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在红海对抗胡塞武装中节节败退,多架价值千万美元的无人机被击落。4月18日,美国国务院无端指责中国长光卫星为胡塞提供情报支持。
长光卫星迅速否认,称美方指责纯属无中生有。多国外交部对此持谨慎态度,国际社会对美方毫无根据的指控并不认可。
美国为何急于将军事失败甩锅中国?这种指责背后隐藏了什么战略意图?
撒谎成本几何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在4月1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中国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为胡塞武装的袭击提供了卫星情报支持。这个指责一出,就像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立刻引发各方关注。
要实现实时的卫星定位情报支持,首先需要调集多颗卫星同时监控同一区域,这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其次,接收方需要配备复杂的数据处理系统,将卫星图像转化为有效的打击坐标。胡塞武装作为一个地区性武装组织,根本不具备这种高端数据处理能力。
多国外交部对美国的指责表现出明显的怀疑态度,要求美方提供实质性证据而非猜测。就连美国的盟友也对此保持沉默,不愿跟进这一毫无依据的指控。联合国安理会至今没有就此议题进行专门讨论,足见国际社会对美方指控的不以为然。
美国的这些指责,就像是一座建在沙滩上的纸牌屋,经不起任何事实和逻辑的检验。那么,为什么美国还要执着于编织这样一个荒谬的故事呢?答案或许要从美国在红海地区的尴尬困境说起。美军在红海的表现,简直就像是一头陷入泥潭的困兽,不断挣扎却难以自拔。
红海困兽挣扎
美国在红海的处境,堪称是一场现代版滑铁卢。胡塞武装近期的战果令人咋舌 —— 4月19日,他们在短短24小时内连续击落两架美军MQ-9无人机,每架价值超过3000万美元。
甩锅术的老把戏
如今,美国的如意算盘再次敲响。通过将胡塞武装的成功击落MQ-9无人机归咎于中国的卫星支持,美国试图一箭三雕:首先,为自己在红海的军事挫败找到台阶下;其次,转移国内对这场代价高昂却收效甚微的军事行动的质疑声浪;最后,借机打压中国在商业卫星领域的快速发展。
讽刺的是,美国一边指责中国向胡塞提供情报支持,一边却堂而皇之地向台湾地区提供先进军售和卫星情报。2024年初,美国又批准了一笔价值约5亿美元的军售案,向台湾提供军事装备和技术服务。这种双重标准简直刺眼:为什么美国可以向台湾提供军事支持,却不允许他国与也门有任何联系?
大国博弈新棋局
在这场围绕胡塞武装的国际角力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胡塞武装封锁红海主要针对美西方商船,而中国商船却基本未受影响。这并非偶然,而是全球力量格局微妙变化的晴雨表。
胡塞武装虽然只是一个地区性武装组织,却在红海这个全球贸易咽喉要道成功挑战了美国的霸权。
美国航母在该区域被迫保持安全距离,不敢贸然靠近,这种局面在以往美国主导的海洋秩序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国际海运公司不得不绕道好望角,导致运输成本和时间大幅增加,全球贸易格局因此受到了显著冲击。
国际社会对美国指责中国的反应也呈现明显的分化态势。美西方媒体倾向于附和美国的说法,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保持了审慎的态度。这种分裂反映了当今世界正在形成的新型国际秩序——单极世界正在被多极化格局所取代。
中国在这场风波中展现出定力与智慧。一方面,中国坚持防御性外交方针,不卷入地区冲突;另一方面,中国与也门合法政府保持着良好关系,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支持也门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这种建设性态度与美国动辄采取军事手段、干涉他国内政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试图拉中国介入红海冲突,促使中国对胡塞武装施加压力,这一做法注定难以奏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中方一直在为缓和红海局势紧张发挥积极作用。谁在劝和促谈、缓和局势,谁又在制裁施压、加剧紧张,国际社会一目了然。
在这个新时代,那些基于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国际关系理念将会获得更多认同。美国若想在国际舞台上重获尊重,必须放弃冷战思维,停止动辄甩锅他国的行为,真正关注如何建设性地解决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结语
美国指责中国为胡塞武装提供卫星情报,完全是一场毫无根据的闹剧,反映了美国在面对军事失败时的焦虑与不安。
国际社会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大国关系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而非无端指责与甩锅。
信息来源
美国佬再TMD瞎逼逼,我们就开放一个专门的网站向全世界公布美国航母的实时坐标,那是个威胁全球安全的船,让军事更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