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吃皇帝的剩饭,晚上睡觉含竹片,大清皇家侍卫的工作有多苦?

雁易爱历史 2025-03-31 18:54:37

白天吃皇帝的剩饭

晚上休息时嘴里需要含着竹片

清朝皇家侍卫的工作有多辛苦?

想要当上大内侍卫

又必须经过哪些严厉的考核?

今天史先生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众所周知清朝分为八旗

清军入主中原后

关于皇宫侍卫的选拔

有一个明确的准则

优先从上三旗的子弟中挑选

只有在上三旗中无法找到合适的候选人时

才会考虑从下五旗中选拔

这主要是为了确保皇帝的安全

选择上三旗子弟的原因

首先是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根基和影响力

一般人根本收买不到他们

其次这些家族之间关系错综复杂

若有人犯错

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影响到整个家族

这种家族体系的复杂性

也是皇帝对侍卫的变相制约

除了家世背景以外

皇帝在选大内侍卫时

还会考虑到他们的长相

毕竟侍卫代表着皇家的颜面

因此选拔侍卫的第二大标准便是外貌与气质

他们必须面容俊朗

身材魁梧而不失温和

避免过于凶悍的形象

在宫廷履职期间

侍卫们需保持与百官的距离

既要展现出应有的尊敬

也要凸显帝王的高贵与威严

更为关键的是

身体健康状况是选拔的底线

这里所说的健康

并非仅指四肢健全

而是指无特殊疾病或隐疾

例如患有夜盲症、牙齿不全、过敏体质

均不在考虑之列

入选的侍卫必须毫无瑕疵

说到这里或许有些朋友会问了

侍卫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皇帝

那他们的武力值如何呢?

这点自然不用多说

毕竟皇帝不可能选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在自己身边

所以侍卫们必须武功非凡

当清军初入中原之际

对侍卫还有一项特别的要求

那就是必须具备“布库”的能力

这是什么意思?

布库是蒙古语

是从古代“骑马打仗”的游戏演变而来的一种传统运动

也就是现代人口中的摔跤

这意味着当时的侍卫除了要有高超的武艺外

还需在摔跤方面有所建树

显示出他们过人的力量和技巧

当然侍卫的武力值不仅仅体现在摔跤上

他们还需要精通各种武器

甚至有能力研发新型武器

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而且除了需要精通武功

大内侍卫们还需精通文墨

要学习蒙汉两方面的著作和文化典籍

以及当朝帝王的诗词

清朝的大内侍卫不仅要会武还要能文

为何要求这么高?

难道光武功高强还不够吗?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大内侍卫在皇帝跟前做事

自然需要精通文墨

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皇帝的意思

避免触怒龙颜

除此以外侍卫还需要时刻保持警觉

睡觉不能太S

所以侍卫的枕头下常常放置着兵器

确保即便在睡梦中也能迅速拿起武器投入战斗

到了晚清时期

皇家对侍卫们的睡眠要求变的更为严苛

其中一项便是禁止打鼾

要说枕戈以待还能理解

但不要人打鼾就真的有点过分了

而这种不近人情的态度

其实来源于一个万人唾弃的人

那便是慈禧太后

她认为打鼾是不雅之举

有损皇家威严

所以不准侍卫们打鼾

为了遵守这一规定

侍卫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措施

他们晚上会在嘴里含上一片竹片

一旦打呼噜

竹片便会刺激喉咙

将他们呛醒

虽然这种方法对改善打鼾并无实际帮助

但却能确保侍卫们在睡眠中不再发出鼾声

满足了慈禧太后的要求

在夏天的时候

侍卫们还需更加注意仪容仪表

这里的仪容仪表和前面说的长相不同

而是要求侍卫们不能有体味

不得不说这个要求也是有点刁钻的

毕竟其他季节也就算了

到了三伏天

任何人在太阳底下站一天都会出汗

多多少少都会有点体味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冲撞到皇帝

侍卫们往往会在贴身的皮囊里放冰块

以此来避免出汗

最后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内侍卫还需要做到

拥有超强的记忆力

要知道在侍卫的工作职责重

有一项便是牢记每位官员的品阶与相貌

以确保在行礼和汇报时准确无误

因此记忆力对于侍卫来说至关重要

毕竟任何一点疏忽或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甚至危及生命

而上面这些看似刁钻的要求

其实也不过是入门要求而已

真正成为皇家侍卫以后

还会面临着诸多挑战

皇家侍卫等级分明

从一等侍卫到三等侍卫

再到最低阶的蓝翎侍卫

他们均受领侍卫内大臣的统辖

领侍卫内大臣的选拔极为严格

需从上三旗中每旗挑选一位出类拔萃者担任

他们肩负选拔和训练侍卫的重任

此外清朝还有一种特殊的侍卫

即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

他们与其他侍卫在官职和职责上均有所不同

代表着侍卫中的精英和佼佼者

大清的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特殊在哪里?

他们的职责又分别是什么?

首先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是由皇帝亲自选的

他们也不归领侍卫内大臣的直接管理

而是由御前大臣负责统领

从这一点便足以看出

御前侍卫和乾清宫侍卫的地位非同一般

由于他们时常有机会面见皇帝

因此他们获得晋升、加官进爵

以及皇帝赏赐的机会也会更多

这一点在清朝与其他朝代中显得尤为突出

正因如此

清朝历史上不乏因担任侍卫而逐步升至高位的人物

例如著名的索额图

他最初便是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

后来因与康熙皇帝联手成功瓦解鳌拜的势力被封为相

还有清词三大家之一的纳兰性德

他一开始也是康熙皇帝的三等侍卫

除此以外清朝还有一位大官同样出身于侍卫

他原是雍正时期设立的特务机构“粘杆处”中的三等侍卫

后来因在一次与乾隆皇帝的对联较量中表现出色

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和提拔

此后便开始了升官加爵的开挂人生

他先后担任十余个重要职位

权倾朝野

他就是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

虽然说普通侍卫可能得不到这么多机遇与好处

但只要成为了侍卫

待遇自然是没得说

甚至还能和皇帝吃同样的食物

这是因为皇帝的每顿饭都要很多花样

即便不是满汉全席

每餐也至少有48道各式菜品

不过皇帝用餐时却有一项特殊规定

那就是每道菜都不能超过三口

这是为了避免让人窥探到他的口味偏好

以防被人下毒

因此皇帝的餐桌上常常剩下大量的美食

这还不包括后宫各位嫔妃们的剩余

面对如此丰富的剩余菜肴

为了避免浪费

宫中有着明确的规矩

这些美食不得随意丢弃

而是可以作为赏赐分给宫中的下人们享用

在这其中

侍卫们往往是首批获得皇帝赏赐食物的幸运儿

值得一提的是

到了晚清时期

宫中的侍卫就越来越少了

而且仅剩的那几个人

能力其实也很一般

根本不堪重用

更不要说什么有出身侍卫的名臣了

这一阶段的晚清朝廷腐败无比

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宫中侍卫

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侍卫的选拔条件也比从前降低了不少

如此种种都彰显着晚清皇室的无能

也预示了清朝的灭亡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可以留言一起讨论

0 阅读: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