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詹小注:
作为资深经济报人,老詹搞了多年经济报道。
所以,退休以后,对经济时评仍然很感兴趣。
记得6年前吧,即2017年春,曾经写过一篇,
题目叫做《北京房价能涨到10万一平米吗?》
那天翻看旧稿,将此文打开,重新读了一遍,
嘿嘿,竟然,预测得还比较准呢!
北京房价能涨到10万一平米吗?
詹国枢 码字工匠老詹 2017-02-15 07:23

北京房价,这些年涨得实在太离谱太让人看不懂了!
就说俺居住的广华轩小区吧,西二环边上,广安门桥畔。2001年,单位买下时,每平米不到6000,去年一家伙涨到60000!前些天从一家中介公司路过,一打听,好家伙,超过70000了!
别的地方,也差不多。有些好的地段,每平米过10万已稀松平常!
京城房价为何涨得如此邪虎?
楼市这十多年为啥只涨不跌?
且听老詹慢慢分析——
一、楼市为啥只涨不跌?
楼市涨跌,关键何在?
就俩字:需求。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晓得,经济学有一铁律:价格与需求成正比。
一件物品,需求越是旺盛,价格就会抬得越高。
分析中国楼市,必须也只能从需求入手。
为什么近些年中国楼市只涨不跌?根本原因,就在需求。
不妨看看咱们周围吧,举凡楼市涨风极甚的城市,什么北京啦、上海啦、深圳啦,无一例外,全是住房需求极其强烈的城市。
需求从何而来?从本地居民提高生活水平而来,从外地涌入新居民的需求而来。
说到这里,讲一故事。
两年前,老詹曾回自己从小长大的四川金沙江畔会东县看望亲朋好友。一个突出印象是,原来很小很小一县城,如今,已经膨胀成为挤满人口、呜泱呜泱的繁华闹市了!
这小县城,原建在群山环抱盆地之中,此番回去,盆地几乎被办公楼和住宅楼塞得满满登登!
人从哪里来呢?从乡下涌进来。
县级机关干部,那就不用说了。下面的乡镇干部,哪怕离城几十公里甚至更远,都在城里买房,有的当天回来睡觉,有的周末返家度假。此外,稍稍有点钱、有点手艺,或者有点头脑的农民,也在城里买了房,为自己,也为儿孙。以至县城中学一扩再扩,县城小学也是建了一个,又建一个。
仔细观察中国经济你会发现,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三个趋势:
一是乡村里的人纷纷往县城走。
二是县市里的人纷纷往省会走。
三是全国各地的人,尤其是有经济实力者,纷纷往京沪广深等特大城市走。
为什么呢?因为越是大城市,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善的医疗条件,良好的教育资源,优越的人居和生活环境。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规律谁也阻挡不住!
为什么近些年从县城到地市,从省会到京沪广深,越是往上走,房价越是高企?越是往下走,楼市越是冷落?
甭管专家们分析了多少原因,根本一条,还在需求。
好的,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
二、谁是涨价幕后推手?
当今中国,最希望楼市上涨者,无非三种人:
一是房地产商。
二是金融机构。
三是地方政府。
房地产商是卖房子的——天下卖家,没哪个希望商品价格下跌的,除非他是傻子,或者假装是傻子。
金融机构是搞贷款的——款贷到哪儿去了?绝大部分贷给房地产企业了。倘若房价下跌,企业还不了债甚至破产倒闭,最终吃不了兜着走的,不还是这些银行么?大笔贷款收不回来,甚至成了坏账,那么——
如何向上级交差?
怎么向储户交待?
还想不想营业了?
地方政府是靠财政养活的——收入一多半,来自卖土地。楼市疲软,价格走低,房地产商不买地、不投资,地方政府收入成了大问题,那么——
公务员奖金哪里来?
城市建设还搞不搞?
书记市长还当不当?
以上三股力量,甭管表面如何表态,暗地里,都在使劲推高楼市。
还是那句话,利益使然也。
看到一新闻,某“国”字号房企,近年来频频出手,在全国各地疯抢“地王”,价格离谱得来让业内人士瞠目结舌,连连摇头!
为何如此疯狂,不惜血本?稍一琢磨,不难明白。
最后,说说大家关心的——
三、楼市还要涨到何时?
既然楼市上涨是需求所致,预测楼市走势,还得从需求入手。
住房需求,是人类基本需求,人生一大欲望。
人的欲望,永不会有满足的时候。
但是,有需求是一回事,是否有能力去实现需求又是另一回事,甚至是更重要的一回事。
最近几年,为何房价在国家屡屡调控下反而频频走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银根放松,钞票印得太多。
票子多了,东西就不值钱了。
表面看,这几万亿那几万亿的,并没有直接发给居民,但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流程,九九归一,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到了居民手中。
看到一消息,2015年,京城居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11万元!(2016年是否达到13万元,待考)。这还不包括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色收入!
平心而论,近年来甭管经济走势如何,人们担心些什么,议论些什么,居民手中的票子,确实是越来越多了!
否则,你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房子,说买就买,说卖就卖,仿佛居民在冬储大白菜!
难怪有人感慨,不是房价涨了,而是钱不值钱了!
不信你就看嘛,五元一串的羊肉串,上面不才串着拇指大小五粒羊肉吗?
十五年前,多少钱一串呢?五毛钱。
差不多也是涨了10倍!
好了,回到本文主题,房价到底涨还是不涨?
甭管政府采取这样那样措施,甭管专家拿出这数据那数据,分析房价,九九归一,还得从三方面考量:
其一,从购房需求看,北京短期内有减缓迹象吗?
其二,从三股力量看,他们就不再推高楼市了吗?
其三,从货币政策看,如今不再增发货币可能吗?
所以,若问,北京房价到底还涨不涨?
老詹的预测是,肯定还会涨,涨,涨!
能否涨到10万一平米呢?
当然能。
什么时候?
当羊肉串卖到10元一串的时候。
编后小注:
老詹这文章,写于6年前。
如今,京城房价走势如何,是否还在继续上涨?
我没有打听,也没得兴趣。
因为,涨也好,跌也罢,同我几乎没有关系。
老詹的房子,还是原来这老房子,
涨,我不会担心买不起,
跌,我也不会再去吃进。
况且,对于经济时评,老詹已经写得越来越少了。
原因有二,
一是,退休之后,获取资料越来越难。
二是,如今写稿,尺度把握越来越难。
有这两难,干脆,就写一些个人经历和杂感吧,
都是真实故事,都是真情实感。
这样的文章,读者反而很欢迎。
好不说了,继续写俺的杂感吧。
人囗减小需求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