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白宫一纸声明引爆国际舆论——美国对华关税实际高达145%,远超此前特朗普宣称的125%。短短一天内,全球股市暴跌、黄金价格飙升,中美贸易战再度拉响“红色警报”。这场“数字游戏”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根据白宫官员的澄清,当前美国对华关税的叠加效应已攀升至145%,这一数字由三部分组成:
特朗普最新行政令:4月9日宣布将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从84%提高至125%;
详情可前往以下链接查看中美关税战再升级!中方反制加至84%,特朗普“报复性”提至125%!谁在承受代价?
芬太尼专项关税:3月初以打击芬太尼为由加征的20%关税;
小额邮包关税: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中国商品邮包,5月起每件征收100-200美元关税。
白宫强调,此次调整是“对华贸易新攻势”的核心,而其他70多个国家的对等关税则被暂停90天,中国成为唯一被“精准打击”的对象。
二、政策背后: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与内部矛盾特朗普的“强硬逻辑” 特朗普在4月2日签署全面关税行政令后,迅速升级对华措施,声称“必须让中国付出代价”。其团队内部鹰派人物如纳瓦罗(Peter Navarro)坚持认为,非关税壁垒(如出口补贴、货币操纵)比税率更重要,即使中国让步也难以动摇美方立场。
白宫的分裂信号 尽管特朗普在声明中表示“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但白宫内部矛盾凸显。贸易顾问纳瓦罗与财长贝森特、商界代表马斯克等“温和派”意见相左,甚至公开互呛。这种分裂进一步加剧政策的不确定性。
三、连锁反应:全球经济“地震”资本市场恐慌 消息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跳水,道指跌2.5%,纳斯达克重挫4.31%,科技股苹果、特斯拉等领跌。避险情绪推动黄金价格创下3167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
美国消费者“囤货潮” 经济学家警告,关税成本终将转嫁至美国消费者。部分民众已开始抢购日用商品,摩根大通等机构预测美国经济或年内陷入衰退。
中国的强硬回应 中国外交部在社交媒体转载抗美援朝影片,并配文“要打多久,就打多久”。此前中方已发布《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明确拒绝单边霸凌。
短期僵局难破 白宫官员贝森特称“中国已掉入陷阱”,计划联合盟友围堵中国。而中方态度强硬,短期内妥协可能性极低。
长期风险加剧 若145%关税全面落地,全球供应链将面临重构,跨境电商、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首当其冲。美国智库警告,此举可能导致制造业岗位流失和通胀失控。
从“对等关税”到145%的“超级税率”,美国对华政策正从“贸易战”滑向“经济冷战”。这场博弈中,没有赢家,只有全球经济的共同阵痛。唯一确定的是,2025年的春天,世界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