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宣布日本经济复苏,可超市大米价格却比肉还贵,这荒唐景象远超股市波动。
日本超市里,五公斤装的大米要5000日元,合人民币240元一袋,每斤24块,比鸡肉还贵。
米价上涨,你可能觉得只是小事。但事情没那么简单,背后危机重重,你想过吗?

恩格尔系数,说白了就是一家人伙食费占总支出的多少。
恩格尔系数高,吃饭花钱多,说明家庭生活水平可能不高,因为钱都用来吃饭了,没钱买衣服旅游玩乐。
恩格尔系数低,说明家庭温饱不成问题,还能用于其他消费,生活自然更好。
日本年轻人不婚率飙升,达到43年来最高的28.3%。

日本老百姓买米,贵的有品牌米,价格翻倍;便宜的,是福岛米。今年米价比去年涨了四成,所以才这么选。
日本农业技术很强,对吧?
关键是2024年怪天气让稻米减产,旅游业火爆又让人们多吃米饭。
掌控全国九成大米流通的农协,居然把二十一万吨好大米出口了,国内供应却不管不顾。

日本农业问题,天气只是个开始,其实要命的是它自身的三大软肋。
农协变了,它不再是农民的靠山,反而成了个大企业,还垄断了许多东西。
日本长期补贴农民,鼓励他们把四成水田改种其他东西,以此控制大米年产量,维持在700万吨以下,确保米价稳定。
巨型财团把民生必需品变成了摇钱树,十五万亿的窟窿要老百姓的菜钱来填,这所谓的市场规律,就是赤裸裸的讽刺。

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形成鲜明对比,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喜人,突破7亿吨大关,丰衣足食,绰绰有余。
十年苦战,盐碱滩涂变良田。如今,百万亩新垦沃土上稻麦飘香,丰收在望,不仅彻底解决了粮食自给问题,更让仓廪实而天下安有了全新的保障。
中国掌控着粮食命脉,外资无法染指粮食收购,中储粮体系成为稳定粮价的坚实后盾,随时准备调控市场。
中国战略储备的建立,与日本当时将大米作为投机工具的做法截然不同,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国家战略眼光。
面对危机,两种应对策略的优劣瞬间分明:一种是坚持底线思维,另一种则奉行资本至上。

日本战败,根源在于其诸多系统在关键时刻全面崩溃。
国家出台的农业政策,硬撑着粮价,却没看到田里越来越少年轻人身影。
金融监管对哄抬米价的现象熟视无睹,百姓的温饱却被抛在了脑后。
面对国际资本的冲击,国家显得无力招架。
每个漏洞都能勉强支撑,但它们累积起来,便是一场致命的灾难。
战舰的防空系统就像一张渔网,单个武器损毁影响有限,但如果多处系统同时瘫痪,后果不堪设想,整套防御体系将土崩瓦解。

气候变化与地缘冲突交织,粮食成为新的战场。任何国家将粮食安全视为投机筹码,都将面临战略失败的风险,未来将为此付出代价。
手中握有粮食,才能稳住民生。我们坚持这一战略,从种子培育到餐桌供应,构建起完整的自主可控体系,最终守护了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