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最终会变贫民窟?绿化变荒漠,广场变洼地,高层未来是什么?

智辰说国际 2023-09-07 11:04:01

高层住宅最终会变“贫民窟”吗?门卫帅小伙变退休老大爷,绿化变荒漠,广场变洼地,种种迹象似乎表明多年前的豪华高层小区已经出现衰败迹象。再看如今多层住宅,不过十几户,想加装个电梯,都无法统一意见,住着几千人的高层,恐怕连根“牙签”大小的事都执行不了。

高层住宅的过去式

最早建造高层建筑的大概是罗马人,也叫“因苏拉”,那个时候楼层越高越便宜,顶楼更是廉价房代名词,在过去,由于建筑材料、承重问题等等,除了宝塔、教堂外,住宅几乎没有高层的,直到1743年,荒诞无度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发明了电梯,没想到吧,咱们有木匠皇帝,人家有电梯国王。总之有了电梯,高层住宅都有了得以实现的基础。

等19世纪英国人发明了水泥,法国人搞出了钢筋混凝土,这让高层建筑的建筑成本大大降低,高层住宅不仅高端大气上档次,还有远离平民的效果,迅速成为富人阶层的心头好,只是好景不长,国外雨后春笋般拔起的高层小区,最近逐渐被摒弃,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国圣路易斯市建造了一个贝鲁特·伊哥的高层住宅区,因为设计优秀,小区还获得过设计大奖,结果住进去的老百姓没几年都纷纷搬走,存在了不过20年,就被政府强制爆破了。然后国外很多机构开始出各种报告,阐述居住在高层,更容易抑郁,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把高楼当成普通住宅的国家和地区也没几个,也就中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等。

现在大家普遍不看好高层住宅,觉得高层早晚成“赛博朋克”,未来穷人都居住在狭窄拥挤的高层建筑。

高层住宅的现在时

国内高层住宅涌现的时间跟中国加入WTO后经济飞速发展基本是同步的,2000年中国城镇率还是36%,2022年就达到了65%,几乎翻了一倍,中国城市化发展可以说已经进入尾声了。在快速发展的现状下,高层容积率高,同一块地能容纳更多的人,很容易成为城市快速拓展、地方开发扩张的首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层住宅的弊端越来越凸显。

第一:高层采光比多层差很多,往往执行最低标准,即,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一小时,啥意思,冬天能晒到一个小时以上就算合格,高层住宅的保温层,也不是那么抗造,时间稍微久一点就需要翻新,维护,否则墙皮脱落既危险,又不美观。

第二:高层公摊面积大,很多高层的得房率不到70%,150平的房子,实际面积连120平都没有,钱多花,地不大。

这些好歹是买房之前多少就知道的,还有一些是老百姓在居住后才发现的。

第三:中国第一批高层也有二三十年了,维修终究成为大问题,像水电管线的维修难度和成本都高于多层和平房,更重要的是电梯设备,早晚是要报废的,更换电梯可是一笔巨款,哪怕是能居住几百户的高层,集体承担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第四:消防问题,我国最高的消防云梯是101米,大概是35层楼的高度,但只有少部分大型城市才配备,中小城市的消防云梯普遍只有七八十米,再加上高层小区规划比较紧凑,消防通道的拥堵会成为巨大的安全隐患,更别说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肯定跑不过平房住户。

高层小区一旦从新小区发展成中老小区,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房屋维护、维修、更换设备,关键是,高层小区人口密度大。人多乱,龙多旱,母鸡多了不下蛋,一旦出现问题,协调难度那是相当大。

一旦物业、住户出现脱节,几个月不打理的小区一旦出现荒废景象,优质住户离开,大量租房出现······恶性循环就开了。正是大家明白这个循环的合理性,所以才会不免预测出高层住宅,会最终沦为贫民窟的结论。

高层住宅的未来式

老破小也好,棚户区也罢,还能咬牙等拆迁,高层住宅似乎没有这个盼头,毕竟现在不是三十年前,中国用城镇化推动现代化,万丈高楼平地起,盼着拆迁也是基于不菲的拆迁费,同样一块地,以前的平方或者底层楼房,能有几户人家,动辄30多层的高层有多少户?光是拆迁费直接劝退房地产商,亏本的买卖怎么做,况且,照着中国目前的出生率来看,现有的住房都有了库存,拆了卖给谁呀,刚需,也刚不起来了。

那么高层住宅到底有没有未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外国一些城市再次兴建高层住宅楼,不是为了满足中下层阶层的需求,而是金钱和地位的驱使下,为中上层打造的空中天堂,高昂的房价和物业费就已经筛选了绝大多数的客户,全球最高的住宅楼—纽约中央公园塔,472米,98层,一套公寓,6300万美元起步价,一直是纽约顶级豪宅之一,这大概是高层住宅的一个方向吧。

只不过这个未来,跟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那么买了高层建筑的你,后悔了吗?

0 阅读:37

智辰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