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贫寒又怎样?庞众望代表清华博士出席活动,26岁就大有作为

曹安琪聊娱乐 2025-04-19 09:28:56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这封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黄国平的致谢信,曾看哭无数网友。

无独有偶,寒门贵子庞众望的故事,同样让人热泪盈眶。从捡废品凑学费的贫困少年,到代表清华博士出席国际学术论坛,这一路的蜕变,满是热血与传奇。

时光倒回五年前,在河北沧州的街头,有个瘦弱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忙着捡废品,只为多攒一点学费。

谁能料到,这个被生活压弯脊梁的少年,有一天会西装革履,站在国际学术的舞台中央,侃侃而谈?

最近,一场备受瞩目的核能科普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当聚光灯打在发言台上,一位身着笔挺深色西装的青年吸引了全场目光。

他目光坚定、条理清晰,用专业且通俗的语言解读着精密仪器与核工业发展的关联,台下掌声雷动。

这位青年,正是26岁的庞众望,作为清华大学博士代表在此发言。终于,在这纷扰的环境里,人们看到了一张朝气蓬勃的脸庞,听到了一位时代栋梁侃侃而谈,他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分享,更是一种信念与希望的传递。

之前在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上,庞众望分享的量子计算模型,成功吸引了《自然》杂志的目光。

当外国专家好奇地询问他成功的秘诀,他展示了PPT里母亲缝补校服的照片,声音略带哽咽:“我娘说过,揣着破布袋赶考不丢人,考不上才真叫没脸回家。”

质朴的话语,瞬间击中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就连哈佛教授也不禁竖起大拇指,直言要把中国式教育写进研究案例里。

2017年高考放榜的那天,整个吴桥县都炸开了锅。庞众望以裸分684分,加上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60分加分,总分744分的成绩,一举拿下了沧州市理科状元的桂冠。

他的班主任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旧难掩激动:“这孩子太拼了!每天摸黑走二十里路,就着路灯背单词,别人付出一分努力,他得花十分。”

记者走进他家徒四壁的老屋,看着瘫痪在床的母亲和满墙的奖状,内心被深深震撼。谁能想到,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竟能走出这样一位天之骄子?

好在,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庞众望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2017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大学期间,他成绩优异,多次斩获清华大学奖学金与学习进步奖,还担任了团支书。

面对社会各界的资助,他大多婉拒,坚持通过勤工俭学和奖学金完成学业。2021年,本科毕业后的他,又在清华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去年,在钱学森实验室,中科院王院士初见庞众望时,着实吃了一惊。眼前这个能用流利英语阐述纳米材料应用的青年才俊,很难让人联想到档案里那个“高中三年总存款不超三位数”的贫困生。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把每月的补助安排得明明白白,一部分寄回家,一部分用来买专业书籍,还拿出一部分在清华园发起了“废纸换文具”互助站,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有人翻出庞众望大一时在二手市场淘西装的视频,那时的他还有些青涩拘谨,和如今在台上意气风发的模样截然不同。

导师透露,他至今还保持着高三时的作息,凌晨四点准时起床晨读,就算在实验室通宵后,依旧活力满满。看着他在签约仪式上和各种大奖得主谈笑风生,谁能想到,三年前的他连西餐刀叉都认不全呢?

如今,庞家老屋换上了铝合金窗,日子慢慢有了起色,可庞众望的母亲却在2020年因病离开了人世。

庞众望曾在追思母亲时说,母亲给他取名众望,是希望他未来勤劳勇敢、不畏困难、不负众望。

令人欣慰的是,庞众望的双胞胎妹妹今年也冲进了省重点前十。曾经质疑庞家的邻居,如今也常带着孩子来讨教“状元笔记”。

庞众望,果然是不负众望,众望所归呀!

0 阅读:0

曹安琪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