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孙殿英被解放军活捉,刘伯承:此人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

嘉志阅览过去 2025-04-19 17:58:50

孙殿英,这个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备受争议的人物,以其“盗墓”“汉奸”的恶名为人熟知。

1947年,他在汤阴战役中被解放军活捉,原以为自己难逃一死。

可他没想到,当他被送到解放军指挥官刘伯承面前后,刘伯承却表示:

“此人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

刘伯承为何这么说?孙殿英究竟做了什么让他得到宽容?

军阀之路

孙殿英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的一个贫穷乡村,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一次与旗人的争执中被打死在狱中。

少年时期的孙殿英,凭借着不拘小节的性格,逐渐融入了当地的地痞流氓圈子。

那时的他,和那些流浪的年轻人一同混迹在社会的底层,靠着直觉和强悍的生存本能一路闯荡着,最终成了“庙道会”中的一员。

1922年,随着时局变化,孙殿英决定投身军队,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硝烟弥漫。

孙殿英看准了这一局势,投奔了冯玉祥,成为冯玉祥麾下的一个小兵。

在冯玉祥的军队中,孙殿英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处事能力,逐渐崭露头角,很快升任为排长、机枪连连长等职位。

孙殿英善于察言观色、结交上级和同僚,因此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已经能够在冯玉祥的军队中站稳脚跟,成为冯的得力干将之一。

孙殿英并不满足于现状,1926年,他见机行事,投靠了当时与冯玉祥结盟的张宗昌。

张宗昌是另一个位于中国北方的重要军阀,统治山东一带,孙殿英当时加入张宗昌的军队,迅速晋升为师长。

但在1927年,冯玉祥的北伐军与张宗昌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孙殿英的部队再次陷入了混战。

冯玉祥最终取得了胜利,孙殿英投降并接受了改编与调整,他的部队被撤销,重新整编为一个“杂牌军”。

这一过程中,孙殿英渐渐认识到,若想在这场纷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具备极高的政治敏感性和灵活的适应能力。

随着军阀势力的不断更迭,他不断地在政治和军事的漩涡中游走,不断地更换阵营。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迅速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兵成长为一名有着不小影响力的军阀。

盗墓丑闻

1928年,孙殿英的部队因为是杂牌军,不受重视,蒋介石甚至多次拖延军饷。

孙殿英深知如果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自己的军队很可能会陷入士气低落,甚至出现叛乱的局面。

为了维护自己手中的权力,他决定自己想办法搞钱,在经过一番调查后,他的目光锁定了清东陵。

孙殿英影视形象

这座陵园中埋葬着清朝的历代帝王,包括乾隆帝、慈禧太后等,也埋葬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和历史文物。

清东陵地处偏远,长期无人管理,孙殿英便以“军事演习”为名,调动自己的军队,封锁了清东陵的外围。

为了掩人耳目,孙殿英甚至还制作了虚假的演习公告,声称自己是为了备战而进行的军事训练。

在安排好一切后,孙殿英指挥手下对清东陵进行了大规模的掘墓行动。

这些墓穴中,埋葬着许多宝藏和历史遗物,都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珍贵的物品。

孙殿英的部队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两座陵墓中埋藏着大量的黄金珠宝、古董器物、稀世珍宝。

尤其是乾隆帝的裕陵,其中不仅有价值连城的朝珠、金龙、翡翠等陪葬品,还有乾隆帝亲自使用过的珍贵物品。

得手之后,孙殿英命令部队将这些宝物搬走、转移,甚至还将一些重要文物送往国外销赃。

孙殿英在盗墓时,为了加速挖掘过程,他命令士兵使用炸药爆破墓穴的结构,直接炸开金刚墙,进入地下宫殿。

这样的暴力手段破坏了陵墓的完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清东陵被盗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舆论风暴。

但孙殿英利用自己在军阀之间的关系,成功地“收买”了部分官员和军队高层的支持,最终他并没有受到处罚。

孙殿英的盗墓事件,成为了他一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也让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留下了一个永久的负面印象。

孙殿英影视形象

抗日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殿英依旧更关注自己的利益,而非真正站在国家与民族的角度去思考。

但随着战争的深入,尤其是在华北地区日军的进攻愈加猛烈时,孙殿英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他深知,单靠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合作,无法带来实质性的胜利,而与日军的直接对抗,又让他陷入两难境地。

在抗日初期,孙殿英被张学良招募,加入了东北军,并被任命为第41军军长。

当时的东北军正处于对抗日军的最前线,张学良作为东北的统治者,虽然在政治上有着明确的立场,但在军事行动上却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孙殿英在东北军中的表现并不算出色,但他的一系列行动确实减缓了日军的推进速度,并为华北地区的抗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孙殿英影视形象

在1933年,日军对热河的进攻愈加严峻,孙殿英的部队被派往前线与日军作战。

他和其他将领共同协防热河与赤峰一带,在数次激烈的战斗中,成功牵制了日军的主力。

抗日战争期间,孙殿英的另一大贡献是他与共产党地下党员的合作。

孙殿英影视形象

孙殿英在与张学良的联系中,意识到在这场战争中,各方势力的联合对于抗日至关重要。

正因如此,他与中共地下工作者的接触逐渐增多,并且他为红军提供了物资支持。

尤其是在长城抗战期间,孙殿英曾向八路军提供过一部分枪支与弹药。

八路军当时正面临极大的物资缺乏,而孙殿英的支持为红军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尽管他在后期投降了日本,甚至为日军提供了不少帮助,但他在抗日初期对中国抗战的贡献也让他变得不那么完全恶劣。

抗战胜利后,孙殿英投靠国民党,但蒋介石并未完全接纳他,他被编入新编的第五军,在内战中继续为蒋介石效力。

被俘之后

1947年的汤阴战役中,孙殿英的军队已被解放军围困,他自知大势已去,曾试图自杀,但在部下的劝阻下放弃了这一计划。

最终,孙殿英兵败被解放军活捉,随后被押送到解放军的指挥部。

在所有人都认为他难逃一死时,指挥官刘伯承却表示:

“此人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

刘伯承所说的,自然就是孙殿英曾在抗战时期为八路军提供枪支弹药这件事。

虽然孙殿英的背叛行为不容忽视,但刘伯承认为,功与过必须要区分对待,而不能以过去的错误来全盘否定他在抗战期间的贡献。

尽管外界对刘伯承这一决定有所非议,认为他过于宽容和理性,但刘伯承并没有因此动摇。

他深知,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任何人的选择和立场都可能受到时代的影响,不能仅仅依靠一时的判断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解放军的宽容政策,让孙殿英在监禁期间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逐渐意识到自己曾经的错误。

但由于长时间吸食鸦片,孙殿英的身体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程度,在被解放军俘虏后不久,他就去世了。

孙殿英去世后,他的名字仍然与“盗墓”、“汉奸”等负面标签紧密相连,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段令人痛惜的插曲。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