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事发于2025年1月1日凌晨前新闻摘要,2025元旦新年快乐

时刻事 2025-01-01 20:34:46

今天是2025年1月1日,元旦,今日要闻有:

1、星河动力2024年交出亮眼成绩单,谷神星一号完成5次发射任务,成功将58颗商业卫星送入轨道。公司同步推进谷神星二号研制,计划2025年上半年首飞,该型号起飞质量约100吨,可实现海陆发射。智神星系列液体火箭研发顺利,已完成多项关键试验,其搭载的"苍穹"发动机是国内民企首个50吨级针栓式变推力发动机。公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订单已排至2026年底。

2、全球最大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在宜昌开建,总长129.9米,最大载重13740吨,配备12个锂电池箱式电源。这艘船搭载智能驾控系统,续航里程达500公里,每年可节省燃油617.5吨。它的建造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航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展现了中国在新能源船舶制造方面的创新实力。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更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环保事业中的责任担当。

3、多地陆续宣布2025年烟花爆竹"禁改限"政策调整。广东佛山顺德区允许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限时燃放,郑州市明确2025年春节期间可在特定时段和区域燃放,辽宁鞍山设置8个集中燃放点。政策调整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传统文化和民众情感需求的重视。专家提醒,烟花爆竹按危险程度分为A、B、C、D四级,普通民众仅可购买C、D级产品,购买时要注意"五看"原则,存放和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

4、昭君黄河特大桥作为G65包茂高速公路包头西连接线的关键工程,刚刚通过交工验收。这座横跨内蒙古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的特大桥,全长4308米,主桥采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主桥长达1520米,创下国内同类桥梁最长纪录。项目组克服了当地冬季漫长寒冷、施工时间短等困难,创新运用钢腹板同步异位施工法,还引入BIM技术提升设计效率。

5、我国最大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在四川夹江建成启用,该基地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打造,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基地投产后将满足8种国内急需医用同位素的生产需求,包括3万居里碘-125、1万居里镥-177等。这是我国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对解决医用同位素"卡脖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基地依托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研发及药物制备技术平台。说实话,这个突破太重要了,咱们在核医学领域终于有了自己的"主场"。

6、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在沸石分子筛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合成了首例结构稳定的本征介孔硅铝酸盐沸石分子筛ZMQ-1。这种新型分子筛具有22.32×11.84埃的大孔径结构,在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实验数据显示,在重油催化裂化反应中,ZMQ-1较传统商业化催化剂具有更高的轻质燃料选择性,且副产物产量更少。

7、蔡磊近日在直播间公布2024年度"生命科学破冰奖"获奖人选,中美瑞康创始人李龙承博士因在渐冻症药物研发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500万元奖励。作为渐冻症抗争者的蔡磊,不仅设立专项奖金激励科研人员,还在今年捐赠1亿元支持清华大学相关研究。更让人感动的是,他借助AI技术完成演讲时表示:"生命在倒计时,与其等死,不如战斗!"

8、我国科研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通过引入BT2F-2B化合物,成功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碘离子迁移问题。这项技术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突破26%,且在85℃高温和50%湿度环境下,1000小时后仍保持85%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在宽带隙钙钛矿系统的应用让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27.8%。这项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为新能源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9、2024年中国水利建设硕果累累,投资达1.35万亿元,实施4.7万个项目,创造314.7万就业机会。重点投向流域防洪、国家水网、生态治理和数字化建设四大领域。从海河流域防洪到"水利一号"卫星发射,一系列重大工程相继落地。特别是在农村供水网络完善和粮食产能提升方面,新建了一批大中型灌区。水利建设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实现了从传统监测向"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的转变。

10、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从5月开工到12月竣工,仅用7个月就完成建设。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该项目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预计2025年初实现量产。这一项目延续了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建设速度,再次刷新"上海速度"。

关注我,每天一起开眼界看新鲜新闻。

0 阅读:6

时刻事

简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