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为何在“十常侍之乱”之前就与董卓结下了生死之仇?

鬼说天下 2025-04-13 16:28:30

众所周知,董卓和孙坚都是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董卓和孙坚是在“十常侍之乱”之后才产生交集的。孙坚加入讨董联军,也是对董卓战绩最好的联军武将。鲜为人知的是,孙坚在“十常侍之乱”之前就已经与董卓结下了生死之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说说一家之言。

根据《三国志》等史书的记载,孙坚出身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的小士人家族。因为没有大家族的背景,所以孙坚的仕途是从县吏起步的,高于刘备,但远低于曹操。不过孙坚骁勇善战,东汉末年是多事之秋,孙坚依靠讨伐叛乱势力立下战功,先后出任三县的县丞。

黄巾起义爆发后,孙坚出任中郎将朱儁的佐军司马,一起归车骑将军皇甫嵩指挥。孙坚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功劳,黄巾起义结束后被任命别部司马。然而黄巾起义也让东汉名存实亡,各地的叛乱势力依然层出不穷。中平元年(184年),西北的凉州地区爆发了“边章之乱”。

“边章之乱”爆发后,东汉先派董卓率兵讨伐,但没有成功。于是东汉朝廷任命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调集各路人马讨伐边章,孙坚也参加了这次讨伐。张温率军抵达长安后以诏书的名义召见董卓,加以斥责。没想到董卓不仅借故迟到,见了张温后还出言不逊,完全不承认自己讨伐不力。

当时在场的孙坚立刻对张温指出:“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一罪也。章、遂跋扈经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二罪也。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建议张温以国法军纪杀了董卓。但张温觉得董卓在凉州威望高,根基深,杀了他可能闹出大乱。

虽然孙坚劝说张温杀董卓时用的是耳语,但孙坚的建议还是很快流传开来(然闻坚数卓三罪,劝温斩之,无不叹息),董卓应该知道这件事可以说孙坚与董卓在“十常侍之乱”之前就结下了生死之仇。后来董卓更是将孙坚视为主要对手之一(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