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有所松动,特朗普要减低税率,一架专机抵京,好兄弟终于来了

他途说 2025-04-21 15:56:34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抡了几圈,结果谁都没砸疼,这位扬言“关税是最好武器”的美国总统,倒是突然改口了,暗示可能降低对华关税。另一边,中国却迎来了一个好帮手,这可不是巧合!

特朗普日前突然表示,他“不想再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了”,因为这可能让中美贸易陷入停滞,而且他还愿意“降低关税”。一向嘴硬的特朗普,为何“软了”?客观来说,中方强烈反制后,美国在这次关税战中,已露出三大破绽。

首先是“搬起关税砸自己脚”:美国小企业的生存陷入绝境。美媒在报道中,披露了佛罗里达州一个小文具店老板愤怒起诉特朗普的事,佛州果然不养闲人啊,但这个小老板也忍无可忍,因为特朗普对华加征的关税,让她的进货成本飙升,涨价没人买,裁员又于心不忍,最终一纸诉状将总统告上法庭。这件事,在美国并非个例。美国海关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试图通过走私的方式获得中国产品,一些企业宁愿冒险也不愿承受天价成本。

其次是“通胀炸弹”倒计时:美联储的警告与华尔街的恐慌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言,高关税“极可能推高通胀”,而美债市场已现20年来最大波动。高盛内部报告更预警:若中国断供,美国超市价格将暴涨47%。特朗普嘴上强硬,身体却诚实。前段时间,白宫紧急豁免352项中国商品关税,从iPhone芯片到5G设备,清单长达22页,只因“美国制造”根本接不住盘。

最后就是政治算盘,摇摆州选民怒了。

共和党内部的一份民调显示,若维持高关税,特朗普在关键摇摆州的支持率将暴跌15%以上,支持率将会陷入净负值;这也难怪,美国普通家庭每年需要多花数千美元,谁愿为特朗普的“个人政治秀”买单?当初选民选特朗普,是因为受够了民主党,但特朗普上台不到100天,他们就受够了关税战。

特朗普态度有所软化,中国的态度呢?有人认为,也有所松动了。在商务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何咏前在回应彭博社记者提问时提到,商务部对美对口部门“一直保持工作层沟通”。这是不是正好应了特朗普那句话,中国“主动和美国保持联系”?其实这是特朗普玩弄的话术把戏,所谓“保持工作层沟通”就是一些工作方面的必要沟通,比如美方一些具体政策的问询和确认等等,与所谓的谈判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中方表达出“中美贸易没有断”的态度,对市场来说,也算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好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特地强调了“解铃还须系铃人”,用来回应特朗普那句“球在中国脚下”。其实就是告诉特朗普,这件事如何解决,只看特朗普怎么做,中国的态度和立场已经明确,不会跟着特朗普一起疯批。这样态度,就好比高手过招:你退半步,我收三分力道,但脚下马步扎得更稳。看看实际行动就知道,中国对美加征的125%关税清单至今未删减一项,中方更高层级没有释放任何信息,反而加紧推动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合作,这就可以看出,我们的态度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现在中美关税战到了相互比拼定力的时候,好兄弟终于来了,俄罗斯这个时候给中国送来了厚礼,俄副外长鲁登科近日直接甩出王炸:“中国需要多少石油,我们就给多少!” 这话听着像商业承诺,实际上是“政治投名状”——俄罗斯不仅在经济上给中国“兜底”,更在地缘博弈中公开选边站队。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日前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战“违背或破坏了世贸组织基本原则”,表明华盛顿认为“自己不再受国际贸易法规的约束”。这是俄罗斯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直接提出批评。要知道,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的时候,特地放过了俄罗斯,也因为两国目前没有贸易关系。但是美俄最近关系挺火热的,特别是关于俄乌冲突,两国经常一唱一和,但在关税问题上,俄罗斯向中国的立场靠拢,并没有给美国多少面子。

而且政治站队不止在嘴上,看看俄罗斯的行动:一边火速推进“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计划年增500亿立方米供气;另一边,一架专机抵京,俄能源部长舒利金访华,他宣布将38%的石油出口锁定中国,直接切断美国原油的“价格战”幻想。更狠的是,俄方承诺“能源价格不受政治波动影响”,摆明了跟特朗普的“关税敲诈”唱对台戏。

普京的算盘打得响:欧洲市场被制裁打残,中国成了救命稻草。2024年俄对华能源贸易额突破1200亿美元,占其外贸总额18%,这种深度捆绑让俄罗斯不得不“把中国利益当自家利益”。美国LNG被关税战逼到“清零”,中国整整70天没有进口美国LNG,俄罗斯立刻补位,用管道和低价夯实中国“能源后院”——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给中国递了把反制美国的“能源AK47”。

关税战没有赢家,但有人输得更惨。特朗普的“服软”是经济规律对政治狂热的惩罚,而中俄的“背靠背”则是多极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全球化或许会变形,但绝不会倒退,特朗普最终会发现,他的傲慢是“美国伟大”的最大阻碍!

0 阅读:8

他途说

简介:符浩淼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