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两次最为出名的动乱,一次是宋朝的靖康之耻,一次便是唐朝的安史之乱,而这两次动乱的名字起的也是恰到好处,靖康之耻绝对算得上是宋朝的奇耻大辱,而安史之乱也真的是乱成了一锅粥。
安史之乱发生的诱因想必了解历史的人都很清楚,那就是安禄山发兵暴动,李隆基无奈出逃,将洛阳满城百姓撇在了身后做挡箭牌,那么作为“开元盛世”发起人的李隆基,为什么会最终走到这一步呢?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性格上的原因。
开元盛世背后的腐朽李隆基的性格其实比不上他的先祖李世民那样杀伐果断,不过这也难怪,毕竟李世民是一路东征西讨,真是踏着兄弟的尸体走上的皇位,而李隆基作为守业皇帝,自然不需要再多做杀伐。
只不过李隆基接手唐朝的时候,正好赶上外戚干政,也就是武则天时代的结束,这就让朝中的很大一部会都是武则天的手下,不过好在武则天也是一位英明的女皇,她所留下的朝臣大都是一些能臣干将,比如说房玄龄、裴耀卿等人。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李隆基的第一个性格特点,那就是他足够单纯,靠着房玄龄等人帮助,李隆基在前期可谓是非常的节俭,可以说再历朝的帝王当中都是能排得上号的,再加上有武则天给他打好的大唐底子,所以唐朝才迎来了“开元盛世”的盛况。
只不过李隆基这个人实在是有些单纯过头了,而且是谁的话他都会听,这样的皇帝如果手下都是一些忠臣,那么这国家一定会被治理的非常好,但是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最不缺少的奸臣和贪官污吏。
所以李林甫的出现就是李隆基衰败的开始,要说李林甫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拍马屁可是一绝,他经常在李隆基的耳边溜须拍马,让李隆基认为大唐已经足够强大了,不需要节俭也能丰衣足食,于是单纯的李隆基便相信了李林甫的鬼话。
对于李林甫的谗言,张九龄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但是老话说得好,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再加上张九龄等人非常的耿直,所以根本斗不过一肚子花花肠子的李林甫,所以大唐就这样被李林甫这样的奸臣蛀空了。
李隆基的单纯除了体现在亲小人、远贤臣身上之外,在杨玉环的身上也能够体现,都知道杨玉环身上有一部分胡人的血统,所以在唱歌跳舞方面非常占有优势,这让同样喜爱音乐舞蹈的李隆基对她是宠爱有加。
因为杨玉环的关系,李隆基在用人方面就特别注重任用番将,其中最出名的人物便是安禄山,要说这个安禄山也是一个心思玲珑的人,他知道杨玉环在李隆基心目当中的位置,于是便想方设法的去讨杨玉环的欢心,为此杨玉环还求李隆基给了安禄山一块可以随意进出皇宫的牌子。
有一次李隆基去找杨玉环切磋舞艺,正好看见安禄山躺在杨玉环的怀里睡觉,顿时勃然大怒,但是安禄山却说他已经认杨玉环为母亲,在胡人的传统里,母亲是可以随时搂着孩子睡觉的,对于这种狡辩之词,李隆基竟然还相信了。
随着安禄山、李林甫和杨玉环的不断消耗,大唐江山变得岌岌可危,终于在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决定发兵造反,夺取大唐的江山,霸占杨玉环。
安史之乱让大唐成为修罗场当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安禄山率领军队长驱直入,直奔唐朝的国都洛阳,但此时的李隆基还沉醉美人的怀抱里不能自已,等到他发现安禄山造反的时候,安禄山的军队都已经杀到了潼关,距离洛阳城也就一线之隔。
李隆基知道以后是勃然大怒,命令手下将领拼命抵抗,奈何手底下的番将纷纷投靠了安禄山,能征善战的汉将也因为受到排挤被边缘化,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在这危急时刻,镇守潼关的将军哥舒翰率领守军抵挡住了安禄山前进的步伐,他虽然也是番将,但是却心系大唐,但是他手下的士兵却不这么想,于是在安禄山讨伐潼关之前,哥舒翰的军队便发生了兵谏。
虽然哥舒翰拼命镇压,而且第一时间向李隆基发去了派兵援助的请求,但是此时的李隆基却根本不相信任何番将,无奈之下哥舒翰只能以死报国,为李隆基逃离洛阳拖延了些许的时间。
李隆基率领臣子及皇室家眷一路向南逃窜,在马嵬坡前手下的士兵便起了反心,他们认为大唐会到如此境地全是因为红颜祸水,于是李隆基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得将杨玉环赐死。
虽然他在众人的护送下平安来到了四川,只不过他的所作所已经完全丧失民心,没有人愿意听他的调遣,所以不少将领拥护北上的太子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
唐肃宗登基以后立刻团结周围的藩王,想要举兵反攻安禄山的军队,但是却遭到各地藩王的拒绝,因为这些人看到大唐衰败,于是便也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于是纷纷起兵造反,比较有名的就是永王李璘,李白更是为他写了不少的反诗。
所以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是狼烟四起,战乱不断,除了安禄山的军队之外,还有唐朝内部的不断割裂,也难怪安史之乱会被冠以“乱”这个字。
不过好早安禄山的军队在洗劫完洛阳城之后,他们本想趁势南下捉拿李隆基,但是在南下的关口睢阳时,遭到了张巡阻拦,这便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绥阳血战。
张巡率领不到6000人,硬撼地方十几万大军,硬是坚守了10个月,粮草消耗光了就吃树皮老鼠,最后更是将自己的妻妾、奴仆甚至城中的百姓当作口粮,为唐肃宗平定南方的叛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睢阳城灭的时候,全城4万多百姓也就仅剩下不到400人,而绥阳也只不过是安史之乱当中的冰山一角罢了。
不过好在唐肃宗足够英明神武,他任用郭子兴、高适等人,将兴起的叛乱一一镇压,他死后之后唐代宗即位,两代人花费了八年的时间才将唐朝恢复和平,不过经此一役唐朝也是元气大伤,再也不复往日的辉煌,一代帝国从此走向了衰亡。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当中留言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