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谈?不跟你谈!特朗普主动服软,但中国不买账,商务部7字回应

恒南情情 2025-04-16 19:46:32

文|青茶

编辑|青茶

前言

近期,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政策上,对中国做出了一系列让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对部分中国出口商品豁免关税。

从具体政策来看,美国海关发布消息称,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存储芯片在内的部分科技产品,将免受125%新增进口关税的影响。

很明显,特朗普这是主动释放了一个“服软”的信号,试图和中国重新进入谈判。

特朗普想谈?我偏不跟你谈!虽然特朗普这是主动服软了,但并不代表我们就要跟他谈判下去,商务部正式给出了7个字作回应。

商务部7字回应,暗藏深意

面对国际社会的种种猜测,中国商务部给出了明确回应,仅仅用了7个字:“是纠错的一小步”。

这简短的7个字,却在国际舆论场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坚定的立场。

“是纠错的一小步”,这一回应,首先体现了中方对特朗普政府让步的一种客观评价。

“纠错”一词,明确指出了特朗普政府此前的关税政策是错误的,是违背经济规律和国际贸易规则的。

这种错误的政策,不仅损害了中美两国的经济利益,也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而“一小步”则表明,特朗普政府虽然做出了让步,但这种让步的程度远远不够。

中方认为,仅仅对部分商品豁免关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之间存在的问题。要想真正改善中美贸易关系,美国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彻底纠正其错误的贸易政策。

这7字回应也反映出,中方在处理中美贸易问题上的坚定原则和冷静态度。

中方不会因为美国的一点让步,就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行动。

在过去的贸易摩擦中,中方始终保持着理性和克制,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问题,但同时也坚决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尊严。

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让中方深知,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必须保持警惕,不能被其表面的让步所迷惑。只有美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拿出诚意,中方才会考虑进一步的缓和举措。

特朗普为啥主动服软?

据统计,这些得到豁免的商品,在2024年的总贸易额达到了1239亿美元,占到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23.6%。

其中,电脑和平板电脑占全美市场的44.1%,手机则占到全美市场的66.3%。以苹果公司为例,其正常运转依赖全球供应链之间的协同配合。

根据苹果2024年供应链名录,其187家供应商中,仅有17%位于美国,而位于中国大陆(含香港、澳门)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供应商,合计占比高达44%。

若加征关税,单台iPhone的成本将暴涨300美元,导致在美售价突破3500美元,这将严重影响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每年盈利预计也会下降15%。

受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拖累,苹果股价在4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了23%,总市值蒸发约7731亿美元。由此可见,特朗普政府对这些电子产品豁免关税,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挽救美国相关企业的利益。

从美国国内情况来看,企业和民众的压力是重要因素。

美国的科技企业,如英特尔、苹果等,它们的产品大量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加征关税使得这些企业的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企业发展面临困境。

而对于美国民众来说,关税的增加导致物价上涨,生活成本提高。

据耶鲁大学预测,由于美国关税新政,未来几个月内美国物价会全面上涨,尤其是中国制造的玩具、服装等电子产品。

服装价格在短期内可能提升一半以上,药品和食物的价格也可能随之上升。

如果美国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不作出改变,每年生活成本将提升近5000美元,折合人民币三万元左右。

受此影响,美国消费者在亚马逊上的消费已经出现了异常上升,尤其是针对中国商品的采购,已经出现了囤货的行为。

随着新关税措施生效,部分美国商家已经开始加收所谓的关税附加费,这将会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涨。

在此基础上,未来美国民众消费将会转弱,失业率将会上升,摩根大通也预测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衰退。这些来自企业和民众的压力,让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关税政策。

中方态度越发强硬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让步,立刻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方态度的高度关注。一个关键问题摆在了世人面前:中方是否会因特朗普政府的让步,而做出缓和举措呢?

答应当然是否定的,现在正是特朗普最脆弱的时候,我们为何要缓和压力呢?

从以往的国际关系经验来看,一方的政策调整往往会引发另一方相应的反应,在中美关系的大框架下,经济领域的政策互动更是频繁。

例如,在过去的贸易往来中,当美国对中国的某些商品放宽进口限制时,中国也曾在农产品进口等方面给予美国一定的市场份额,以促进双方贸易的平衡发展。

但此次情况有所不同,特朗普政府此前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让中方对其诚意产生了疑虑。而且,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多个复杂层面。这使得中方在考虑是否做出缓和举措时,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权衡。

在过去的几年里,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的政策可谓是变幻莫测。一会儿宣布加征关税,一会儿又表示要进行谈判;刚刚达成一些共识,没过多久又单方面撕毁协议。

这种毫无信誉可言的行为,让中方深刻认识到,不能轻易相信美国的表面承诺。

例如,在2024年年初,中美双方经过艰苦谈判,达成了阶段性的贸易协议,市场普遍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将迎来缓和。

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特朗普政府就以所谓“中国履行协议不力”为借口,再次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一行为严重破坏了双方的互信基础。

而且中方需要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规则的权威性,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有着广泛的利益。

任何政策的调整,都必须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特朗普政府此前的关税政策,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打乱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中方在面对美国的让步时,必须确保这些利益得到切实的保障和恢复。

同时,中国一直是国际规则的坚定维护者和践行者。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是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等国际规则的公然践踏。

中方不能因为美国的一点让步,就轻易放过这种破坏规则的行为,而应该通过坚定的立场,促使美国回归到遵守国际规则的轨道上来。

中方在贸易战中已占据主动,有足够的底气和耐心与美方博弈。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强大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庞大的国内市场、完善的产业体系以及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都为中国在贸易战中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在贸易战期间,中国积极推动“双循环”发展格局,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和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降低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同时,中国在国际上积极开展多边合作,与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加强贸易往来,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这使得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博弈中,能够保持从容不迫的姿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等待美国做出更实质性的改变。

结语

展望未来,中美贸易关系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中方的态度和原则是明确的。

如果美国能够继续沿着纠错的道路前进,彻底摒弃贸易保护主义,以真诚和务实的态度与中方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那么中美贸易关系有望逐步缓和,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相反,如果美国只是将此次豁免关税作为一种暂时的策略,在未来重拾强硬态度,继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那么中方必将继续采取坚决的反制措施。

中方有足够的能力和决心捍卫自身的利益,不会在贸易霸凌面前退缩。

在这种情况下,中美贸易关系可能会继续陷入紧张和僵持,这不仅对两国经济不利,也会给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