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面临无数次选择,无论是谁,在做选择题的时候都会纠结,生怕做错决定,学生也是如此,但有的学生在纠结的同时,还很追求个性,就要让自己与众不同,在学生看来这种行为很酷。
高中生进入了叛逆期,他们在纠结如何填报志愿前,会面临着走读和住校的选择,聪明的学生会征求家长和老师的建议,在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这样做,偏不从众,结果吃了大亏。
其实从表面上来看,走读和住校最大的差距,就是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不同,辽宁的一名小张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看到很多同学都选择走读后,小张决定住校,任凭家长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最后小张如愿以偿,成为了住校生。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小张就成为了大学生,而就在上了大学后,小张觉得自己做错了,走进大学后才明白,走读和住校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小张表示:因为高中阶段一直住校,没有家长的管教,导致自己的学习意识特别低。
但是走读生就不一样了,在家长的身边生活了三年,家长的叮嘱不断,虽然学生会觉得烦, 但无一不是为了学生好,再加上家长对如今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上大学后的他们,会集中精力学习,但自己却是想学也学不进去,并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除此之外,小张与其他学生会没有共同话题,因为自己没有走读的经历,完全聊不到一起去, 这就是差距,导致小张在寝室的时候很尴尬,小张感叹:说不后悔是假的,要是可以重来,一定会听家长的话,这种处境太难受了。
不知道对于小张的经历,学生们看后有没有得到启发,是否真正意识到了走读和住校的差距,从他的经历来看,走读是正确的选择,他也建议学生们走读,但凡事不能以偏概全,每位学生的情况不同,或许有的学生更适合住校。
而且家长也不能听信他人的一面之词,凡事都有利弊,选择住校的学生,也是有优势的,那么对于其中的优势,笔者希望家长知晓,然后在与学生详细商议后,在做出最后的决定,从而保证所做出的决定不后悔。
一,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走读学生的日常全由家长来照料,除了学习家长帮不上忙,其他事情家长都会成为学生的后盾,但住校就不一样了,凡事都要靠自己,衣服脏了也要自己洗, 学生的自理能力自然而然会得到提升,走出社会后,学生也不会太依赖家长。
二,提升学生的眼界,虽然学生是本地就读高中,但每位学生的经历不同,在住校期间,学生之间会互相分享,而这便是提升眼界的一个过程,也是很难得的机会,学生要珍惜才行,拓宽眼界,学生自身的知识量也在不断增加。
三,与同学们相处得更为融洽,住校期间,学生要与同学们同住,若学生没有一定的情商, 沟通能力不强,那么是很难融入集体的,高中阶段选择住校,就是锻炼学生的机会,学会与同学们相处,知道怎么做,才能赢得他人的欢迎。
四,能够更快的适应大学集体生活,高考之后,学生就来到了大学,大学生们来自四面八方, 成长环境不同,若还不适应离开家长的照顾,那么学生在初期阶段是很难熬的,而相比之下,住校生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顾虑,这也是住校生最大的优势。
五,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很强,住校不比走读,住校后,会经历大大小小的问题有很多,学生不可能凡事都让家长帮助解决,所以无形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变强,所以住校对学生还是有帮助的,家长不能将优势忽略掉。
天下父母心,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会想办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但有些时候,家长需要保持理智,在清醒的前提下,做出对的决定,可以参考他人的意见,但是不能照搬,否则怕会有后悔的一天,最后希望家长能帮助学生做出对的选择。
今日话题:你赞同学生住校?还是支持学生走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窦雅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