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陈赓和毛主席都是湖南人,所以两人关系挺近的。陈赓特别幽默,这一点让毛主席特别喜欢……
【陈赓:主席,你还没给我接风呢】
1947年3月18号那天,毛主席领着中央的领导们往陕北那边转移了。
毛主席带着中央的大家伙儿,跑到陕北那地界儿,可不是随便逛逛。这是一场大计谋!主要是为了把胡宗南的大部队给吸引过来,好给其他地方的解放战争减轻压力,帮忙打赢全国的大仗。
陈赓瞅准了这个大好机会,在山西这块地方上,把他的军事指挥本事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搞定胡宗南,给陕北那边减减压,毛主席在快要撤离延安那会儿,给陈赓拍了个电报,里头说:“第四纵队和太岳军区的部队,还得帮着陕西那边。”
这电报里,毛主席给陈赓指了条明路,让他来领头,带着第四纵队和太岳军区的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往临汾南边的河津、风陵渡那边冲。任务就是瞅准时机,一个个拿下晋南三角地带那些能攻下来的地方,狠狠打击胡宗南的后方,给陕北的解放军搭把手。
收到电报那一刻,陈赓很快就懂得了毛主席的打仗计划,他二话不说就开始安排起来。
现在,胡宗南为了快速占领延安,已经把主要军队调到了陕北,在晋南那边,他就只放了6个正规旅来守着,再加上些地方的保安队,总共也就三万多人。反过来看看毛主席给陈赓的部队,有五万多号人,还有130多个民兵连在后面帮忙。
毛主席指挥打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总能在整体处于不利的时候,巧妙地把强大的兵力聚在一起,跟敌人硬碰硬,把敌人的战斗力量给打掉。
3月26号那天,老百姓帮了大忙,陈赓就让四纵的主力部队撤出沁源、安泽那边,火速往临汾南面赶。
4月4号那天,陈赓带着队伍巧妙地避开了敌人重点把守的翼城和曲沃,一下子就窜到了侯马那块儿。他们二话不说,对着国民党的守城军队就是一顿猛攻,结果很顺利,不光侯马城被他们拿下了,就连周边的那些小城镇也都归了他们。
4月10号那天,陈赓抵达了曲沃,他亲自上阵,带着队伍攻下了晋南的重要关卡——曲沃,让那地方重获自由。
曲沃一解放,胡宗南那边就收到了运城情况紧急的消息,他立马下令,让那些刚渡过黄河,原本打算帮忙打陕北的部队,转头回去支援运城。
瞧见胡宗南对运城那般上心,陈赓立马就打定了主意,要攻打运城,好给陕北那边减减压。
接着,陈赓把自己的打仗计划告诉了毛主席。没多久,毛主席就回了电报,说:“关于运城那边,就让当地的游击队盯着点儿,你们的主力先别管它。要抓紧机会,多打胜仗,快点拿下河津、万泉、临晋这些城。攻打敌人防守弱的地方,主要任务是消灭敌人的主要兵力。”
读完毛主席的电文,陈赓一下子就懂了主席的打仗计划,他马上对部队下令:“运城、安邑、临汾这几个地方,咱们先派点儿人盯着,别的地方,全都给我攻下来。咱们得想办法,别让胡宗南带着咱们到处跑。就算陕北那边情况再糟糕,咱们得过河,那也得在过河前狠狠收拾他一顿。”
只用了短短21天,陈赓就搞定了毛主席布置的任务,他成功占领了风陵渡和禹门口这两个关键渡口,还一口气拿下了20多个城镇。
看到陈赓一丝不苟地落实了自己的指令,并且战斗成果如此耀眼,毛主席心里乐开了花,他又给陈赓发了电报,让他瞅准时机,一举拿下运城,把晋南那块三角区域给彻底解放了。同时,分出一部分兵力去吕梁地区,跟吕梁的部队一起,继续给陕北的敌军侧翼施加压力。
到了5月12号那天,陈赓带着第4纵队和太岳军区的部队,开始了在晋南的反击战。他们打了场大胜仗,干掉了敌人两万多人,这就是有名的晋南大捷。
陈赓在山西南部打了一场大胜仗,这直接给彭德怀在陕西北部的战斗帮了大忙。这事儿让毛主席特别开心。
没过多久,毛主席发来电报,让陈赓赶紧去陕北的靖边县小河村,参加中央前委的一个大型会议。
转战陕北途中,那次会议就在随便搭的一个遮阳棚里开了。看到会场这么简单,贺龙抽了一口烟斗,乐呵呵地说:“主席啊,在黄河对岸,我那司令部里有电灯、沙发,再看看你们这儿……”
听完贺龙的话,毛主席笑着打趣道:“我的司令部啊,就像在马背上流浪,隔三差五就得挪窝,胡宗南这家伙,连买新家具都不让我们省心!”
7月19号那天,听说陈赓大将军到了小河村,毛主席、彭老总、周总理、贺龙元帅、习仲勋和王震将军,马上就从窑洞里面快步走了出来迎接。
想到毛主席的警卫员手里的枪还没咱自己的好,而且人数又不多,陈赓挺担心地说:“主席啊,你这一路走来可不容易!身边警卫就这么点儿人,枪也不咋样,我们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
毛主席看到陈赓的关心,心里头乐开了花,但他还是笑眯眯地说:“这回啊,特意让你们跨过黄河来,不过目的可不是来保护我,而是要守护好陕甘宁边区的老百姓。我这边,你就别瞎操心了!”
这时候,彭德怀开口了:“你们在晋南的战斗表现真是太棒了,给了我们很大的激励。”陈赓接着说:“咱们就像嘴唇和牙齿,紧紧相连,互相帮忙,互相打气,别分你我。”
之后,周恩来拉着陈赓的手,领他到凉棚里,让他坐在凳子上,俩人便聊了起来。他们和在场的战友一同回忆起了转战陕北那段时间,敌我双方交锋的经历。
扩大会议一开场,毛主席就跟大家聊了他对全国局势的看法,还有接下来的军队怎么安排。
会议开到第六天,陈赓突然不像之前那么爱说话了,整个人安静下来。会议结束后,彭德怀打趣道:“陈赓啊,你在晋南那一带,把阎锡山整得够呛。现在嘛,你得再锻炼锻炼,把自己这把‘刀’磨得更锋利些。等去了陕北,咱就去对付胡宗南。我跟你说,胡宗南这家伙,可比阎锡山富多了!”
听完彭德怀的话后,陈赓咧嘴笑道:“彭将军,你就是再壮的猪,也架不住你这猛的一刀啊!”
其实,陈赓这么说,是因为他心里早有计划。琢磨了好多天,陈赓感觉带着队伍过黄河,去陕北那一带,可能不是上策。
不过,从这些超有难度的会议情况来判断,中央大概已经打算让他去陕北发展了。琢磨着中央毕竟层次高,视野广,陈赓心里犯嘀咕了!他纠结着,要不要把自己的计划跟中央说一声呢?他有点拿不定主意。
琢磨来琢磨去,陈赓最终打算先跟关系铁的毛主席说说心里话。
会议眼看就要收尾了,陈赓悄悄挪到毛主席身旁,凑近耳边,打趣着说:“主席,我这次到陕北来,你还没给我好好招待下呢,会议都快完了,你不打算给我送送行啊?”说完,陈赓瞅着毛主席,嘿嘿地乐了起来。
瞧着陈赓这样子,毛主席也不好意思拒绝,他乐呵呵地说:“你这是不是嘴馋了呀?食堂那边早就安排好了,特意给你这位陈大将军备下了践行酒。”
看毛主席没明白是私下聚餐的意思,陈赓便笑着再次提出:“这次是党中央请客,好多人都在,不太方便和你聊些家常。看在咱俩是同乡的份上,今晚我去你屋里,咱们吃顿家常便饭,好好聊聊。”
毛主席特别懂陈赓,每当这种时候,陈赓总会搞出点新花样。尽管如此,毛主席还是笑着摇摇头,然后就答应了。
那天晚上,毛主席在自己住的窑洞里面安排了饭局,还专门给陈赓备了几道配酒的小菜。不一会儿,周恩来和陈赓就陆续走进了窑洞。
接着,大家纷纷落座。毛主席率先拿起酒杯,朝着陈赓说道:“来,咱们先干一杯,这酒虽然不咋地,但心意到了。这杯酒,一来是给你庆功的,恭喜你在晋南打了大胜仗;二来也算是给你送行的,希望你接下来的路走得顺顺利利!”
听到毛主席的话后,陈赓立马抄起眼前的酒杯,跟毛主席的杯子一碰,然后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看上去特别过瘾。
喝了几口酒后,毛主席瞅着陈赓,乐呵呵地道:“有啥心里话,直接讲出来,咱俩就别拐弯抹角了!”
见毛主席已经看透了自己的心思,陈赓就不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主席,我直说了啊。你让我回师陕北保护党中央,这更像是被动防守,而不是主动出击。你觉不觉得这样做不太高明呢?”
陈赓这人机灵得很,他没一股脑儿地把话全抖搂出来,而是先抬起头,瞅瞅毛主席的脸色有啥动静。
看着陈赓望向自己,毛主席轻轻点头,乐呵呵地说:“讲吧,我这耳朵正等着听呢。”
见毛主席没动怒,陈赓接着讲:“主席,你让刘邓大军的主力往大别山区冲,又叫陈粟大军去鲁西南地区,这真的是高明。这两股力量,一路往南顶着武汉,一路往东顶着南京,简直就是两把锋利的刀子,直接捅进了敌人的要害。”
随后,陈赓语气一变,讲道:“不过呢,你把这颗小棋子放错位置了。我不该被派去西边过黄河,守着陕甘宁那边。要是让我往南渡过黄河,到处冲杀,再给敌人来个狠的,那才叫到位。至于陕甘宁的防守嘛,找个附近的就行;让我干这个,说实话,有点牛刀杀鸡的感觉……”
听完陈赓讲的那些,毛主席猛地一拍桌子,噌地一下就站了起来,火冒三丈地说:“你太放肆了!陈赓啊陈赓!这次调你过黄河,可不是为了让你来保护我毛泽东!你们一个个都想着在中原那片大战场上骑马打仗、杀个痛快,可你们想过没,陕甘宁这边兵力是多么空虚?你让我从附近调兵,我能调谁啊?你离我最近,我都调不动你!我知道你以前救过蒋介石的命,难道这次你想把我和党中央直接送给蒋介石吗?这简直不像话!”
为了镇住陈赓,毛主席越讲越起劲,他用力拍了几下桌子,连桌上的酒菜都跟着晃了起来。
看到毛主席的态度有变,陈赓心里一惊,立马站起身来说道:“主席,我这只是个人的看法……中央的决定,我一定全力去执行!”
看到陈赓被镇住了,毛主席立刻收起怒气,哈哈笑道:“陈赓啊陈赓,我开个玩笑,瞧把你吓得!你怕什么呀!实话告诉你,你的想法跟中央不谋而合!”
这时候,周恩来安静地坐在那边,轻轻扯了扯陈赓的衣袖,示意他坐下,然后开口说道:“主席是想让你把心里的话都倒出来。实话告诉你,中央那边已经调整方案了。”
接着,毛主席跟陈赓详细讲了讲现在敌我双方的形势。听完之后,陈赓由衷地赞叹:“主席就是主席,分析得条理清晰,让人佩服。”
饭局收尾时,陈赓拿起酒杯,开口道:“主席,我这杯酒可得敬您,您的宽容和智慧,真心让我打心底里佩服!”
事情的发展真的就如毛主席预料的那般准确无误。接着,在解放战争里头,陈赓也是不含糊,直接把胡宗南打得落花流水。
毛主席不光觉得陈赓幽默风趣,还特别看重他的军事本事。他好多次在好多中央领导面前,都乐呵呵地说:“陈赓这人,军事才能真的了不得!胡宗南跟陈赓比起来,那可不是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