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是苏青和李修平的大儿子,也是小水滴妈妈们眼中的“优等生”。
小学上的是重点,中学上的也是重点。
苏青每周一次的分享会,妈妈们的话题,总能扯到小夫身上。
“这么优秀的孩子,你是怎么教的?”
“小夫这么优秀,有没有什么秘诀传授?”
像秦薇,第一次见到小夫,就迫不及待地问他的微信号。就想着咨询点“秘诀”,好帮助女儿直升胜园。
这是小夫在人前的模样。
但到了人后,小夫却是一个问题学生。
会问一些刁钻问题,故意让大人下不来台。也会故意带着弟弟出走,博取大人的关注。
会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会因为和同学闹矛盾,就把对方的书扔了。
更甚至,还会找人来假扮自己的父亲,以此来应付学校的请家长行为。
这么看,小夫就是妥妥的一个叛逆学生。但他的叛逆,似乎总带着点忧愁。
他喜欢看天空,喜欢摄影,喜欢不经意间就说破大人间的那些“虚伪”。
这种“喜欢”,更像是为了消解他内心的孤独感。
之前小夫的叛逆,更多的是说一些“不中听”的话,偶尔做点“不中看”的事情。
尽管不中听、不中看,但都在大人可以接受的范围里。
有点像小孩子闹情绪,哄一哄,说一说,也就好了。
但就在苏青发现李修平出轨,紧接着俩人开始了离婚风波后,小夫的情绪,就逐渐失控了。
弟弟要吃的鸡蛋,小夫丢进垃圾桶里,也不给他吃。
跑到书店,偷了三本书。故意被老板抓,又故意态度恶劣。凭着这番操作,小夫顺利把自己闹进了警察局。
光偷书还不够,小夫又开始打赏主播。
一出手,就是两千块。
面对苏青的严声厉语,小夫更是反唇相讥。大有不把苏青气哭,就誓不罢休的气势。
本以为,这已经是小夫叛逆的极限了。不想,他玩了一出更大的。把一家人都支开后,竟然想纵火自杀。
为什么说是自杀?
而不是不小心。
在小夫故意把小文气走后,他有一个烧全家福的动作。
如果只是单纯的烧照片,小夫没有必要把弟弟支开。
弟弟一失踪,父亲、母亲,还有家里的阿姨肯定都会下楼去寻找。
当家里就剩他一个人时,他才开始烧照片,还连带着把窗帘烧了。
这孩子,分明就是想自杀,但又不愿意连累家里的其他人,所以才把一家子都支开了。
为什么小夫会想自杀?
关键还是在苏青和李修平身上。
小夫内心的毁灭,实际一直都有。从他喜欢拍扭曲的照片,就能窥探出一二。
只不过小夫的毁灭感,在父母这桩的离婚闹剧里,被彻底激化了。
在头两集的时候,有一个细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
小夫给小阳拍了一张很扭曲的照片,小阳看到后惊恐不已,哭着求小夫删掉。
听到小阳的声音,周南南就闻声过来了。一看到周南南,小夫连忙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所以周南南还没开口,他就已经先道歉了。结果周南南非但没有骂他,还夸他拍得好。
也是周南南的这个真诚,让小夫卸下了心防,把自己的微信给了他。
小夫为什么对挨骂,那么“轻车熟路”?
他给小阳拍恶搞的照片,本意也只是逗小阳玩一会,为什么他会急着道歉?
小阳和小文,都是一样的年纪。
联想到这一层,似乎都有了答案。
老二犯错,或是老二哭了,父母往往率先问责的,都会是老大,小夫应该没少因为这挨骂吧?
在昨天更新的剧情里,在苏青同意带自己和弟弟旷课去公园玩时,这个孩子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看到小夫的笑容,有多少人才反应过来,他也是个孩子,也会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
本以为是一场开心的游玩,结果就因为小夫骑车载小文摔跤了,小夫的喜悦,就变成了深深的失望。
骑车摔跤,小夫也不是故意的。
为什么苏青要劈头盖脸地骂他一顿?
而且两个都是她的孩子,同样都是摔跤,为什么苏青只知道把小文抱起来,着急地问他的情况,对一旁的小夫却不闻不问?
看到这一幕,小夫摔伤的脚踝,恐怕痛到了心里吧?
而这样的情况,肯定不是第一次出现。
苏青是真偏心吗?
实际也不是。
只不过小文是最小的,又是早产,身体不好,还有哮喘。
她一开始就格外关注些,格外关注久了,就成了一种习惯。
再加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苏青之前还是职场女强人,她分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本来就更少。
把大部分可支配的时间,分到了小文身上后,留给小夫的就更加不多了。
看着自己一点一点地“失宠”,小夫心里能好受么?
孩子想争取父母更多的爱,要么就努力让自己表现好点,要么就故意表现不好,引起关注。
而剧里的小夫,显然是后者。
在和苏青的一次争吵里,他就说过,每次只有在他犯错误时,苏青才会去学校接他。
俩兄弟犯错,挨骂的永远是小夫。
被母亲关心更多的,永远是弟弟。
在这种“偏心”的环境下,年幼的小夫就只能把自己表现得更叛逆,来试图“争宠”。
这也就解释了,小夫的成绩为什么越来越糟糕,小升初,上胜园都要靠苏青他们走关系才能进。
说到底,小夫就是一个极度缺爱的孩子。这种长期的缺爱,又让他变得过分敏感。
03:父亲“不要他”,以及纵火后的一巴掌,都是给小夫的伤痛小夫是一个很早熟的孩子。
在他得知父母要离婚的时候,心里不是没有在意。
但就像小夫对李修平说的,比起离婚,过得不好才更难过。
小夫心底里,是不接受父母的离婚。但同时也知道,离婚对这段婚姻,对苏青而言,可能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他也坦然接受了。
只不过,小夫万万没想到,父母离婚,自己会成为他们率先被“抛弃”的那个人。
李修平之前就有暗示,他要挽回婚姻的时候,就一直拿小文打感情牌,从来没有考虑过小夫丝毫。
就像提议去公园一样,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小文。在小夫提出也想去时,他反倒一脸诧异“你去干什么”。
在他看来,小夫就只会捣乱。
只有乖巧的小文,才适合当他跟苏青之间的润滑剂。
如果要说偏心,李修平是真的偏心。他不在意小夫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只在意结果。
小夫不听话,小文听话。
所以,他就喜欢小文。
在苏青正式提出离婚时,李修平的反应,就彻底暴露了他的偏心和自私。
李修平首先提出来的,就是抢夺小文的抚养权。他跟苏青之间,也围绕着谁更适合抚养小文展开了激烈争吵。
这时候,小夫就成了谁也不在意的物件。
“小夫已经被教坏了,我带不了他”,这是李修平的原话。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暴露了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不喜和放弃。
就在小夫险些被击垮的时候,李修平又扔出重锤:“法庭到时候,肯定会让我们二选一。”
如果说,小夫之前还抱着一些幻想,认为爸爸放弃了自己,但妈妈不会。
可李修平的“二选一”,就像是给小夫的当头一棒,原来妈妈也要放弃自己了。
实际小夫的话没听完,苏青后面还说了一句,“我两个都要”。
这就是苏青和李修平的不同,谁生的,谁养的,谁真正会心疼。
李修平就喜欢听话的儿子,但苏青不一样,不论听话的还是叛逆的,她都放不下。
弟弟出生后,小夫一直得不到和弟弟同等的爱。现在父母要离婚了,又要同时被他们放弃。
一个仅十三岁的孩子,拿什么去承受这些?他能想到的,不过就是不给父母添麻烦。
父亲不想要他,母亲不想要他,那就离开吧,小夫真是懂事得让人心疼。
在小夫险些纵火成功后,李修平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倒用一个巴掌就宣泄了自己的愤怒。
恐怕直到这一刻,李修平都没反应过来,小夫不是玩火,而是想纵火自杀。
但知道了,又能改么?
在小夫一顿歇斯底里的控诉后,是苏青哭着去安慰他。而李修平呢,他能想到的只有推卸。
把小夫送去寄宿学校,这就是他的选择。
这样想想,他对小文,是真喜欢吗?恐怕只因为他这个儿子,比较省事吧?
小夫身上的伤痛,苏青是无意间施加的。但李修平给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