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鱼镖射穿的鲤鱼,腹部鼓胀,生命垂危,这原本平静的河面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残酷?
4月10日,广西一位钓鱼博主@完在河边垂钓时,意外钓起这条受伤的鲤鱼,揭开了一场无声的生态灾难。
这名博主回忆,当时他感觉到鱼竿挂住了异物,起初以为只是普通的挂底。
收线时的怪异拉力让他意识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当他最终将“猎物”拉出水面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不已:一条大肚子鲤鱼被鱼镖射穿,伤口处血迹斑斑,腹部明显隆起,正处于产卵期。
“钓了十几年鱼,第一次见到这么狠的!
”这位经验丰富的钓鱼博主不禁发出感叹。
被鱼镖射中的是条母鱼,腹中成千上万的鱼籽就这样被毁掉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钢钉拔出,受伤的鲤鱼得以重新游回水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逃过一劫。
即使没有伤及脊柱,伤口感染的风险依然很高,这条鱼的生存希望渺茫。
近年来,这种用强力皮筋弹射钢钉射鱼的捕猎方式在广西、广东等地悄然流行。
由于产卵期的母鱼体型庞大,行动迟缓,更容易成为“猎物”。
一位广西网友也表示,曾亲眼目睹多人用鱼镖捕鱼的场景,如同“后羿射日”一般。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残忍的捕猎方式并非个例。
2025年,广东东莞曾发生类似事件:一名男子将50多条被射穿的母鱼摆成“鱼尸长龙”拍照炫耀,引发网友强烈谴责。
讽刺的是,在2024年深圳射杀入侵物种鳄雀鳝时,同样的鱼镖工具曾被誉为“为民除害”。
这种工具的双面性,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暴露无遗。
当杀戮被冠以“正义”之名时,暴力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鱼镖射鱼的背后,隐藏着利益的驱动。
据广西某渔具店老板透露,一套钢钉镖只需200多元,比买钓竿便宜,操作也更简单,因此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店里最畅销的是一款带激光瞄准器的鱼镖,号称“新手一小时能射三条鱼”。
这种低门槛、高刺激的捕猎方式,正在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一些博主靠拍摄“钢钉穿鱼”的视频涨粉百万,评论区充斥着“求位置练手”的留言,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行为的蔓延。
被射中的鱼即使侥幸逃脱,也会因伤口感染而缓慢死亡。
珠江一位老渔民曾亲眼见过被鱼镖射穿后腐烂的鲢鱼:“鱼肚子烂出个碗口大的洞,还在拼命摆尾产卵。
”这令人心碎的画面,揭示了射鱼行为的残酷性。
更令人痛心的是,母鱼的死亡意味着整片水域繁殖链的断裂。
一条5斤重的母鲤鱼可携带20万颗鱼卵,它们的消失将导致鱼群数量急剧下降,对生态系统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射杀一条大鱼,看似事小,实则对生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位广西钓鱼博主最终选择放生了那条受伤的鲤鱼,尽管他知道它的存活希望渺茫。
“没打中脊柱,打得不深,还能活!
”他这样回复网友的质疑。
或许,他只是想给这条鱼一线生机,也或许是想唤醒更多人对生命的尊重。
面对日益猖獗的鱼镖射鱼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
如何才能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引导人们正确使用工具?
这值得我们深思。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又有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