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医联体协作引领区域医疗技术提升

爱看头条 2025-04-22 17:20:49

红星新闻网4月22日讯当今,医联体协作已成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彭州市卫生健康局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战略合作的引领下,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不断深化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合作,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协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开启医疗技术革新新征程。

肿瘤科开科 填补区域医疗技术空白

据了解,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团队的鼎力支持下,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顺利开科。通过上级医院的帮扶,区(市)县医院成功建立起原本缺失的关键学科,极大提升了区域内医疗服务的完整性和可及性。

开科后,一位因“咳嗽咳痰1天”就诊的58岁患者,经检查发现左肺占位性病变。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常驻专家夏凡主治医师(肿瘤科)和王宇西主治医师(介入科)的协作下,新生的肿瘤科成功完成首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为明确诊断提供了关键依据。

多学科协作 介入技术攻克食管癌营养难题

60岁的胡大爷因食管癌合并食管纵膈瘘入院,进食时食物可能经瘘口进入纵膈,引发感染、脓肿甚至败血症等致命并发症。但若不尽快恢复营养,即使后续手术成功,术后感染风险也会大幅增加。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派驻的肿瘤介入专家王宇西迅速向帮扶组长任毅主任汇报,经远程会诊,决定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的胃肠营养管置入术。在DSA监控下,王宇西医生与内一科胡医生用超滑导丝巧妙绕过狭窄段与瘘口,成功将营养管置入胃腔。术后,胡大爷生命体征平稳,实现了“当日置管、当日喂养”。

在此次救治中,医联体协作的优势充分彰显——上级专家依托前沿理念与丰富经验,与基层团队无缝衔接,为患者定制精准方案。跨层级多学科协作模式不仅整合资源,更显著提升基层医院复杂病症处置能力。

精准个性化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带来希望

72岁的张大爷确诊为胃癌晚期伴肝转移,错失手术治疗最佳时机。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常驻专家的指导下,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迅速为张大爷制定个性化化疗方案,并顺利开展治疗。一个化疗周期后,张大爷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效果显著。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来自上级医院专家指导下的优质、精准的医疗服务,既为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也减轻了就医负担。

自2025年以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派驻的专家团队,通过“专家驻点+远程会诊”等模式,指导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10多例介入手术,填补了当地多项技术空白。未来,两院将继续深化合作,不断推动更多新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持续发挥医联体协作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促进区域医疗均衡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杨玲)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

0 阅读:3