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大飞贼”,他的盗窃手法极其高超,就连守卫森严的日本总司令冈村宁次的府邸,都难逃他的贼手。

此人就是段云鹏,他偷了冈村宁次的府邸后,日本人恼羞成怒,派大量特务全面追捕他,但始终没有结果。
就是这样一个身手了得,行踪诡秘的“大飞贼”,却还是在1954年被捕了。

得知段云鹏被捕后,毛主席笑着说道:
“那家伙不是飞贼吗?让他飞个看看嘛。”
段云鹏是如何被捕的?毛主席的这番话又有什么深意?

1904年,段云鹏出生在河北省冀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排行老四。
自小,段云鹏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天性,性格倔强,桀骜不驯,喜欢惹事生非,常常与同龄孩子打架。
段云鹏的身体素质在同龄人中是罕见的强健,尤其是他那灵活的身手,使他在与人搏斗时,几乎总是能够轻松占得上风。
父母无法管教的段云鹏,最终在16岁那年,离家出走,跑到保定投军。

段云鹏凭借着自己强壮的体格和过人的耐力,很快便在部队中崭露头角。
虽然军营的生活并不轻松,但段云鹏从中获得了不少锻炼,到了1927年,他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兵员升到了上尉副官,负责训练新兵。
但这段军营生涯并未能长久持续,随着军队内部的变动和军事局势的改变,段云鹏逐渐感到了束缚和乏味。

他一方面不满军中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另一方面也开始对自己拥有的技能和武艺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于是,段云鹏选择了离开军队,返回北平,正是在北平,他结识了当时江湖上有名的盗贼“燕子李三”,并拜他为师,开始学习轻功与盗窃技巧。
段云鹏在他的指导下,苦练轻功和偷盗手法,逐渐变成了一个江湖上人人闻风丧胆的“飞贼”。
凭借着惊人的轻功和细致入微的计划,段云鹏的每一次作案都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段云鹏专门盗窃那些有钱人和官僚的府邸,他的目标往往是那些防备最严、最有价值的地方。
无论是富商大贾的豪宅,还是当地的名流贵族,段云鹏都能轻松进入,偷走大量的金银珠宝。
每次得手后,他都会带着巨款到酒楼、青楼享乐一番,挥霍无度。

段云鹏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桩“神偷”奇案,发生在抗战中期,让他彻底成了日军眼中的“死敌”。
他大胆潜入了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官邸,偷走了大量珍贵物品。
要知道,冈村宁次的官邸不仅位置隐蔽,四周更是戒备森严,哨兵巡逻密集,宪兵犬队齐全,屋檐上都装有防护铁刺,外墙高筑数米。

可就是在这样的铁桶般防护下,段云鹏仍然如入无人之境。
据当时调查记载,段云鹏是从邻近的三层兵营楼顶跃过六米宽的小巷,凭借惊人的弹跳力和灵活的身手,一举跃入冈村宁次的院落。
进入府邸后,他如入无人之境般地窃取了大量贵重财物,其中包括日军司令佩枪、价值不菲的翡翠球、金条、金佛、外币若干,还有天皇御赐、限量三把之一的珍贵手枪。

案发后,日军高层震怒,冈村宁次更是恼羞成怒,勒令日本宪兵和北平警察局联手侦破此案,誓要将这名“飞贼”缉拿归案。
尽管日方全力追捕,段云鹏却早有准备,他熟知地形,动作如风,趁夜色掩护之际,携赃物翻越岗亭围墙,从一道密道迅速逃离现场。
面对调查人员的严密排查,他始终未曾露出任何破绽,日方虽经过长时间地毯式搜查,甚至一度锁定平津两地的所有轻功高手逐一排查,但终究未能将段云鹏绳之以法。

正是这一次“惊世之盗”,使他成为坊间传颂的传奇人物,许多百姓暗中为他叫好,视他为挑战外敌的草根英雄;而在日军与当地权贵眼中,他则成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梦魇。
此后,段云鹏的胆识也随之水涨船高,他开始频繁光顾天津市长的官邸、德国大使馆、富商巨贾的住宅,每每得手,都堪称“神来之笔”。
段云鹏作案前必定进行充分侦察,甚至通过关系网获取内情,对目标防卫部署了如指掌。
他常在作案过程中躲避哨兵巡逻的视线,选取最佳的下手时机,一击得手后迅速脱身。

正因如此,即便风声鹤唳,他也总能安然无恙。
成功得手的快感和财富的诱惑,让他愈发沉迷其中,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盗窃行为,开始思考如何借助自己的特殊本领和人脉关系,开辟新的生存与致富之道。
段云鹏渐渐意识到,凭借自己惊人的轻功与偷盗本领,若能投身更大的权力体系之中,必定能获取远超以往的财富与地位。
而正是这样的野心,为他日后投身军统,成为国民党爪牙埋下了伏笔。

1946年,国民政府军统局正在寻找能为其效力的有才干之人,尤其是一些具有江湖背景、技艺高超的人物。
段云鹏那时的名声已经如雷贯耳,他的轻功与盗窃手法使他在日军占领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样的技能无疑引起了军统的关注。
段云鹏毅然决定加入军统,成为国民政府的特工,在军统局,他被赋予了特殊的任务,成为了对敌特务部门的一员,任务内容涉及情报搜集、暗杀与间谍活动等。

加入军统后,他凭借出色的特工能力,迅速在组织中崭露头角,屡次参与暗杀与情报工作。
1947年,军统局指派他去执行一项极为危险的任务——刺杀一位中共地下党重要领导人。
这次任务的成功,令他在军统内部的地位稳步上升,甚至得到了蒋介石的关注和肯定。
1949年,段云鹏奉命刺杀北平市市长何思源,这次行动中,何思源受伤,他的二女儿被炸死,事后,段云鹏逃到台湾。

此后的几年中,段云鹏多次往返于大陆与台湾,奉命执行潜伏,刺杀,破坏重大活动等任务。
但由于大陆方面的严密防守,他没能得手,台湾方面并不死心,1954年,段云鹏再次经香港返回大陆,试图刺探重要情报。
此时,段云鹏的行踪早已被公安部门掌握,他刚从香港抵达广州,就被公安人员逮捕,随后被押解至北京。

段云鹏的落网,迅速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毛主席听闻这一消息后,幽默地说:
“那家伙不是飞贼吗?让他飞个看看嘛!”
这句话虽然带着毛主席一贯的风趣和轻松,但也深刻反映了段云鹏的特殊身份与背景。
在人民眼中,段云鹏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名字几乎与“飞贼”划上了等号,他的轻功与盗窃技巧,使他成为了当时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一个鲜明符号。

而毛主席这句充满戏谑的话语,也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是如段云鹏这样的“飞贼”,最终也无法逃脱历史和法律的审判。
被捕后的段云鹏,面临的是新中国司法体系的公正审判,面对的是曾经背叛过的人民和社会,无法再回避的责任。

经过审理与调查,公安机关破获了段云鹏的四个潜伏组、四个联络点,捕获148名案犯。
1967年,段云鹏被处决,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段云鹏的一生,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动荡的缩影。
作为一名“飞贼”出身的特务,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战争与时代变革如何塑造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段云鹏的故事,提醒我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选择最终都会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