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外援、迷之换人、压时间战术-——许利民的自信三连击把十连胜的北京男篮钉上耻辱柱
终场哨响时比分定格在94比91,周琦弯腰撑着膝盖喘粗气,方硕抬头望记分牌眼神发直,许利民坐在替补席摸出战术板又塞回口袋。
上海主场沸腾的声浪中,王哲林被队友撞胸庆祝撞得踉跄,洛夫顿掀起球衣擦汗露出圆滚滚的肚皮——这可能是CBA史上最戏剧性的剧本:卫冕冠军带着22分优势进入末节,被联赛第十掀翻;国家队两大中锋正面对决,号称-大魔王-的周琦全程被压制得仅得8分;十连胜的豪强突然断电,主教练迷之操作堪比行为艺术。
当北京男篮带着61比42的悬殊比分进入更衣室时,转播镜头拍到许利民嚼着口香糖与助教谈笑。
此时没人料到第三节还剩5分18秒周琦六犯离场会成为转折点,更想不到七分钟北京全队仅得4分。
王哲林末节独砍11分背后,是上海双塔挡拆战术连续七回合打穿北京防线;曾凡博时刻折返跑八次摸不到球,暴露出许利民临场调度的致命短板。
数据不会说谎:
洛夫顿26投16中轰下41+10+9的准三双,其中禁区得分占比78%;王哲林17次出手10次来自三秒区,6次造成杀伤全部来自第四节;北京全队三分命中率从上半场的61%暴跌至下半场29%,篮板球净输13个。
许利民引以为傲的-三后卫+双塔-体系被上海用最原始的内线强攻打崩——当周琦陷入犯规麻烦,北京竟找不出第二个护框点,替补中锋纳托尔全场0封盖。
致命细节出现在第三节还剩3分04秒,许利民撤下杰曼改打-全华班-,此时上海刚起势追到12分分差。
此后四分钟内北京进攻完全停滞,被对手轰出14比2冲击波。

解说嘉宾杨毅都忍不住质疑:-这时候下外援等于自断一臂,上海明显起势了还不叫暂停?-更讽刺的是,第四节初段许利民竟派上久疏战阵的孙晨然,后者上场90秒贡献两次失误,直接导致分差被抹平。
王哲林赛后那句-我们输了3场,怎么都要赢一场嘛-听着像玩笑,细品却暗藏玄机。
上海第三节开始刻意降速打阵地战,全队22次助攻有15次来自双塔手递手传球。
反观北京,方硕上半场神准的急停跳投消失不见,曾凡博被刘礼嘉缠得三分球4中0,许利民布置的-牛角战术-连续三次跑位失误。
当记者追问为何末节坚持单外援时,许利民竟回答:-想锻炼国内球员关键球能力。
-
这场失利撕开了北京男篮的华丽伪装:十连胜期间对手平均排名仅第12,真正强强对话胜率不足四成;周琦场均触球次数联赛中锋倒数第五,更多承担蓝领工作;所谓-深度轮换-实为七八人短轮换,主力球员场均时间高居联盟第三。
许利民赛后甩锅-队员执行力不足-,但技术统计显示:北京七分钟出现5次失误,其中4次源自战术跑位重叠。
灵魂拷问:

当曾凡博第四节被李弘权防得接不到球时,许利民为何不设计无球掩护?当上海连续六回合用同一套挡拆战术时,防守策略为何不调整?更诡异的是,比赛还剩28秒落后1分的情况下,北京居然选择让张才仁执行三分战术——此人本赛季三分命中率仅31%,出手前上海替补席已经有人举手庆祝。
上海男篮的逆袭剧本里藏着中国篮球的深层密码:当三分球31投6中仍能赢球,证明内线统治力仍是赢球铁律;当30岁王哲林还能末节独砍11分,暴露出联赛优质中锋的稀缺性;当-小胖-洛夫顿用213斤体重碾开四人包夹,说明CBA外援选择标准正在从-飞天流-转向-技术流-。
这场比赛或许会成为赛季分水岭:上海凭借双塔威慑力有望冲击四强,而北京若不解决战术僵化问题,恐怕要重蹈上赛季被黑八的覆辙。
许利民赛后那句-我们还在磨合-听着耳熟——去年此时杜锋被广东解雇前,说的也是这句。
互动话题:
单外援战术是锻炼本土球员还是教练托大?
王哲林此战是否证明他仍是国内第一中锋?
(数据来源:CBA官方技术统计、赛后新闻发布会实录)
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