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掉对华关税战的特朗普,半个月后出访中东,伊朗或许危在旦夕

君明观世界 2025-04-25 20:33:27

从目前来看,特朗普政府已经深知自己在中美关税战中,不会获得胜利。

近日,白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会在下个月的13日至16日,访问中东。

这是特朗普上任之后,首次出访,地点就选在了中东。

目的地是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卡塔尔三个中东石油国家,同时也是美国在中东的盟友。

要知道,在特朗普上一任期,此人首访就选在了沙特。

如今首次出访还是选择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石油国家,足以说明特朗普真的是别有用心。

这样一来,伊朗或许要危在旦夕了。

毕竟,此前美伊针对伊核协议在阿曼举行特朗普上任后的首轮会谈。

这场谈判并不能称之为公平的谈判。

当时的背景是美军两支航母编队部署在中东地区,还有六架B-2轰炸机也抵达了美军的中东基地。

【美军航母抵达中东,随时对伊朗动手】

无论从何方面来看,都像是美国人把枪顶在伊朗人脑袋上进行谈判。

此举也代表着中东局势一直处于危险的边缘地带。

美国和伊朗随时可能大打出手。

因为美国想要重塑中东霸权,必须削弱伊朗的实力,以此为自己立威。

而且中东历来就是“五海三洲之地”。

除了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还拥有全球约48%的石油和38%的天然气储备。

也是国际政治经济版图中的战略支点。

地处中东的苏伊士运河是亚欧最短航线,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20%石油运输的必经之路。

得天独厚的资源也让中东成为全球能源流动的“主动脉”。特朗普在这个时候选择首访中东,目的就是维持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和巩固美国全球霸权。

眼下巴以冲突并没有结束,伊核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美国需要扭转自己在中东地区的不利局势。

在上一任期,特朗普首访沙特之后,还访问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表明自己想促成巴以和解的立场。

此次访问沙特之后,之所以会选择访问阿联酋与卡塔尔,则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在中东极具话语权。

毕竟,中东战略自主的意识开始觉醒。

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不断发展与亚洲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增强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尤其是这三个国家均和中国建立合作,让美国不得不选择拉拢三国,削弱我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与沙特王储萨勒曼的私交匪浅。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不断加深沙特与美国的合作。

否则在2017年,特朗普也不会绕过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将中东地区作为首访目的地。

当时美沙签署总价值1100亿美元的军售大订单。

再度诠释了何为“石油换安全”。

在特朗普再度当选之后,萨勒曼就急忙向特朗普表忠心,将会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承诺进口F-35战机等高端武器装备。

而6000亿美元相当于沙特GDP的55%。

为此特朗普对于此次出访沙特,已经提前给自己定下目标,那就是和沙特签署总价值1万亿美元的协议。

如果这一协议成功落地,未来数年间,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订单数量将会暴增。

无论是战机制造还是武器维护,甚至是配套武器研发。

整个美国军工业将会迎来一场狂欢。

更别提沙特还对特朗普家族追加投资,加大与特朗普政府的绑定程度,以此换取美国对沙特安全承诺。

巩固沙特在中东的地位。

比如说沙特主权财富基金曾投资特朗普家族产业,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的私募基金就曾获得沙特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特朗普上一任期,首次出访也是中东】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曾向特朗普旗下高尔夫球场注资10亿美元。

并参与开发总价值2亿美元的豪华住宅项目。

没办法,谁让沙特属于真正的“狗大户”,出手极为阔绰。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前,特朗普集团还宣布在沙特第二大城市,经济贸易中心吉达兴建特朗普大厦。

随着特朗普再度执政之后,美国与沙特之间已经形成“家族-国家”利益共同体。

这种“政治献金加商业合作”模式,被英国媒体称之为“现代版王室特权”。

尤其是中东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多次扮演国际事务“调停者和中间人”的角色,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譬如,2023年,在沙特推动下,也门政府和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

叙利亚也经历了长达12年的孤立后,重返阿拉伯国家联盟。

今年1月,卡塔尔通过多边外交促成巴以停火以及人质互换协议。

利用其与哈马斯以及以色列的沟通渠道,为加沙危机及时降温。

2月,美俄代表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首次高级别会晤。

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沙特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等出席了会谈。

3月,美乌两国代表在沙特吉达开展长达8个多小时的会谈。

最终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在实施临时停火、重启情报共享以及提供安全援助等议题上达成共识。

除此之外,近两年沙特还与邻国阿联酋成功协调了俄乌之间的囚犯交换活动。

综上所述,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已经从“全球能源仓库”转变为“多极格局中的重要一级”。

与此同时,伴随着巴以停火破裂,伊核协议谈判难以回到正轨。

胡塞武装不断袭击美军航母和无人机,中东地区的局势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特朗普在这个时候首访沙特,就是要在政治上向全球传递一个强烈信号,美国将重新重视中东地区事务,重新确立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

毕竟,特朗普此前表示可以在一个月内解决俄乌和巴以冲突。

至今未能实现这一“豪言壮语”。

再加上美国已经透露出准备退出俄乌调停一事,这就导致美国原本就所剩无几的国际信誉进一步崩塌。

因此,从个人层面来看,特朗普迫切需要借助中东传统盟友的外交资源,为自身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调解者”的形象而背书。

只不过中东地区一直都是一个各方利益掺杂的地区。

地缘政治平衡极其脆弱,一直充满诸多不确定性。

这将会成为特朗普在中东行的最大绊脚石。

虽然沙特是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在进口军火一事上从不吝啬,一直想在地区军事力量对比中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卡塔尔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在不断加强自身军事优势。

即便两国关系在近年来有所缓和,但是美国同时向卡塔尔和沙特出售军火,很有可能会激起双方军备竞赛。

这就会破坏地区平衡、加剧地区冲突。

毕竟,加沙问题不仅只是地区领土争端,而是涉及到民族、宗教、历史等多方面复杂因素。

关乎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当初特朗普可是提出“接管加沙的计划”,这一点让阿拉伯国家极为不满。

所以,特朗普未来的中东行,将是此人第二任期的重要支点。

涉及能源、安全、经济和地区稳定等目标。

但是对于伊朗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沙特对特朗普,百般讨好】

眼下美军在中东堪称是部署了重兵,之所以不断对胡塞发起进攻,就是为了试探伊朗会不会出手相助。

如果伊朗公开支持胡塞,那么美军很有可能会调转枪口。

联合以色列对伊朗发起进攻。

这样一来,美国就会挑起新的中东战争。

否则美军为了对付一个小小的胡塞,没有必要派出两支航母编队。

当初2016年的南海对峙中。

面对中国之际,美军才出动两支航母编队。

对付胡塞武装,美军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更没有必要派出B-2轰炸机。

这属于是老鼠拉木箱—大头在后头。

美国真正的目标就是伊朗,如果美伊针对伊核协议的谈判不顺利,那美国就会采取军事手段来威胁伊朗。

而伊朗的“抵抗之弧”在叙利亚变天之后,已经无法威胁到以色列。

这个时候,美国和以色列随时可能对伊朗动手。

因此,在君明看来,伴随着特朗普出访中东之后,伊朗也许危在旦夕。

只不过此前伊朗和中俄多次举行会谈,这会让美国极为忌惮。

如果中俄力挺伊朗,美国就不会轻举妄动。

毕竟,美国在中美关税战一事上,已经面临失败的情况。

近日,特朗普政府在对华商品关税政策上,已经出现了混乱的一幕。

目前有两种声音,一种是特朗普政府考虑将中国进口产品税率,降低至50%至60%。

以此缓和中美之间的关系。

另一种是美媒声称特朗普政府考虑降低对华关税,提出一个所谓“分级”方案。

“对美国国家安全不构成威胁的中国商品”,征收35%的关税。

“对美国国家利益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国商品”,征收至少100%的关税。

你看,这就是如今的美国。

【中美关税战,美国已经失败】

面对选择强势反击的中国,似乎已经被打到自乱阵脚的地步。

在外媒看来,中国在这场较量中手握多张王牌,包括日益多样化的出口市场、难以被取代的供应链、对关键战略矿产的掌控等等。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对华发起贸易战,已经让中国降低对美国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

而美国在关税战中的混乱政策,已经导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

金融市场将会遭到重创。

失去最大市场的美国农民怨声载道。

离不开中国商品的“关税难民”开始涌入中国电商平台。

对此,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内的多名专家认为,特朗普会输掉对华关税战。

毕竟,中国针对美国进口商品早已提前布局。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中美关税战结束之后,美国商品占中国出口总额比重从2017年的8.4%,下降为去年的6.4%。

就拿大豆来说,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总额为128亿美元左右。

相当于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一半。

但是从特朗普第一任期结束之后,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占据的份额不断下降。

2017年,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总量40%。

2024年,降低至20%。

另外截至本月18日,中国停止进口美国液化气的时间持续70天。

为此,美国记者一度表示,特朗普发动了一场赢不了的“战争”。

而且美国对中国依赖最深的商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家庭日用品,美国所有进口商品中,中国产品占可拆卸儿童安全座椅的99%。

宠物类玩具的96%。

烹饪用具的95%。

儿童涂色书的93%。

微波炉的88%。

以及12岁以下儿童玩具的70%以上。

在特朗普高关税的持续下,这些商品要么买不到,要么就面临大幅涨价的情况。

第二类则是对美国制造业和能源至关重要的金属和电子产品。

中国在锂、镍、钴、锰等金属的全球加工中,占据50%以上的份额。

中国一旦收紧出口管制,美国很有可能会面临电池和电网储能价格飙升的局面。

这将推高能源价格,大幅增加电动汽车的成本。

【中国金属出口管控,美电网价格飙升】

美国无法找到中国玩具和电子产品的替代者。

此举导致美国内部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除了加州起诉特朗普之外,纽约、亚利桑那和科罗拉多等11个州,联合起诉联邦政府“滥用关税权”。

再加上美国强推“小圈子”关税同盟,18国贸易提案中,没有一个国家选择对华强硬。

所谓“反华联盟”彻底破产。

东盟也拒绝对美国妥协,加速与中国产业链绑定。

加拿大和墨西哥宣布数百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

欧盟拒绝配合“对华脱钩”,这让特朗普政府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之中。

但是我们依旧知道,美国不会对华妥协,如今的政策不过是为了准备变着花样对付中国。

尤其是特朗普首次出访再度选择中东,这是准备维持美国在中东的霸权之后,将战略压力从中东转移至亚太。

继续向中国施压。

别忘了,美国此前可是一度被曝出要在菲律宾打造一座战备仓库。

再加上万斯访问印度之后,印度对华钢铁征收关税。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寻求从其他途经对付中国。

也就是说,特朗普政府公开对华妥协,不过是假象。

这也是为何君明会强调,对于美国人的话,咱们一个字都不能相信。

这样一来,如果特朗普与中东国家达成新的协议之后。

随时就会对伊朗动手。

只要美国在中东实现“一门清”之后,转手还是会对付中国。

因此,伊朗在未来的中美博弈中,将会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

可是如果我国解除对伊朗投资的限制,加快推进中伊战略伙伴协议。

那么伊朗将会迎来快速崛起的机会。

这样一来,伊朗就会成为美国将战略压力从中东转移至亚太的最大阻碍。

所以,未来中东地区的博弈将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我们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完全可以选择和美国在关税战中打到底,分散美国的精力。

伊朗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届时,美国不仅无法巩固自己在中东的霸权 ,也无法在亚太对中国施压。

总之,中国和伊朗需要进一步加大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双方在未来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确保彻底粉碎美国的阴谋,让美国人真正低头认输。

放弃打压伊朗,放弃制裁中国。

0 阅读:41

君明观世界

简介:开阔国际视野,洞悉时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