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在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的主持调解下,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和美国中东事务特使维特科夫分别率团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进行了会谈。事后阿拉格齐表示,这是一轮建设性、互相尊重和充满希望的“间接”会谈。美国白宫表示,会谈讨论非常积极和富有建设性。维特科夫向伊朗外长强调他收到了特朗普总统的指示,希望能通过对话和外交来解决美伊分歧。白宫声明还称,维特科夫的“直接”沟通是朝着实现互惠互利的结果迈出的一步。
作为调解人的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也表示,美伊代表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了这次接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离开会谈地点前,伊朗外长和美国中东事务特使进行了短暂的直接交流。显而易见,美国和伊朗对这轮会谈都给予积极评价,而且双方都表示两国的下一轮谈判将在一周后进行。
显而易见,在首轮谈判之后,美国、伊朗以及调解方阿曼,都在强调此次美伊交流的积极一面。这既是对当天谈判的肯定,也是对未来谈判的铺垫。
图/视觉中国
“阵容豪华”
不管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是伊朗方面,目前都有非常强烈的缓和美伊关系的愿望和动力,事实上两国也并不存在根本的国家利益冲突。特朗普强调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伊朗则一再强调不追求核武器。伊朗最大的诉求是解除国际制裁,而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并不损害美国利益,反而还能给美国的企业界、工商界、投资界提供一些机会。
在观察未来的美国伊朗关系时,不能以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伊朗政策来断定当下华盛顿对伊朗的态度,因为世界大国竞争和中东局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在“抵抗轴心”溃败特别是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被推翻后,伊朗也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政策,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
4月12日的这次美伊谈判主要集中在为解决伊朗核问题和解除对伊朗制裁提供一个谈判路线。从谈判团队组成来看,伊朗包括外交部长阿拉格齐、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外长拉万奇、负责国际事务的副外长加里巴巴迪和外交部发言人巴盖伊。显然,这是一个完全由外交部组成的代表团。
阿拉格齐在十几年以前就是伊朗核谈判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在谈判2015年伊朗核协议的过程中,性格沉稳的他是急性子的时任外长扎里夫的得力助手。拉万奇也曾深度参与了2015年的伊朗核协议谈判,并担任过伊朗驻联合国大使。加里巴巴迪之前长期参与和负责有关伊朗核事务的国际谈判,深谙国际法。显然,这是一个精干的核谈判团队。伊朗前驻华大使克沙瓦尔兹扎德曾明确表示,他“了解同事们的能力,相信正在进行的马斯喀特谈判将成为伊朗外交部的一个荣耀”。
美国的本次谈判团队包括中东事务特使维特科夫、美国驻阿曼大使埃斯克罗吉马。虽然这个团队阵容“不如伊方豪华”,但是考虑到美国富商维特科夫与特朗普几十年的交情以及当下的密切联系,其对美国最高决策者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伊朗谈判团队对最高层的影响。而且,身为犹太人的维特科夫与美国以色列犹太社团有密切联系,在面对以色列阻挠美伊关系缓和方面有更多应对之策,这一点他与作为以色列“忠实朋友”的特朗普有相似之处。
事实上,此前曾严重制约美国缓和对伊朗态度的以色列,现在对美国的伊朗政策的负面影响已经在下降。即使特朗普及其中东事务特使维特科夫对伊朗释放出一些和解或友善姿态,以色列也只能接受。值得注意的是,4月8日,当着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面,特朗普对媒体表示将于4月12日继续和伊朗进行直接谈判。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对伊朗非常强硬的内塔尼亚胡,不得不接受美伊关系正在走向缓和的事实了。
有望谈成?
目前,不管是伊朗谈判团队还是美国谈判团队,都执着于外交、政治而非对抗解决双方问题。阿拉格齐特意强调,在4月12日的首轮会谈中,美伊都没说过火的话,即谈判是在理性中稳步进行的。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伊朗决策者也表现出谨言慎行的姿态,毕竟特朗普的行动力是其前任拜登所不能比的。对特朗普而言,如果过分把伊朗逼到死角的话,不顾一切进行反扑的伊朗也会让华盛顿感到非常棘手。更何况,特朗普还一再强调自己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总统,如果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或与伊朗实现关系缓和的话,会增加他获得相当渴望的诺贝尔和平奖的机会。
美伊改善关系的意愿,已经远超继续对抗之心。即使是美国,也难以承受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之恶果。4月9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公开欢迎美国投资者到伊朗投资,特意强调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此并不反对。同一天伊朗官方的迈赫尔通讯社转述了来自美国媒体的一则信息:如果受到邀请,美国中东事务特使维特科夫可能会造访德黑兰。
在与美国成功进行了首轮谈判后,阿拉格齐的声望在伊朗骤升,这其实是伊朗民众对改善与美国关系之渴望的表达。伊朗货币里亚尔也大幅度升值,则是伊朗改善与美国关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在首轮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四回合“间接谈判”后,伊朗国内阻挠改善与美国关系的力量将会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未来,美伊直接谈判的可能性在上升。
而且,接下来美伊谈判的难度会远远低于达成2015年伊朗核协议的过程,这是因为:
第一,两国目前追求的新协议并非完全新的事物,而是基于2015年伊朗核协议,是对这个既有协议的修正而非另起炉灶。
第二,2015年伊朗核协议谈判时,伊朗要与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加德国六个国家进行谈判,如今伊朗面对的只是美国。谈判对象的减少,以及美伊两国受现状所迫,会增加两国达成共识的可能。就像带领伊朗达成2015年核协议的前总统鲁哈尼在2013年所说,与美国谈判比与欧洲人谈判更容易,因为他们(欧洲人)有个“教父”,他们总是需要得到“教父”的许可,如果我们和他们的“教父”谈判,那就更容易了。
第三,不同于2015年伊朗核协议谈判时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对于本次美伊谈判,阿拉伯世界几乎一致地表示支持。
不过,4月12日谈判是美伊对未来谈判的“宏观磋商”。事实上,双方对伊朗的核发展以及解除制裁的细节谈判还没有开始。随着谈判的深入,美伊很可能会产生意见分歧甚至是冲突。但整体来讲,在未来几十天内,美国和伊朗达成共识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作者:范鸿达
编辑:徐方清
伊跪会后悔的
就知道是这样!
宁愿想信鬼也不信美国佬的嘴
实际想不一定能谈拢
是要制衡中东还是东亚美国人在权衡,只要美国敢打伊朗中国必收台湾!
美国现在真没本事打伊朗了!伊朗要硬起来!
按现在来看美国凑齐军费就该打伊朗了,条件在那摆着那,搁谁站在老美的角度也都该打伊朗了
不讲理又拿着轰天雷的大恶霸,就是侠客遇到这样恶霸也不得不放低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