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记忆之母亲七十大寿
笔者老家在湖北黄冈市英山县里面某个小镇上。
这里在大别山脚下,在革命年代是革命老区,现在却是湖北为数不多的贫困县之一。由于是在山区,没有任何可以资源,也没啥像样的大型企业,家乡的发展还是跟城市即使是跟三四线小城市都不能比。年轻人如果不外出打工或者考上大学去外地,基本上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在老家是难以有所作为的。年轻人但凡考上像样大学的,但凡有些胆识敢于拼搏和闯荡,都会远离家乡在省会武汉或者沿海省份寻求发展空间。
老家留不住人,即使是在农村的青壮年,平时也是常年外出务工,只有在春节前后才会回到家乡跟家人团聚。平时留在老家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她们成为留守老人和儿童。笔者高考毕业后考上大学以后就在外地的省会城市,或者长三角地区的大城市工作与生活。笔者的妹妹和妹夫学历不高,最近20年也都是双双外出务工,挣钱养家糊口培养孩子上学。
得益于国家快速发展的经济,得益于政府部门的扶持和投资,最近十年老家变化不小,发展的很快,不敢说一天一个样,一年一个样一点都不夸张。在政府部门的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的帮助下,村村通公路,家家通电话,通自来水,管线入户。即使住在山里的独门独户,政府部门也不惜代价的帮忙通公路到门前。这让乡下农村老家人的住房条件,交通条件以及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力的改善。很多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掌握了一些技能,比如建筑行业的木工,泥瓦工,在前些年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的年代收入水平也年年上涨,很多人赚了钱,也开始去县城买房子然后搬进去住,一些在农村的家庭也买了小汽车。笔者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有车的农村家庭数量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这是笔者所乐见的。
笔者老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怎么样,但是老家人却诸多讲究。亲戚朋友之间相处,讲究颇多,礼数多。老家农村人虽然经济条件一般却很爱面子,虚荣心很强喜欢相比攀比,相互比较,见不得其他人的好。这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微妙,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即使是比较亲近的亲戚之间,也容易因为一件小事导致不再来往。亲戚朋友之间,说话不能太真或者过于直率,否则的话就会引起难以消除的误会。
老家还有一个习惯,也是笔者所认为的陋习,那就是喜欢遇事喜欢摆酒席。比如年轻人考上大学,结婚,婚后生孩子以及孩子周岁;小孩子满十周岁,老年人满60,70,80以及90等整数生日,都会摆个十桌八桌的,亲戚朋友村里小队里面的邻居都会过来捧场,送个红包吃个酒席,不亦乐乎。这些原本也没啥,但是一些家里做的有些过分了。比如家里的年轻人高考考上个民办学校甚至民办专科学校,也要轰轰烈烈的高调请客摆酒庆祝一番,借此收取礼金。一些家里的老人,除了60/70/80/90这样的整数生日以外,在65/75/85等生日的时候,甚至满60岁以后每年过生日都大摆酒席庆祝,当然亲戚朋友过来捧场是不能空手的,红包少不了。这使得在乡下老家,每个家庭的人情往来方面的开支不小。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之下,遇到亲戚朋友家的这些各种喜事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如果对方有喜事你不去送礼捧场,亲戚朋友会不高兴的,他们要么以后跟你绝交要么就是关系从此疏远你家有事他也装作不知道。
笔者在外地工作生活超过20年,已经融入所居住的大城市里面了,笔者母亲以及妹妹一家都还在乡下老家。所以对于老家的一些风俗习惯,笔者虽然不是很习惯也不是完全认可,但是也不能不考虑到实际情况,遵循这些风俗习惯。
十年前,母亲满60岁,在亲戚朋友以及本家邻居的怂恿之下,决定好好庆祝一下。那次母亲生日刚好是阳历五一假期期间,笔者刚好也在武汉做一个项目,方便回家。所以笔者一家,妹妹一家都从外省提前赶回去,给母亲操办六十大寿的酒席,算是尽一下孝道吧。那次酒席是在老家摆酒,隔壁的几家邻居派人过来帮忙做饭做菜。那次几乎所有亲戚都过来捧场,老家所在的小队每家都派人参加,酒席摆了差不多十桌,母亲娘家的舅舅姨娘都来了好热闹啊。作为子女的笔者和妹妹两家人都从千里之外回来给母亲庆祝六十岁生日,这让舅舅们姨娘们很是满意。
一晃十年过去了,今年农历三月份某日,是母亲满70岁的日子。2025年春节的时候,我和妹妹就问母亲的计划,要不要在满70岁的时候热闹热闹。母亲说60岁的时候已经热闹过了,满70岁生日的时候就不那么大操大办了,最多小范围的热闹一下就行了。邀请最亲近的亲戚过来,不收礼金,去镇上的餐厅里包一个包间,吃顿饭热闹热闹一下就行了,笔者和妹妹表示同意。
不凑巧,本次母亲过生日按农历算是在上周五,笔者和妹妹都在上海这边工作,只能请假回去给母亲庆祝了。笔者所在的项目忙的不可开交,但是再忙笔者也得要请假回来家一趟。好在妹妹所在的快递公司业务没有之前那么繁忙,请长假相对容易。
由于笔者在过去的五六年里都没有在春节期间回去过,这导致笔者跟很多的重要的亲戚好多年没能相见。听母亲说那些亲戚都会过来热闹一下,这让笔者很是期待。期待通过母亲的这次生日聚会,跟舅舅姨娘以及其他亲戚好好叙叙旧。
我们都是提前一天赶回老家,母亲事先跟镇上一家档次不错的餐厅预约了一个大包间。母亲生日当天上午,提前邀请或者主动表示要过来热闹的亲戚陆续来到家里,送上红包,给母亲说些祝福的话。虽然母亲早就声明说此次过生日只是邀请亲戚们过来小聚唠家常热闹一番,不打算不收红包,但是亲戚们上门后都执意的送上红包。毕竟在笔者老家,亲戚之间很多客套话,是不能完全当真的。母亲眼见无法拒收红包,决定先收下红包在红包封面记录送红包的人名字,待吃完饭后再退还给亲戚们。
当天上午十一点半准时开饭,本次母亲过生日,来的亲戚差不多20人,挤满了预定好的那个大包间。这顿饭硬菜不少,加上酒水饮料,觥筹交错,甚是热闹。笔者首先给母亲敬酒,预祝她生日快乐身体健康永远年轻,然后依次给所有的长辈敬酒,也算是尽了礼数吧。笔者的二婶预定了一个大蛋糕,饭后我们为母亲唱生日歌,且蛋糕分着吃。看得出母亲也是很高兴,这是她第一次在比较高档的餐厅里办理生日酒席,第一次在生日的时候切蛋糕分蛋糕吃蛋糕。作为家里的儿子,饭后买单自然是笔者的事情了,这也是事先就跟母亲和妹妹商量好的。
由于笔者项目实在太忙,周一还有几个会要开,都是笔者主持主导的。笔者需要为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写好PPT,然后想清楚每个会上笔者该说些什么。不敢说要做多么充分的准备,至少要确保笔者在这些会上不能出现大的纰漏引起客户投诉。所以在母亲过完生日后的第二天,笔者就匆忙启程返回上海,利用周末时间加加班准备周一(也就是今天)的那些会。
好在笔者准备充分,今天上午和下午的2个workshop,进行得还算顺利吧。所以心情很放松,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写下这篇文字。
2025-4-14 晚写于上海市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