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舔包”,仅重33克的东西,单价却高达19万美元,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缴获的这款先进武器,绝对是大发一笔“横财”的绝佳诠释。
黑蜂无人机
这款武器正是美国制造的微型无人机——“黑蜂”(Black Hornet),同样是无人机,它的售价是中国大疆Mavic价格的百倍以上,而中国大疆mavic3正是俄乌战争中的“主力机型”。
如此大的差距,也让人不由得想问,为什么两者之间,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差距。
原因很简单,虽然俄乌两国都曾通过第三方,进口了大量mavic3,并将其用于侦察和进攻。
但Mavic3说到底也只是一款针对普通市民的民用无人机而已,这样的定位就决定了它的价格不会太高,普通市民都可以承担,可以大量进口使用。
只不过,如果你一定要将它用于军事用途的话,那就必须要经过军事化的改造。
但“黑蜂”无人机,却截然不同,它从一开始,就是一款彻头彻尾的军事装备。
甚至可以说,它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侦察手段的概念。
黑蜂无人机,全名‘黑蜂’纳米无人侦察机。
请注意,虽然名字中有‘纳米’两个字,但它并不是用纳米材料打造,而是采用轻质碳纤维框架,‘纳米’两字只是形容无人机的大小。
黑蜂无人机长度为16.8厘米(或16厘米,不同来源数据略有差异),重量在18克至33克之间(含电池),即使加上基站、控制器和显示模块,全重也只有1.3千克,保持了良好的便携性。
这么轻的重量使得它极难被敌人发现,再加上它运行时非常安静,噪音水平仅为50分贝,远低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引擎的噪音。
这就意味着它的隐身效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惊人境界,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悄无声息地穿梭于敌我之间。
在侦察方面,黑蜂无人机配备了高分辨率摄像头和热传感器,能够精确搜寻和捕获重要信息。
例如,从互联网上公开资料可以得知,黑蜂3型安装了2个昼间摄像头和1个融合热成像摄像头,昼间摄像头的视频分辨率为640x480,快照分辨率为1600x1200;热成像摄像头的视频和快照分辨率均为160x120,参数极为惊人。
而黑蜂4型则配备了2个1200万像素的日间摄像头和1个高分辨率热成像仪,能在夜间将来自摄像头和热成像仪的信息进行融合,生成清晰可靠的图像,性能极为突出。
此外,无人机采用加密数据链路进行通讯,确保侦察数据的安全传输。
而在导航系统和自主性方面,据了解,黑蜂无人机采用GPS导航系统,并支持升级为视觉导航功能,适用于无GPS信号的室内环境。
同时,它还提供了嵌入式矢量和光栅地图功能,增强了导航的准确性。
该系列无人机还具备出色的自主飞行能力,能够自主识别障碍物并根据任务需求迅速移动。
特别是黑蜂4型,更是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系统,能够自主分析复杂的情报信息,在没有控制信号的室内确定自身位置进行自主侦察。
都说一分钱来一分货,黑蜂系列这么优异的表现,造价自然也是极为高昂。
据早期估算,该无人机的单价竟高达19万美元。即便在批量生产后,其成本依然不菲,按最低估算,每架无人机的价格也在1.5万至2万美元之间。
和大疆旗鼓相当
那么这么强的武器,是否在俄乌战场上的表现,就一定强过大疆呢?
答案是否定的,尽管黑蜂无人机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很多情况下,它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取代大疆。
首先,就航程和滞空时间而言,黑蜂3型能以22千米的时速持续飞行25分钟,而黑蜂4型的飞行时间更是超过30分钟,航程也有所提升。
但与大疆Mavic 3相比,黑蜂的航程和飞行时间仍显不足。Mavic 3的最大续航里程可达30千米(或更远,具体取决于电池和飞行条件),远超黑蜂系列的数据(互联网上公开资料为最大2公里),这就意味着大疆Mavic 3具备更广的应用范围。
同时,Mavic 3的飞行时间可达46分钟,最长悬停时间也可达到40分钟,这同样超过了黑蜂系列。
其次,在稳定性和适应性方面,黑蜂更是只能望大疆而兴叹。
虽然黑蜂系列通过旋翼加尾翼的基本架构确保了飞行中的稳定性,但较轻的质量,还是制约了它在恶劣环境下(如刮风下雨)的发挥。
相比之下,大疆Mavic系列不仅重量更重,稳定性更强,而且其独特的四轴设计还增加了战略部署的灵活性。
此外,在俄乌战场上,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黑蜂是一款军用无人机,但大疆这款民用无人机才是杀敌更多的存在。
自从2021年的纳卡战争开始,将手榴弹等武器悬挂在侦察无人机上进行攻击,已成为军队作战的一种常规操作。
在俄乌战场上,俄乌双方军队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一战术,他们多次对大疆系列无人机进行改装,通过挂载手雷等武器杀伤敌军,并取得了极佳的战果。
但这些,却是黑蜂系列难以想象的。因为手榴弹等武器需要较大的空间和重量来容纳,而黑蜂无人机的载荷能力有限,无法胜任这样的任务。
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黑蜂这个军用选手,和大疆mavic这个民用选手,在战争这个自己的专业领域,斗了个旗鼓相当,这显然并不是一个让黑蜂系列欣慰的结果。
但这也并不是说,黑蜂这个专业选手,不能完全碾压业余,就一定是一款鸡肋。
它的小型化,隐身化和轻型化设计,还是决定了它在诸多专业军事领域,能够给未来的无人机发展带来更多的启发,
目前中国也在生产类似黑蜂这样的超小型无人机蜂鸟,或许到了那个时候,黑蜂会迎来自己前所未有的劲敌,而无人机在战场上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掌上无人机!“黑蜂”重32克续航半小时》
3、央视网《英掌上“黑蜂”微型无人机首次用于军事行动(图)》
3、中国青年网《便携式无人机:不可小觑的“低空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