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而不是用“要不要”、“好不好”这样的问题,让孩子陷入两难的境地。

0 阅读:18

不渡

简介:向上的生命力比皮囊更有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