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南宋这一百五十二年,跟金、蒙打了上百年的交道。要说哪场仗打得最漂亮,最让人服气,那还得是郾城那一战。
咱们聊聊南宋那几场最有分量或者最出名的战役:
黄天荡一战,咱们把十万金兵围了足足四十八天,确实让将士们士气大涨。但可惜,就差那么一点儿,没能一举拿下,最后还是让他们给跑了,真是有点不甘心。
钓鱼城苦战了整整三十六年,真是悲壮得很。可到头来,国家都乱成那样了,孤零零的这座城,又哪能自己活下去?
和尚原和采石矶都是南宋时期十三大战功里的地方,不过它们各有特色。和尚原那边地势特别好,对打仗很有帮助;而采石矶,主要是水军厉害,占了水上优势。
顺昌大战能够胜利,主要靠的是坚固的城墙保护。说到仙人关和饶风关,那靠的是险峻的关口地形。
这些历史大战,有的是兵力悬殊却以少胜多,有的是实力不济却反败为胜;有的打得让人热血沸腾,有的则是痛快至极;有的影响巨大,有的意义重大。但要是真挑毛病的话,好像距离“完美”还差那么一点。
说到郾城那场大战,岳飞这位打仗超厉害的将军,在没有好地形帮忙,也没有天险可以防守,而且兵力也不如对方的情况下,直接在平原上,带着步兵就跟金国最厉害的骑兵硬碰硬干上了。
最终,南宋用一场震撼人心、激动不已的大胜,给长达一百一十年的抗金斗争史,又加上了极其辉煌的一笔。
【背盟南侵与奉命北伐】
1138年那会儿,宋和金这两个国家老是打来打去的,但突然间,他们之间有了段挺难得的、时间不长的安宁日子。
早先时候,金国因为外面打仗打得不顺,加上国内问题一堆,就自己提出来想谈谈和。他们那边主张和谈的大官,左副元帅完颜昌,就挑头推动了两国的和谈进程。
宋高宗赵构一直把金人看作是凶狠的敌人,所以当遇到这个“意外的好机会”时,他自然是乐见其成。1239年1月,两边很快就谈拢了,条件是金国得把河南、陕西这些地方还给南宋,而南宋,得承认金国是老大,还得进贡。就这样,他们签订了第一次绍兴和约。
不过,讲到议和这事儿,宋朝和金朝内部都炸开了锅,反对声浪一波接一波。
南宋那会儿,像已经退休的李纲,还有被贬的张浚这些老臣子们,再加上岳飞、韩世忠这些主张打仗的将领,都一个接一个地上书,强烈反对和谈。
建炎初期,金兵凶猛得挡不住,高宗皇帝只能一路往南逃,最后都跑到海上去了。那时候,国家情况危急得跟快倒的鸡蛋堆一样,跟金人求和,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说起来也让人能理解。
但现在国家威名远扬,多次击败强敌,这些对大宋忠心不二的臣子们,真的搞不明白,为啥皇上在形势这么好的时候,却忘了靖康之变的国耻,还有先皇和兄长被俘的大仇,反而低头哈腰地向死对头金朝求和称臣。
比起来,金国的动静要大得多。那时候,女真族掌权,金熙宗还是个孩子,没亲政。他们国家里,各个派系斗得你死我活,关系复杂得很。趁着大家反对和谈的风头,主张打仗的完颜宗弼(兀术)瞅准机会,搞了个政变。他把主张和谈的完颜宗磐、完颜昌这些大臣都给杀了,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把金国的军政大权给接手了。
完颜宗弼这人好战成瘾,老想着靠武力让南宋低头。现在他手握大权,宋金和议的墨迹还没干,他就翻脸不认账,把盟约给撕了。1140年五月,他直接派了四路大军往南打,攻打南宋。
金朝的骑兵速度快得惊人,就像一阵猛烈的风暴,很快就又把那些几乎没什么防守的河南各州县给夺回来了。
金人突然变卦,让南宋方面大感意外。就在这时,新任的东京副留守刘锜,正带着两万人马,还有他们的家属,一路北上,准备到开封上任。
当部队走到京西路顺昌府,就是现在的安徽阜阳那地儿,突然听说金人反悔不守盟约了。更要命的是,完颜宗弼亲自带着十万大军,正气势汹汹地往这边赶来。
为了确保两淮地区后方的安全,刘锜坚决不退,他鼓舞士兵们靠着城墙,拼死一战。
宋高宗收到顺昌那边传来的紧急军报,吓得不行。到了六月份头上,他赶紧下了命令,给韩世忠、张俊还有岳飞都升了官,让他们当上了河南、河北各路的招讨使,打算全力对抗金国的进攻。
同时,因为非常担心刘锜的部队会被敌人消灭,所以多次赶紧催促在鄂州(也就是武汉)驻扎的岳飞,让他赶紧带着军队北上帮忙解围。
【猛虎出笼的岳家军】
打从1137年那次第三次往北打过去后,因为宋高宗老是在中间捣乱,岳家军就一点进展都没有了,结果被硬生生困在鄂州,一待就是足足三年。
那时候,岳飞天天练兵备战,时刻准备着哪天能重回中原,收复失地。这不,宋朝廷一声令下,早就憋着一股劲的岳家军,就像龙跃出海,猛虎下山一样,直朝着北方战场冲去。
首先行动的是常当先锋的前军指挥官张宪,还有游奕军的头头姚政带领的部队。他们接到命令,得赶紧跑去给刘锜帮忙。
六月十二号那天,先头部队到了顺昌。不过,在这以前,刘锜就已经把往南走的金兵打得落花流水,这就是有名的顺昌大战胜利。完颜宗弼带的主力往南打,结果吃了大败仗,只能灰溜溜地跑回开封。然后,张宪带着他的部队转头往东北,一下子就拿下了蔡州。
接下来那一个月,岳家军手下的各路兵马,在宽广的中原地区四处出击,对金国军队发起了猛烈无比的打击。
六月二十号往前数一天,张宪带着兵马到了颖昌的南边城外,正好撞上了金国的将领韩常的部队,他们一顿猛打,把金军打得四散逃跑。张宪一看这形势,立马带着人继续往北追,到了第二天,就把颖昌府城给拿下来了。
打赢仗后,张宪留了些士兵在颖昌守着,然后带着剩下的人和牛皋的左军一起往东去淮宁。金军在城外摆了个大阵势要跟我们干一架。张宪不慌不忙,指挥全军分成几路,一路一路地打过去,最后合在一块儿,把金军的大阵给冲垮了。就这么着,他们趁着胜利,二十四号那天就把淮宁府城给拿下来了。
这时候,完颜宗弼守护开封府的三个关键地方,颖昌府、淮宁府和应天府,眨眼工夫,岳家军就攻下了其中两个。
开封的大门已经敞开,岳飞没停下脚步,继续他的外围清扫战略。这时候,张宪率军向南进发,成功拿下了开封以南的大片区域,战绩相当耀眼。
王贵作为中军头领,带着队伍往开封西边打过去。没过几天,就连续攻下了郑州和中牟,然后在七月份一开始,就拿下了西京洛阳。
现在说到抗金的战场,西边的川蜀那块地儿,大将吴玠虽然走了,但他的弟弟吴麟也是个狠角色,打起仗来不含糊。跟金兵对上,你来我往,谁也没占到便宜。
在东边战场上,宋军的大头头,就是那位有名的韩世忠,他挂着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的头衔。他主要在两淮那块地方,跟敌人你来我往,僵持着。
金国往南打的主力部队,就是完颜宗弼亲自带的那路军,他们先在顺昌被刘锜给打败了,然后就撤离开封。接下来,岳家军那叫一个勇猛,势如破竹,一路往京西猛冲,最后直接到了黄河边上。
在中场这关乎战争大局的地方,胜利的希望开始悄悄往南宋那边靠了。局势正在慢慢变化,对南宋越来越有利。
【孤军深入的隐患】
现在中路战场上,宋高宗派了岳飞、刘锜和张俊三路人马一块儿去防守。
之前提到的刘锜部队,在顺昌成功解围后,刘锜安排左右两路人马,先把家属、伤员和物资这些提前送走,他们按照宋朝朝廷的指示,往镇江府那边撤了。刘锜自己,带着剩下的一万多兵马,留在了顺昌府。他既没有违抗命令往北进攻,也还没按照要求往南撤退。
和岳飞一样,本该去救顺昌的张俊,在接到皇上命令后,却磨磨蹭蹭不动身。直到六月十三号,他才慢悠悠地带着几千骑兵赶到顺昌,那时候顺昌的围攻已经解除了。虽说张俊算是完成了帮忙的任务,但他也没多待,立马就带兵往南回了。
现在,岳家军在河南那边是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可问题是,他们没有其他部队的帮忙和配合,说到底,已经变成了单枪匹马的队伍。
随着被打败的地方越来越多,朝廷给岳飞下了死命令,让他“把手下的将士分一分,好好防守”,这样一来,岳家军的兵力就开始慢慢分开了。
完颜宗弼很快就摸清了岳家军孤军深入的底细。他还打听到,南宋的战神岳飞,这支军队的领头人,此刻正守在郾城。岳飞身边,除了几个探子组成的游奕军,就只剩下八千亲兵“背嵬军”保护着他了。
完颜宗弼往南打了好几仗,但都输了,吃了不少亏。这时候,南宋军队出现的这个疏忽,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个大好机会,就像是天上掉下来馅饼一样。
要是瞅准岳飞分兵后力量薄弱那会儿,咱们能一下子打掉郾城这个关键地方,那岳家军的整个指挥链就得乱套。这样一来,南宋在前线的部队很可能就自己垮了,都不用咱们动手。
当然,要是能直接活捉或者干掉岳飞这个棘手的家伙,那对岳家军还有整个南宋的抗金大业来说,简直就是一次无法弥补的重创,打击绝对是毁灭性的。
七月初那会儿,等金国的新一批援军到了后,完颜宗弼立马带着开封城里的全部人马,浩浩荡荡往南冲,目标直指郾城。
以前跟刘锜在顺昌城那儿交手,完颜宗弼吃了大亏,心里一直憋着气。主要是宋军占了城墙的便宜,而他,又急了点儿。
这次往南攻打郾城,金国的主将那是铁了心要赢。他们不光带了十万步兵,最厉害的是,打头阵的是金国最牛的两支骑兵队伍——铁浮屠和拐子马。
【杨再兴天神下凡】
七月八号那天,岳家军的前线侦察兵回来报告,说完颜宗弼带着一万五千多精锐骑兵,从北边浩浩荡荡地杀过来了。这时候,金兵离郾城已经只有十几里地了。
大敌当前,眼看恶战一触即发,岳飞心里明白,这回碰上的是从军以来最棘手的一仗。但他心里更有底,就算人少对人多,他手下的岳家军,那些顶尖的好汉,啥狠仗恶仗没打过,啥难关都挺得过去。
首先冲杀过来的是完颜宗弼麾下两大高手部队之一的“拐子马”。这拐子马,其实就是轻骑兵,到了战场上,它们会从两边猛地冲出去,左突右冲,靠着骑兵的灵活,专门去骚扰敌人的侧面或者后方。因为速度快,变招又多,所以经常能打敌人个措手不及,赢得胜利。
遇到敌军骑兵打头阵时,岳飞立刻指挥,让岳云带着背嵬军和游奕马军,冲出去跟敌人干一架。他一脸严肃地跟儿子讲:“你得打赢了再回来,要是不听话或者不卖力,我头一个就砍了你!”
“赢官人”一跃上马,带着队伍直接冲进敌阵,紧接着,两边的骑兵就撞在了一起。南宋那边,虽说马场不多,但跟金人还有“伪齐”政权打了这么多年,岳家军从他们手里抢到了不少战马。现在,岳家军的骑兵,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其他宋军部队强出不少。
这确保了即便是在广阔的平原上激战,岳云带领的骑兵队伍也有足够的实力跟金兵骑兵对抗。
不过跟辽国、西夏那些少数民族比起来,金国的骑兵在打仗时那是真的顽强。赢了的话,他们就猛冲猛打,绝不手软;就算输了,他们也绝不会轻易撤退,而是会反复冲杀,来回折腾。
根据古老史书《三朝北盟会编》里的说法,金国人自己讲:“要是连一百多回合都打不了,那还怎么叫骑兵!”所以,当第一波骑兵冲不上去后,他们就会派出更多的骑兵接着往上冲,一遍又一遍,直到把对手给冲垮。
岳云确实很勇猛,但他手下的先锋队伍人数不多,反观金国骑兵,那是一波接一波地往战场上冲。眼瞅着岳家军的骑兵快撑不住了,就在这时,战场上乱了起来。
南宋跟金朝对抗那会儿,最震撼人心的一幕上演了。岳飞手底下最厉害的大将杨再兴,竟然一个人从自家队伍里冲了出去,直接闯进了敌军的混乱之中。他在战场上左冲右突,杀得敌人落花流水,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完颜宗弼”这个名字。
那天战场上,宋军和金军加起来好几万人都在看,杨再兴勇猛得像只下山虎,东奔西闯,无人能挡。他心里就一个念头,那就是在乱军之中把敌军的头儿给干掉。
最后,这位勇猛无比的战士全身染满鲜血,受了几十道伤口,亲手砍杀了数百名金兵后,还是没能找到金国主帅的影子。没办法,他只能再次奋力突破重围,回到自己的队伍里。
杨再兴勇猛得跟天神似的,把金兵阵营都给震撼到了,开始有点慌神。就在这时,宋军那边突然尘土飞扬,喊杀声震耳欲聋——岳飞亲自带着几十号骑兵就杀进了战场。
主将直接上了前线,岳家军的士兵们被激励得斗志昂扬,战斗力瞬间爆棚,一下子就把战场上的劣势给翻过来了。同时,岳云带领的先锋骑兵队伍豁出命去,挡住了拐子马从两边发起的猛攻。这样一来,正面的战场上,背嵬军的步兵队伍顺利完成了列队布阵。
在金军那边,完颜宗弼一看骑兵交锋占不了上风,心里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赶紧也下了命令,把他们的杀手锏“铁浮屠”给派上了战场。
【两大精锐的巅峰对决】
铁浮屠是完颜宗弼手下最厉害的重骑兵队伍,骑士和马都被结实的双层铁甲包得严严实实。这种人马都披甲的设计,虽然让马跑得没那么快了,但却让骑兵的冲撞力量变得超级强。
金人有个战术,他们会把那些重装骑兵每三头用粗绳子绑一块儿,让它们行动一致。等铁浮屠骑兵上了战场,后面的金兵就会摆上挡马的东西,表示他们是打算拼命往前冲,绝对不会往后退缩的。
战场上,一旦这种像钢铁洪流般的队伍遇上步兵,骑在马背上的战士其实都不用动手。光凭这些铁疙瘩冲锋时带来的那股子猛劲儿,就能轻轻松松地把步兵给撞翻、踩扁、压碎。
金国在和宋朝打仗的时候,靠的是拐子马那灵活劲儿。它们会先冲出去,在两边捣乱,搞得对手阵脚大乱。只要对手一露出破绽,“铁浮屠”大军就会立马从正面冲过去,把对手给压垮。
这两种骑兵搭配得当,互相补足了短板,构成了一个既有力又迅速,既能猛冲又能重压的全方位攻击组合。在对抗南宋时,这种组合成了金人的杀手锏,战无不胜。
郾城头一回对上,拐子马没打出预期效果,可完颜宗弼瞅瞅眼前的铁浮屠,再瞅瞅更远的宋军步兵,心里头乐开了花,感觉胜利就要悄悄落到他手里了。
金国的主帅压根儿没料到,对面那队步兵竟如此厉害,他们有个响亮的称号,叫背嵬军。这支队伍是战神岳飞的贴身部队,即便在名声在外的岳家军里,他们也代表着最强的战斗力。
大热天里,太阳火辣辣地照着,铁浮屠骑兵猛地往前冲。可奇怪的是,南宋的步兵就在那儿,一动不动。他们既没猛地冲上来,也没吓得掉头就跑。面对铁浮屠那如潮水般的攻势,南宋步兵就像愣住了似的,一点反应都没有。
两边军队的距离越缩越短,铁浮屠虽然装备厚重,但战马一旦撒开蹄子,那速度可比步兵快多了,转眼间就要直接冲进背嵬军的步兵阵里了。
就在两军快要撞上的时候,宋军的步兵们突然弯下腰,猛地冲向铁浮屠下面的大片黑影里。等马快要冲到跟前,他们就拿起锋利的麻扎刀和长柄大斧,照着铁浮屠的马腿使劲砍去——毕竟,不管怎么着,马的腿都是没法穿上铠甲的。
那些金国骑兵被从马背上甩下来后,这才搞懂为啥敌人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人家是在瞅准时机!瞅着马儿跑起来,瞅着距离刚刚好的时候,哪怕冒着被马蹄踩成肉酱的风险,也得给敌人来个最后的狠招,一下子解决掉。
勇敢的背嵬军将士,他们采取了那种像不要命一样的冲锋方式,终于发现了这些“铁疙瘩”全身上下唯一的一个弱点。
一旦有匹马挨了刀,就会连累到一整队铁浮屠。前面的铁浮屠大片大片地栽倒,后边的骑兵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挤。整个战场上,那庞大的铁浮屠大军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等金国骑兵一到,背嵬军立马就用大斧、铁锤这些重型武器,对着他们就是一顿猛砸猛劈,根本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步兵和骑兵冲撞在一起,立马变成了激烈的短兵相接。接下来的好几个小时里,背嵬步兵和金国下马骑兵拼死肉搏,互相撕扯,战场上尸体堆成山,鲜血淌成河。一直到天黑透了,金军被打得溃不成军,只能夹着尾巴逃跑。
郾城大战,那是宋朝和金国顶尖军队的直面对碰,岳家军在那场战斗中,用少数兵力打败了金军,真是个以弱胜强的传奇。这也是南宋步兵头一回在广阔的平原上,把金国的骑兵给打趴下了。
金军精英全上,但岳家军还是稳如泰山,根本动不了。打完后,完颜宗弼只能叹气说:“以前我们从海上起兵,每次都能赢,这次算是到头了!”
不过,打了郾城大战大胜仗的岳飞,眼看就要碰到他人生里最黑暗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